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37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包括中间伸缩臂、设于中间伸缩臂内的双伸缩液压缸,中间伸缩臂的两端分别套接连接有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双伸缩液压缸包括两个活塞杆,两个活塞杆分别与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连接,双伸缩液压缸上连接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的内侧壁上并随着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一同运动。双伸缩液压缸包括两个伸缩液压缸,两个伸缩液压缸的缸体平行设置,两个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伸缩臂中油路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中、大吨位随车起重机,为了增加吊机工作时起重机整机稳定性,随车起重机的主支腿的横向跨距都比较大,为了满足跨距要求,所以主伸缩支腿一般采用双伸缩支腿的设计结构,即伸缩支腿中套接两段可以伸缩的支腿。
[0003]现有的双伸缩支腿的液压管路往往裸露在伸缩支腿的外部,特别是伸缩臂的支承油缸上的多根油路软管在将伸缩臂收回时会在伸缩臂外部聚集的长度特别大,其长度甚至超过三米。所以现有的随车起重机水平伸缩支腿工作时由于伸缩臂的伸缩距离长,伸缩速度快,施工现场的其他部件很容易挂到油路软管,造成与油路软管相连的接头漏油,严重时可使软管断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能够提高伸缩支腿内部油路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包括中间伸缩臂、设于中间伸缩臂内的双伸缩液压缸,中间伸缩臂的两端分别套接连接有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双伸缩液压缸包括两个活塞杆,两个活塞杆分别与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连接,双伸缩液压缸上连接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的内侧壁上并随着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一同运动。
[0006]作为优选方案,双伸缩液压缸包括两个伸缩液压缸,两个伸缩液压缸的缸体平行设置,两个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反向安装。
[0007]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伸缩臂内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第一插销连接,第二伸缩臂内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第二插销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伸缩臂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圈,第二伸缩臂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圈,双伸缩液压缸的循环管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内。
[0009]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伸缩液压缸上的循环管路包括进油管路、出油管路。
[0010]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伸缩臂套接于中间伸缩臂的内部,中间伸缩臂套接于第二伸缩臂的内部。
[0011]作为优选方案,连接于第一伸缩臂上的伸缩液压缸设于连接于第二伸缩臂上的伸缩液压缸上方时,第一伸缩臂内的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一伸缩臂的顶部,第二伸缩臂内的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二伸缩臂的底部。
[0012]作为优选方案,连接于第一伸缩臂上的伸缩液压缸设于连接于第二伸缩臂上的伸缩液压缸下方时,第一伸缩臂内的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一伸缩臂的底部,第二伸缩臂内的循
环管路固定在第二伸缩臂的顶部。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包括中间伸缩臂、设于中间伸缩臂内的双伸缩液压缸,中间伸缩臂的两端分别套接连接有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双伸缩液压缸固定在中间伸缩臂中,使得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上连接的油路管道长度比较短,便于收纳,也提高了油路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性;双伸缩液压缸包括两个活塞杆,两个活塞杆分别与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连接,双伸缩液压缸上连接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固定在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的内侧壁上并随着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一同运动,使得油路管道能够在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内固定稳定,大大提高了油路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在大吨位随车起重机上使用时,在外形上看不到连接支承油管的软管,整车看上去简洁、美观,没有零乱感。起重机无论工作还是静止状态管路全在支腿箱内,增加了整机的安全性;管路结构全部安装在随车起重支腿箱内,不占起重机其它空间,不影响起重机工作和行车安全。本技术具有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置安全的特点,适用于大吨位随车起重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的处于伸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的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的A

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的B

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的C

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中间伸缩臂;200、双伸缩液压缸;201、活塞杆;202、缸体;210、伸缩液压缸;220、循环管路;221、进油管路;222、出油管路;300、第一伸缩臂;310、第一固定座;311、第一插销;320、第一固定圈;400、第二伸缩臂;410、第一固定座;411、第二插销;420、第二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能够提高油路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包括中间伸缩臂100、设于中间伸缩臂100内的双伸缩液压缸200,中间伸缩臂100的两端分别套接连接有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双伸缩液压缸200设置在中间伸缩臂100内,使得连接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上的每一油路管道长度较短,使得每一油路管道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降低,提高了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上的每一油路管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3]具体地,双伸缩液压缸200包括两个活塞杆201,两个活塞杆201分别与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连接,每一活塞杆201能够分别驱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伸
出中间伸缩臂100。
[0024]具体地,双伸缩液压缸200上连接有循环管路220,循环管路220为液压油软管,在使用时需要保证循环管路220的安全性,避免循环管路220发生漏油,以提高整车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5]具体地,循环管路220固定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的内侧壁上并随着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一同运动。在使用时,循环管路220能够弯曲、收纳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内,或者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中伸直,提高了循环管路220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6]优选地,双伸缩液压缸200包括两个伸缩液压缸210,两个伸缩液压缸210的缸体202平行设置,两个伸缩液压缸210的活塞杆201反向安装。使得两个伸缩液压缸210的活塞杆201能够反向驱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运动。
[0027]优选地,第一伸缩臂300内设有第一固定座310,第一固定座310与活塞杆201的端部通过第一插销311连接,第二伸缩臂400内设有第二固定座410,第二固定座410与活塞杆201的端部通过第二插销411连接。通过第一插销311、第二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伸缩臂(100)、设于中间伸缩臂(100)内的双伸缩液压缸(200),中间伸缩臂(100)的两端分别套接连接有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双伸缩液压缸(200)包括两个活塞杆(201),两个活塞杆(201)分别与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连接,双伸缩液压缸(200)上连接有循环管路(220),循环管路(220)固定在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的内侧壁上并随着第一伸缩臂(300)、第二伸缩臂(400)一同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双伸缩液压缸(200)包括两个伸缩液压缸(210),两个伸缩液压缸(210)的缸体(202)平行设置,两个伸缩液压缸(210)的活塞杆(201)反向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臂(300)内设有第一固定座(310),第一固定座(310)与活塞杆(201)的端部通过第一插销(311)连接,第二伸缩臂(400)内设有第二固定座(410),第二固定座(410)与活塞杆(201)的端部通过第二插销(411)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伸腿内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臂(30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圈(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刘中天周群杰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力普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