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72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其包括打孔芯棒、种子箱、播种通道、定位套筒以及切膜套环,所述种子箱上设置有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包括固接于种子箱一侧的肥料箱以及连通于肥料箱顶部的进料管;所述肥料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能够与出料管的内腔连通的过料孔;所述定位套筒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复位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进行施肥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秋葵播种机


[0001]本技术涉及黄秋葵播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黄秋葵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黄秋葵种植分为直播和幼苗移栽,其直播主要靠人工地膜打孔进行播种。
[0003]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12882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包括打孔芯棒,所述打孔芯棒的中部设置有种子箱,所述打孔芯棒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播种通道,所述种子箱内倾斜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含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在两者上的送料带,所述送料组件的出料口对准播种通道的进料口,所述播种通道的播种口设置在打孔芯棒的末端;所述打孔芯棒外套设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上部设置有用以放置复位弹簧的空腔,所述定位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利于种子箱上下运动的凹部,所述打孔芯棒的上部设置有用以压紧复位弹簧的压紧块;所述定位套筒的末端经连接架连接有切膜套环,所述连接架与切膜套环均架设在打孔芯棒的外部。本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便于打孔、播种,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但是,上述结构未设置施肥结构,从而不便进行施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具有便于进行施肥的效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黄秋葵播种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包括打孔芯棒、种子箱、播种通道、定位套筒以及切膜套环,所述种子箱上设置有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包括固接于种子箱一侧的肥料箱以及连通于肥料箱顶部的进料管;所述肥料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能够与出料管的内腔连通的过料孔;所述定位套筒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复位的弹性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子箱复位带动肥料箱向上移动,然后移动板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样能够使过料孔与出料管的内腔连通,从而便于肥料的排出;种子箱向下移动带动肥料箱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便于对出料管进行封闭;综上,通过设置施肥装置,便于进行施肥。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于定位套筒外侧壁的水平板以及固接于水平板远离定位套筒一端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能够抵接于移动板的顶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肥料箱向上移动能够使竖板抵接于移动板的顶部,然后继续驱使肥料箱向上移动,此时移动板在竖板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移动板向下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竖直固接于出料管顶部的竖杆以及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竖杆的滑套;所述竖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滑套以及出料管的相对
内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滑套向下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肥料箱向下移动后。此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移动板向上移动;通过设置弹性组件,便于使移动板向上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呈喇叭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便于将肥料加入到肥料箱中。
[0015]优选的,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调节排料管的排料速度。
[0017]优选的,所述肥料箱内安装有用于对肥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便于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0019]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肥料箱内的竖轴以及固接于竖轴的多个搅拌桨;所述肥料箱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肥料箱的顶部与竖轴的顶部固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竖轴转动,竖轴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便可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便于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0021]优选的,所述肥料箱的底板向靠近出料管的一侧倾斜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肥料从肥料箱内排入出料管中。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种子箱复位带动肥料箱向上移动,然后移动板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样能够使过料孔与出料管的内腔连通,从而便于肥料的排出;种子箱向下移动带动肥料箱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便于对出料管进行封闭;综上,通过设置施肥装置,便于进行施肥;
[0025]2.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滑套向下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肥料箱向下移动后。此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移动板向上移动;通过设置弹性组件,便于使移动板向上移动;
[0026]3.当需要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竖轴转动,竖轴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便可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便于对肥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搅拌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打孔芯棒;2、种子箱;3、定位套筒;4、施肥装置;41、肥料箱;42、进料管;43、出料管;431、通孔;44、排料管;45、调节阀;46、移动板;461、过料孔;5、驱动组件;51、水平板;52、竖板;6、弹性组件;61、竖杆;62、滑套;63、挡板;64、弹簧;7、搅拌组件;71、竖轴;72、搅拌桨;7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公开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如图1所示,包括打孔芯棒1、种子箱2、播种通道、定位套筒3以及切膜套环,种子箱2上设置有施肥装置4。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施肥装置4包括固接于种子箱2一侧的肥料箱41以及连通于肥料箱41顶部的进料管42;进料管42呈喇叭状,肥料箱41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43,出料管43的底部竖直连通有排料管44,排料管44上安装有调节阀45;出料管43的顶部与出料管43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431,两个通孔431对应设置,通孔431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移动板46,移动板46上开设有能够与出料管43的内腔连通的过料孔461;定位套筒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46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出料管43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46复位的弹性组件6。种子箱2复位带动肥料箱41向上移动,然后移动板46在驱动组件5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样能够使过料孔461与出料管43的内腔连通,从而便于肥料的排出;种子箱2向下移动带动肥料箱41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46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便于对出料管43进行封闭;综上,通过设置施肥装置4,便于进行施肥。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包括打孔芯棒(1)、种子箱(2)、播种通道、定位套筒(3)以及切膜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箱(2)上设置有施肥装置(4),所述施肥装置(4)包括固接于种子箱(2)一侧的肥料箱(41)以及连通于肥料箱(41)顶部的进料管(42);所述肥料箱(41)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43),所述出料管(43)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44),所述出料管(4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31),所述通孔(431)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移动板(46),所述移动板(46)上开设有能够与出料管(43)的内腔连通的过料孔(461);所述定位套筒(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46)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出料管(43)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46)复位的弹性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秋葵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接于定位套筒(3)外侧壁的水平板(51)以及固接于水平板(51)远离定位套筒(3)一端的竖板(52);所述竖板(52)的底部能够抵接于移动板(46)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秋葵播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泗洪邬刚刘飞王家宝袁嫚嫚井玉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