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75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层、标签层、吸波层和第二PET基层,所述第一PET基层与所述标签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标签层与吸波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吸波层与第二PET基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一PET基层和第二PET基层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一透明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且透明薄膜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坚韧性,将其设在标签两侧,可提高RFID标签的韧性,不容易被恶意破坏,可防止标签未贴用时候由于弯曲会对芯片和RFID天线折弯受损。RFID天线折弯受损。RFID天线折弯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

技术介绍

[0002]RFID标签为射频识别标签,采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递,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在制造、物流、身份识别、零售、医疗、防伪安全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RFID标签一般采用封装易碎易撕的纸质材质,或者用印刷银浆制作易损毁天线,一旦强行撕下就会破坏内部的天线层及芯片。经研究发现,这些一次性电子标签比普通的要脆弱很多,在使用这些一次性电子标签时,较容易被破坏;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部分一次性标签仍然存在二次使用的可能,使用效果也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层、标签层、吸波层和第二PET基层,所述第一PET基层与所述标签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标签层与吸波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吸波层与第二PET基层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第一PET基层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一透明薄膜,所述第二PET基层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二透明薄膜;所述标签层上嵌设有芯片层和天线层,其中天线层设在芯片层的外侧,所述标签层的两侧拐角位置处还嵌设有色标块。
[0006]优选的,所述吸波层由铁氧体吸波材料构成。
[0007]进一步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可起到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从而延长RFID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拓宽了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场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薄膜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
[0009]进一步的,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坚韧性,将其设在标签两侧,可提高RFID标签的韧性,不容易被破坏。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明薄膜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
[0011]进一步的,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坚韧性,将其设在标签两侧,可提高RFID标签的韧性,不容易被破坏。
[0012]优选的,所述芯片层内的芯片与天线层内的RFID天线电性连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首先,通过在第一
PET基层和第二PET基层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一透明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且透明薄膜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坚韧性,将其设在标签两侧,可提高RFID标签的韧性,不容易被恶意破坏,可防止标签未贴用时候由于弯曲会对芯片和RFID天线折弯受损;其次,通过设置吸波层,吸波层由铁氧体吸波材料构成,能提高RFID电子标签的抗电磁波干扰能力,从而延长RFID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拓宽了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场合;同时还设有色标块,在RFID标签进行识别的时候,可通过色标传感器对色标块进行识别,进而对RFID标签进行快速识别定位,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标签层的俯视图;
[0017]附图标记:1、第一透明薄膜;2、第一PET基层;3、标签层;301、芯片层;302、天线层;303、色标块;4、吸波层;5、第二PET基层;6、第二透明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层2、标签层3、吸波层4和第二PET基层5,第一PET基层2与标签层3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标签层3与吸波层4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吸波层4与第二PET基层5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第一PET基层2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一透明薄膜1,第二PET基层5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二透明薄膜6;标签层3上嵌设有芯片层301和天线层302,其中天线层302设在芯片层301的外侧,标签层3的两侧拐角位置处还嵌设有色标块303。
[0021]在使用的时候,标签层3内设有芯片层301,芯片的两侧电性连接有RFID天线,且在标签层3的下方设有吸波层4,具有抗干扰的效果,可以对外界金属材质产生的干扰电波进行屏蔽,避免干扰RFID天线接收信号,影响接收信号的准确度,所以吸波层4提高了RFID天线接收信号数据的准确度;。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吸波层4由铁氧体吸波材料构成。
[0023]在使用的时候,铁氧体吸波材料可起到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从而延长RFID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拓宽了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场合。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第一透明薄膜1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第二透明薄膜6采用透明聚氨酯材料。
[0025]在使用的时候,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坚韧性,将其设在标签两侧,可提高RFID标签的韧性,不容易被破坏;当有人恶意想要撕毁本标签的时候,由于标签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聚氨酯材料,可提高本标签的韧性,不会被轻易撕毁。
[00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芯片层301内的芯片与天线层302内的RFID天线电性连接。
[0027]本技术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的实施原理为:工作时,标签层3内设有芯片层301,芯片的两侧电性连接有RFID天线,且在标签层3的下方设有吸波层4,吸波层4采用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抗干扰的效果,可以对外界金属材质产生的干扰电波进行屏蔽,避免干扰RFID天线接收信号,影响接收信号的准确度,所以吸波层4提高了RFID天线接收信号数据的准确度;在标签层3的顶部设有第一PET基层2,吸波层4的底部设置第二PET基层5,可对标签层3进行夹贴保护,同时又设置有第一透明薄膜1和第二透明薄膜6对标签进一步夹贴保护,可防止标签未贴用时候由于弯曲会对芯片和RFID天线折弯受损,提高了对芯片和RFID天线的保护效果,当需要报废的时候,只需工作人员将其剪碎报废,避免标签进行第二次使用;同时PET基层为PET膜,具有耐高温、防水特点,可以对标签进一步保护,避免高温潮湿影响内部芯片和RFID天线灵敏度;在使用的时候,当进行读写的时候,只需将读写器对准本标签,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伪抗电磁波干扰功能的RFID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层(2)、标签层(3)、吸波层(4)和第二PET基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基层(2)与所述标签层(3)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标签层(3)与吸波层(4)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吸波层(4)与第二PET基层(5)之间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所述第一PET基层(2)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一透明薄膜(1),所述第二PET基层(5)的一侧通过胶粘黏性连接有第二透明薄膜(6);所述标签层(3)上嵌设有芯片层(301)和天线层(302),其中天线层(302)设在芯片层(301)的外侧,所述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礼孔琴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