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包括主体、底座和警示灯,主体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主体的一侧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4条等距排列分布的延伸带以及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卡扣,使支撑框架能过通过延伸带进行拉伸折叠,并支撑框架之间能够通过卡扣衔接紧密,从而避免需要购买大量的围护装置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而且加强了装置的灵活性能够确保装置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避免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与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基坑施工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是放大坡开挖,但经常会受到场地条件、周边环境的限制,所以需要设计支护系统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能较好地保护周边环境。
[0003]但是,现有的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拉伸折叠,并装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从而导致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围护装置才能将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装置灵活性不足不能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可能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平面不够平整的环境使用时不能灵活的进行移动,从而导致需要人为进行搬运从中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而在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耗费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装置不能进行拉伸折叠,并装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从而导致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围护装置才能将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装置灵活性不足不能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可能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平面不够平整的环境使用时不能灵活的进行移动,从而导致需要人为进行搬运从中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而在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耗费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包括主体、底座和警示灯所述主体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0009]所述主体的一侧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骨架,所述底座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滑动轮,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底座,所述支撑脚底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丽娜姐有荧光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2个横切面呈T形的卡扣,且2个呈平行状的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4条横向等距排列状分布的延伸带,并且支撑框架与水平面保持平行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骨架的横切面呈菱形状,且骨架内部的围栏连接处均设有活动螺丝衔接,并且2排网状围栏均呈相互平行状。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大小吻合的开口,且底座的下端设有横切面呈U形的固定片,并且2个底座的后端均设有呈倾斜状的制动片。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轮的中间均横向垂直状贯通有与固定片衔接的联动轴,且滑动轮前端的控制阀与制动片串联,并且4个滑动轮处同一水平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底座的上端的凹面状升降板均呈垂直状与支撑脚底座镶嵌,且支撑脚底座左右两侧的2根L形支撑脚的一端与升降板衔接,并且4根支撑脚的下端均设有厚度为3cm的矩形垫片。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能进行拉伸折叠,并装置之间衔接足够紧密,从而避免需要购买大量的围护装置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而且加强了装置的灵活性能够确保装置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避免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平面不够平整的环境使用时能够灵活的进行移动,从而不需要人为进行搬运从中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而缩短了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耗费的时间,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7]1、通过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4条等距排列分布的延伸带以及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卡扣,使支撑框架能过通过延伸带进行拉伸折叠,并支撑框架之间能够通过卡扣衔接紧密,从而避免需要购买大量的围护装置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而且加强了装置的灵活性能够确保装置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避免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8]2、通过滑动轮中间横向垂直状设置有固定片衔接的联动轴,使4个滑动轮能够通过联动轴保持同步滚动,使装置在平面不够平整的环境使用时能够灵活的进行移动,从而不需要人为进行搬运从中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而缩短了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耗费的时间,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主体;101、拉手;102、荧光条;2、底座;201、开口;202、固定片;203、制动片;3、警示灯;4、支撑框架;401、延伸带;402、卡扣;5、骨架;501、围栏;502、活动螺丝;6、滑动轮;601、控制阀;602、联动轴;7、支撑脚底座;701、升降板;8、支撑脚;80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包括主体1、底座2和警示灯3,主体1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主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3;
[0026]主体1的一侧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支撑框架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骨架5,底座2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滑动轮6,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底座7,支撑脚底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手101,主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丽娜姐有荧光条102。
[0027]其中,支撑框架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2个横切面呈T形的卡扣402,且2个呈平行状的支撑框架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4条横向等距排列状分布的延伸带401,并且支撑框架4与水平面保持平行状;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支撑框架4能过通过延伸带401配合滑动轮6的滚动幅度进行拉伸折叠,并支撑框架4之间能够通过卡扣402衔接紧密,从而避免需要购买大量的围护装置对深基坑进行围护,进而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而且加强了装置的灵活性能够确保装置全方位将深基坑进行围护,避免出现人员意外跌入深基坑内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包括主体(1)、底座(2)和警示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主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3);所述主体(1)的一侧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骨架(5),所述底座(2)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滑动轮(6),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底座(7),所述支撑脚底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手(101),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丽娜姐有荧光条(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2个横切面呈T形的卡扣(402),且2个呈平行状的支撑框架(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4条横向等距排列状分布的延伸带(401),并且支撑框架(4)与水平面保持平行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用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5)的横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李成春李强赵月吕学志卢阳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