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高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414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指氨氮高效处理系统。氨氮高效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装置、接收桶、曝气池、反应沉淀池、酸循环罐、蒸发器和清水池,物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转盘。氨氮高效处理系统采用过滤的方式代替普通的静置物理沉淀,取消了等待的时间,加快了整个系统的处理进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再由过滤转盘的转动,将过滤出来的杂质带到废料区上方,然后通过电机转动将连接绳往下放,从而让过滤板的一端绕另一端向下转动,将杂质倒入废料区,实现自动清理杂质的功能,解放了人工的劳动力。的劳动力。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氮高效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地指氨氮高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污水的处理,第一步是先将污水中的杂质与污水进行分离。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采用静置物理沉淀的方法进行分离,静置物理沉淀一般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会导致后续的步骤都要延迟进行,十分的浪费时间,效率非常低下。即使部分方案会采用过滤的方法,但是对于过滤出来的杂质都需要手动进行清理,无法自动清理,十分的不方便。每次清理时,都需要将整个系统停止工作,效率也是十分的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杂质与污水分离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氨氮高效处理系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氨氮高效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装置、接收桶、曝气池、反应沉淀池、酸循环罐、蒸发器和清水池,物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转盘,过滤转盘包括外包围板和内包围板,外包围板环套在内包围板外侧;内包围板轴心设有通孔,通孔用于连接主电机,主电机驱动过滤转盘转动;外包围板和内包围板之间设有隔断板,隔断板一端与内包围板连接,隔断板另一端与外包围板连接;隔断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隔断板将过滤转盘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形状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有过滤板;外包围板外侧固定有数量与过滤板数量相等的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连接绳,连接绳一端与电机的传动轴绑定连接,连接绳另一端与过滤板一端绑定连接,过滤板另一端与隔断板活动连接,电机驱动过滤板一端绕另一端转动。
[0006]在氨氮高效处理系统中,将普遍采用的静置物理沉淀方法替换成用过滤转盘过滤的方法,可以使污水与杂质分离后,污水不需要等待,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处理步骤,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再通过驱动件将过滤转盘转动,使过滤出来的杂质转动到废料收集区域的上方,然后过滤板一端绕另一端向下转动,杂质会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入废料收集区域,从而实现自动清理杂质的功能。此方案不需要人工停止系统,再手动进行清理,节约了很多的劳动力。
[0007]连接绳为软性连接件,比起其他的硬性连接件,结构更加简单,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跟换,更加的实用和方便。
[0008]进一步的,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有两个挡圈,连接绳位于两个挡圈之间。两个挡圈可以有效的对连接绳起到定位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过滤板按顺时针方向在前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连接绳连接,过滤板按顺时针方向在后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隔断板底部铰接。过滤板按顺时针方向在前的一端可以绕在后的一端向下转动,将滞留在过滤板上的杂质落入下方的废料收集区域,实现自动
清理杂质。
[0010]进一步的,过滤转盘下方设有接收桶,接收桶平均分成左右两个大小相等的区域,两个区域其中一个为废水区,另一个为废料区。废水区用于接收过滤之后的废水,废料区用于接收过滤之后的废料。
[0011]进一步的,废料区外侧边沿设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与废料区卡扣连接。挡板拆卸掉时,方便将废料区内的杂质取出。
[0012]进一步的,按逆时针方向,挡板的前端设有第一传感器,挡板的后端设有第二传感器,电机内置第三传感器;当电机经过第一传感器时,所述的电机驱动与其连接的过滤板向下打开;当电机经过第二传感器时,所述的电机驱动与其连接的过滤板向上关闭。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实现自动感应打开和关闭过滤板的功能。
[0013]进一步的,废水区连接曝气池,曝气池连接反应沉淀池、反应沉淀池连接酸循环罐、酸循环罐酸循环罐连接蒸发器和清水池。废水区内的废水通过管道和水泵的作用,依次经过曝气池、反应沉淀池和酸循环罐,完成化学处理之后,废水中的氨氮被转化成硫酸铵浓液。最后,硫酸铵浓液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结晶,剩余为清水进入清水池。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氨氮高效处理系统采用过滤的方式代替普通的静置物理沉淀,取消了等待的时间,加快了整个系统的处理进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再由过滤转盘的转动,将过滤出来的杂质带到废料区上方,然后通过电机转动将连接绳往下放,从而让过滤板的一端绕另一端向下转动,将杂质倒入废料区,实现自动清理杂质的功能,解放了人工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氨氮高效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收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过滤转盘、2

外包围板、3

内包围板、4

通孔、5

隔断板、6

过滤板、7

电机、8

连接绳、9

挡圈、10

接收桶、11

废水区、12

废料区、13

挡板、14

曝气池、15

反应沉淀池、16

酸循环罐、17

蒸发器、18

清水池、19

第一传感器、20

第二传感器、21

污水泵、22

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
[0021]参照图1,氨氮高效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装置、接收桶10、曝气池14、反应沉淀池15、酸循环罐16、蒸发器17和清水池18,参照图2,物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转盘1,过滤转盘1包括圆形外包围板2和圆形内包围板3,外包围板2环套在内包围板3外侧;内包围板3轴心设有通孔4,通孔4用于连接主电机22,主电机22驱动过滤转盘1转动;外包围板2和内包围板3之间设有隔断板5,隔断板5一端与内包围板3连接,隔断板5另一端与外包围板2连接;隔断板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隔断板5将过滤转盘1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形状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有过滤板6;外包围板2外侧固定有数量与过滤板6数量相等的电机7,电机7的
传动轴上设有连接绳8,连接绳8一端与电机7的传动轴绑定连接,连接绳8另一端与过滤板6一端绑定连接,过滤板6另一端与隔断板5活动连接,电机7驱动过滤板6一端绕另一端转动。主电机22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过滤转盘1的上方,解决了主电机22的安装问题。
[0022]在氨氮高效处理系统中,将普遍采用的静置物理沉淀方法替换成用过滤转盘1过滤的方法,可以使污水与杂质分离后,污水不需要等待,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处理步骤,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再通过驱动件将过滤转盘1转动,使过滤出来的杂质转动到废料收集区域的上方,然后过滤板6一端绕另一端向下转动,杂质会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入废料收集区域,从而实现自动清理杂质的功能。此方案不需要人工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氨氮高效处理系统,包括物理过滤装置、接收桶(10)、曝气池(14)、反应沉淀池(15)、酸循环罐(16)、蒸发器(17)和清水池(18),其特征在于:物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转盘(1),过滤转盘(1)包括外包围板(2)和内包围板(3),外包围板(2)环套在内包围板(3)外侧;内包围板(3)轴心设有通孔(4),通孔(4)用于连接主电机(22),主电机(22)驱动过滤转盘(1)转动;外包围板(2)和内包围板(3)之间设有隔断板(5),隔断板(5)一端与内包围板(3)连接,隔断板(5)另一端与外包围板(2)连接;隔断板(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隔断板(5)将过滤转盘(1)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形状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有过滤板(6);外包围板(2)外侧固定有数量与过滤板(6)数量相等的电机(7),电机(7)的传动轴上设有连接绳(8),连接绳(8)一端与电机(7)的传动轴绑定连接,连接绳(8)另一端与过滤板(6)一端绑定连接,过滤板(6)另一端与隔断板(5)活动连接,电机(7)驱动过滤板(6)一端绕另一端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7)的传动轴上固定有两个挡圈(9),连接绳(8)位于两个挡圈(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氮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琦铭曹志超王奕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曼巴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