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37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铁芯、主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主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外侧,所述二次绕组设置于所述主绕组外侧,所述主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相互绝缘;所述主绕组包括内绕组和外绕组,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沿所述变压器本体辐向分布,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相互绝缘,三相反极性串联实现ZN连接;所述二次绕组采用yn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主绕组靠近铁芯布置,可降低零序阻抗,满足10Ω的设计要求,能够确保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更强;将二次绕组布置在主绕组外侧,可在满足电气强度的前提下自由调整主绕组和二次绕组间的绝缘距离,提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器抗短路能力。器抗短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主变压器低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当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容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及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继而导致变压器绝缘损坏、线路跳闸,危及电网运行安全。接地变压器能够为中性点绝缘的电力系统提供人为中性点,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常用的接地变压器中的绕组一般由采用曲折连接(ZN连接)的串联绕组组成,中性点引出后直接接地或经接地电阻、消弧线圈接地。若需要增加辅助电源,则可以通过在铁芯与串联绕组之间增加二次绕组,但是这种接地变压器零序阻抗较大(30~50Ω),且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这种接地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较差。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零序阻抗较小且抗短路能力更强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铁芯、主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主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外侧,所述二次绕组设置于所述主绕组外侧,所述主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相互绝缘;所述主绕组包括内绕组和外绕组,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沿所述变压器本体辐向分布,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相互绝缘,三相反极性串联实现ZN连接;所述二次绕组采用yn连接。
[0006]较佳地,所述主绕组带有5档分接头。
[0007]较佳地,所述内绕组的首头和分接头上出线且与第一分接线连接,所述外绕组的首头和分接头下出线且与第二分接线连接,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的绕向相反。
[0008]较佳地,所述接地变压器还包括组合型分接开关,所述组合型分接开关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接线和第二分接线连接。
[0009]较佳地,所述铁芯采用三相三柱式铁芯。
[0010]较佳地,所述主绕组采用多层圆筒式结构。
[0011]较佳地,所述二次绕组采用单层圆筒式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中的主绕组靠近铁芯布置,可降低零序阻抗,满足10Ω的设计要求,能够确保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更强;
[0014]2、将二次绕组布置在主绕组外侧,可在满足电气强度的前提下自由调整主绕组和二次绕组间的绝缘距离,确保主绕组和二次绕组间短路阻抗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限制短路电流、提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
[0015]3、主绕组包括内、外绕组,内、外绕组串联,上、下出线且绕向相反,通过组合分接型开关实现Z型连接,同时满足电压调整功能;引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变压器器身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0016]图1和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主绕组的接线图。
[0018]图中:10

变压器本体、11

铁芯、12

内绕组、13

外绕组、14

二次绕组、20

组合型分接开关、21

第一分接线、22

第二分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本技术中的接地变压器为油浸式接地变压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变压器本体10,所述变压器本体10包括:铁芯11、主绕组和二次绕组14,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11采用三相三柱式铁芯,所述主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11外侧,所述二次绕组14设置于所述主绕组外侧,所述主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14相互绝缘;所述主绕组包括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所述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沿所述变压器本体10辐向分布,所述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相互绝缘,三相反极性串联实现ZN连接;所述二次绕组14采用yn连接,可作为辅助电源。本技术中的主绕组靠近铁芯11布置,可降低零序阻抗,满足10Ω的设计要求,能够确保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更强;将二次绕组14布置在主绕组外侧,可在满足电气强度的前提下自由调整主绕组和二次绕组14间的绝缘距离,将阻抗电压设计值控制在4%~6%之间,从而限制短路电流、提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
[0021]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和图2,所述主绕组带有5档分接头,用于调节二次侧输出电压。具体地,所述内绕组12的首头和分接头上出线且与第一分接线21连接,所述外绕组13的首头和分接头下出线且与第二分接线22连接,所述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的绕向相反,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绕组12左绕向,外绕组13右绕向。较佳地,所述接地变压器还包括组合型分接开关20,所述组合型分接开关20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接线21和第二分接线22连接,通过跨接的方式实现串联的主绕组的Z形连接,同时满足电压调整功能。
[0022]较佳地,所述主绕组采用多层圆筒式结构,首末头及分接头为上、下轴向出线;所述二次绕组14采用单层圆筒式结构。采用圆筒式结构,绕制简单,冲击电压分布好。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0,所述变压器本体10包括:铁芯11、主绕组和二次绕组14,所述主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11外侧,所述二次绕组14设置于所述主绕组外侧,所述主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14相互绝缘;所述主绕组包括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所述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沿所述变压器本体10辐向分布,所述内绕组12和外绕组13相互绝缘,三相反极性串联实现ZN连接;所述二次绕组14采用yn连接。本技术中的主绕组靠近铁芯11布置,可降低零序阻抗,满足10Ω的设计要求,能
够确保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更强;将二次绕组14布置在主绕组外侧,可在满足电气强度的前提下自由调整主绕组和二次绕组14间的绝缘距离,确保一、二次绕组间短路阻抗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限制短路电流、提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
[002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铁芯、主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主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外侧,所述二次绕组设置于所述主绕组外侧,所述主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相互绝缘;所述主绕组包括内绕组和外绕组,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沿所述变压器本体辐向分布,所述内绕组和外绕组相互绝缘,三相反极性串联实现ZN连接;所述二次绕组采用yn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带有5档分接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二次绕组的接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绕组的首头和分接头上出线且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银环周亮岑炯万东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