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41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水管,加湿器设有喷雾器和储液腔,储液腔内壁设有入液口,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入液口流入喷雾器内,喷雾器的喷头暴露在加湿器的外侧,加湿器的外侧设有进水口,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和水源,进水口设有水位开关和水位控制器,水位开关用于控制水管与储液腔流通,水位控制器用于控制储液腔内水位的高度,在加湿器内的水量不足时,能够往加湿器内自动注水,避免加湿器缺水导致失去湿化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器,具体为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空气加湿器就是这样慢慢的走进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空气加湿器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物,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加湿器产品的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加大对空气加湿器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将有利于国内空气加湿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0003]目前的加湿器是由使用者手动往加湿器内灌水,在加湿器内的水量耗尽后,使用者需要再次往加湿器内灌水,加湿器才能继续使用。
[0004]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有:
[0005]一、加湿器需要使用者手动加水,会消耗使用者的精力和时间;
[0006]二、在使用者睡觉时,加湿器内的水耗尽后,因为没有往加湿器内灌水,所以加湿器缺水会失去湿化功能,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0007]三、在使用者繁忙中,不会注意到加湿器内的水是否已经耗尽,在加湿器缺水时,使用者会忽视加湿器而没有往加湿器内灌水,从而加湿器无法达到湿化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水管,加湿器通过水管连接水源,在加湿器内的水量不足时,能够往加湿器内自动注水,避免加湿器缺水导致失去湿化功能。
[0009]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水管,加湿器设有喷雾器和储液腔,储液腔内壁设有入液口,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入液口流入喷雾器内,喷雾器的喷头暴露在加湿器的外侧,加湿器的外侧设有进水口,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和水源,进水口设有电磁阀和水位控制器,电磁阀用于控制水管与储液腔流通,水位控制器用于控制储液腔内水位的高度。
[0010]水位控制器包括继电器、第一水位开关和第二水位开关,第一水位开关靠近加湿器的顶部,第二水位开关靠近加湿器的底部,且第二水位开关的高度低于第一水位开关的高度,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低于第二水位开关的高度时,继电器闭合,电磁阀被打开,水管与储液腔相通,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高于第一水位开关时,继电器断开,电磁阀关闭,水管与储液腔不相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一、采用本技术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加湿器通过水管连接水源,当储液腔
内液体的高度低于第二水位开关的高度时,进水口处的电磁阀会被打开,水源处的水会经过水管流入储液腔内,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高于第一水位开关的高度时,进水口处的电磁阀会关闭,停止往储液腔内注水,无需使用者手动往加湿器内灌水,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
[0013]二、在使用者睡觉时,由于加湿装置能够自动注水,无需担心加湿器内的水量耗尽,加湿器的湿化功能不会失效,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0014]优选的,加湿器还设有置物盘和投放腔,置物盘用于存放添加剂(如板蓝根冲剂、鱼腥草注射液、抗病毒口服液、醋),投放腔具有开口,投放腔的开口暴露在加湿器的外侧,置物盘抽拉设置在投放腔内,投放腔朝向储液腔内的面设有投放口,置物盘设有出物口和置物腔,当置物盘处于投放腔内时,出物口位于投放口处,投放口处设有阀门,阀门用于控制置物腔与储液腔流通,将板蓝根冲剂、鱼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加入储液腔内,可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将醋加入储液腔内,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0015]优选的,投放口设于投放腔朝向地面的内壁上,且投放口位于背离投放腔的开口的位置,置物盘内底面设有斜坡,斜坡朝向出物口的边的高度低于背向出物口的边的高度,斜坡助于添加剂朝向出物口流动。
[0016]优选的,投放腔位于靠近加湿器顶部的位置,且投放腔的高度高于第一水位开关的高度,防止储液腔内的水进入投放腔内。
[0017]优选的,加湿器还设有电线和插头,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头和加湿器,加湿器通过插头连接电源,加湿器设有收卷器,收卷器用于自动收卷电线,收卷器设有通孔和收卷腔,通孔暴露在收卷器的外侧, 通孔与收卷腔相通,收卷腔内设有收卷柱,收卷柱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收卷腔两侧的内壁,电线伸缩设置在通孔内,且电线缠绕在收卷柱的外周面上,收卷柱内设有扭簧,在使用时,将电线朝收卷器外拉出,收卷柱会被转动,扭簧会被扭转,在不使用时,松开电线,扭簧会复位,收卷柱反向转动,电线会朝收卷器内缩入,减小占用空间。
[0018]优选的,加湿器设有固定器,固定器包括夹件和控制把,夹件具有夹口,在使用时,将控制把背向夹件翻转,夹口会被打开,从而取下水管,在不使用时,将控制把朝向夹件翻转,夹口会被关闭,从而将水管的端部固定在加湿器上,能够较好地放置水管,避免行人被水管绊倒而受伤。
[0019]优选的,加湿器设有握把,握把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在加湿器的两侧,即握把翻转设置在加湿器上,通过握把便于提起加湿器,从而挪动加湿器的摆放位置。
[0020]优选的,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水箱用于储存备用的水,水箱设有出水口,水管背向加湿器的端部连接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将水箱内的水流入水管,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低于第二水位开关的高度时,能够将水箱内的水流入储液腔内,水箱可以随加湿器移动位置,避免室内加湿器无法连接水源导致加湿器无法自动注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1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1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1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6为实施例1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剖面图;
[0027]图7为实施例1中打开状态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实施例1中关闭状态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实施例2中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加湿器;11.盖体、12、壳体;13、喷雾器;14、入液口;15、握把;2、置物盘;20、投放腔;21、斜坡;22、出物口;23、阀门、24、投放口;3、收卷器;31、电线;32、插头;4、进水口;41、第一水位开关;42、第二水位开关;43、水管;5、水源;6、固定器;60、夹口;61、控制把;62、夹件;7、水箱;7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至图8所示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1和水管43,加湿器1设有握把15,握把15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在加湿器1的两侧,即握把15翻转设置在加湿器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器(1)和水管(43);

所述加湿器(1)设有喷雾器(13)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壁设有用于将储液腔内的液体流入喷雾器(13)内的入液口(14),所述喷雾器(13)的喷头暴露在加湿器(1)的外侧;

所述加湿器(1)的外侧设有进水口(4),所述水管(4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4)和水源(5),所述进水口(4)设有电磁阀和用于控制储液腔内水位高度的水位控制器,由电磁阀控制水管(43)与储液腔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继电器、第一水位开关(41)和第二水位开关(42),所述第一水位开关(41)靠近加湿器(1)的顶部,所述第二水位开关(42)靠近加湿器(1)的底部,且第二水位开关(42)的高度低于第一水位开关(41)的高度;

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低于第二水位开关(42)的高度时,继电器闭合,电磁阀被打开,所述水管(43)与储液腔相通;

当储液腔内液体的高度高于第一水位开关(41)时,继电器断开,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水管(43)与储液腔不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还设有用于存放添加剂的置物盘(2)和用于放置置物盘(2)的投放腔(20),所述投放腔(20)具有开口,所述投放腔(20)的开口暴露在加湿器(1)的外侧,所述置物盘(2)抽拉设置在投放腔(20)内,所述投放腔(20)朝向储液腔内的面设有投放口,所述置物盘(2)设有出物口(22)和置物腔,当置物盘(2)处于投放腔(20)内时,所述出物口(22)位于投放口处,所述投放口处设有用于控制置物腔与储液腔流通的阀门(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水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设于投放腔(20)朝向地面的内壁上,且投放口位于背离投放腔(20)的开口的位置,所述置物盘(2)内底面设有助于添加剂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煜泉杨凯韦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蓝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