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子维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81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涉及新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汽车车体、充电柱和安全固定组件,汽车车体开设有大孔,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凸柱和安装环,充电柱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钮开关,充电柱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开设有套孔,套孔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充电杆,连接柱开设有转环槽,安全固定组件包括旋转环、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旋转环转动连接在转环槽内,旋转环开设有滑钮接触槽,旋转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旋转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片,弧形接触片开设有第二活动孔。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具有能够提高新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过程安全性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低碳出行理念的兴起,购买新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而新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时就需要进行充电,因此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000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采用的使充电桩,将新新能源汽车停在充电桩附近,取下充电桩上充电柄来与新新能源汽车充电口连接,一般在充电柄上设置有通电开关,用来控制充电柄的通电和断电情况,以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仅设置通电开关是无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通电开关是可以任意进行触碰的,并没有对通电开关进行一定的安全限制,当使用者操作失误或者在马虎大意的情况下将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亟需改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包括:汽车车体,汽车车体的正面安装有翻转盖,汽车车体的正面开设有大孔,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凸柱和安装环,凸柱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充电孔,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顶杆,安装环的内圆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孔;充电柱,充电柱的外圆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钮开关,充电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背面开设有套孔,套孔滑动套接在凸柱上,套孔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充电杆,连接柱的正面开设有转环槽,连接柱的背面开设有四个连接孔,连接柱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活动孔;安全固定组件,安全固定组件包括旋转环、四个第一活动杆和四个第二活动杆,旋转环转动连接在转环槽内,旋转环的外圆表面开设有滑钮接触槽,旋转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旋转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弧形接触片,弧形接触片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活动孔,四个第一活动杆分别活动连接在四个第一活动孔内,四个第二活动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第二活动孔内;第一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块,第一活动杆的外圆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6]优选的,凸柱处于安装环内,凸柱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凸条,顶杆均处于凸柱和安装环之间。
[0007]优选的,套孔的内圆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连接柱的背面设置为相通,两个定位凹槽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定位凸条上,两个充电杆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充电孔内。
[0008]优选的,转环槽的内圆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旋转环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凹环槽,凸环转动卡接在凹环槽内,连接孔与第一活动孔均贯穿至转环槽,第一活动孔开设在靠近连接柱背面的位置。
[0009]优选的,弧形接触片处于转环槽内,半球块均处于转环槽内,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半球块的上表面相抵,第一弹簧的顶端与转环槽的内圆表面相抵,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动孔内。
[0010]优选的,滑钮接触槽贯穿至旋转环的内圆表面,滑钮接触槽与旋转环的正面设置为相通。
[0011]优选的,旋转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条,旋转环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有凸纹手柄管,凸纹手柄管转动连接在充电柱上。
[0012]优选的,旋转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定杆,充电柱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定片,限定杆处于两个限定片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通过设置汽车车体、充电柱和安全固定组件,在充电杆未完全插在充电孔内且连接柱未固定在大孔内之前,第二活动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同时处于第二活动孔和第二活动杆内,旋转环无法转动,滑钮开关被旋转环干涉而无法向后移动使充电杆通电,将套孔套在凸柱上使充电杆插入充电孔内,当连接柱的背面与大孔的背面贴合时,四个顶杆分别顶入四个连接孔内使第二活动杆均与连接孔脱离,旋转环顺时针转动,使四个弧形接触片分别与四个半球块接触,使得第一活动孔内的第一活动杆也插入固定孔内,使连接柱固定在大孔内,当滑钮接触槽与滑槽对应时,滑钮开关能够向后移动使充电杆通电,充电完毕后,先向前移动滑钮开关使充电杆断电,逆时针转动旋转环使弧形接触片与半球块不再接触,第一活动杆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下与固定孔脱离,就能够将连接柱从大孔内取出,并使第二活动孔与连接孔相对应使得第二活动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再次顶入连接孔内,从而提高了对新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过程的安全性,装置具有能够提高新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过程安全性的功能。
[0014]2、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通过设置连接条和凸纹手柄管,旋转环通过连接条连接的凸纹手柄管能够在充电柱上转动,凸纹手柄管与滑槽的相对位置能够让使用者通过凸纹手柄管控制充电柱的移动和旋转环的转动,并且使用者还能够便于控制滑钮开关的前后移动,让使用者能够单手操作,装置具有能够降低操作繁琐程度的功能。
[0015]3、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通过设置限定片和限定杆,限定杆处于充电柱上的两个限定片之间,一个限定片对旋转环的转动进行限位,防止旋转环因顺时针转动过多,造成弧形接触片与半球块接触后再分开,另一个限定片对旋转环的转动进行定位,便于第二活动孔与连接孔相对应,装置具有能够对旋转环的转动进行一定的限位和
定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充电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部分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全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汽车车体;101、翻转盖;102、大孔;103、凸柱;104、安装环;105、充电孔;106、定位凸条;107、顶杆;108、固定孔;2、充电柱;201、滑槽;202、滑钮开关;203、连接柱;204、套孔;205、充电杆;206、定位凹槽;207、转环槽;208、凸环;209、连接孔;210、第一活动孔;211、限定片;3、安全固定组件;4、旋转环;401、凹环槽;402、滑钮接触槽;403、连接环;404、弧形接触片;405、第二活动孔;406、连接条;407、凸纹手柄管;408、限定杆;5、第一活动杆;501、半球块;502、第一弹簧;6、第二活动杆;60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其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车体(1),所述汽车车体(1)的正面安装有翻转盖(101),所述汽车车体(1)的正面开设有大孔(102),所述大孔(102)内固定连接有凸柱(103)和安装环(104),所述凸柱(103)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充电孔(105),所述大孔(102)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顶杆(107),所述安装环(104)的内圆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孔(108);充电柱(2),所述充电柱(2)的外圆表面开设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滑钮开关(202),所述充电柱(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3),所述连接柱(203)的背面开设有套孔(204),所述套孔(204)滑动套接在凸柱(103)上,所述套孔(20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充电杆(205),所述连接柱(203)的正面开设有转环槽(207),所述连接柱(203)的背面开设有四个连接孔(209),所述连接柱(203)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活动孔(210);安全固定组件(3),所述安全固定组件(3)包括旋转环(4)、四个第一活动杆(5)和四个第二活动杆(6),所述旋转环(4)转动连接在转环槽(207)内,所述旋转环(4)的外圆表面开设有滑钮接触槽(402),所述旋转环(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03),所述旋转环(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弧形接触片(404),所述弧形接触片(404)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活动孔(405),四个所述第一活动杆(5)分别活动连接在四个第一活动孔(210)内,四个所述第二活动杆(6)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第二活动孔(405)内;所述第一活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块(501),所述第一活动杆(5)的外圆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502),所述第二活动杆(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103)处于安装环(104)内,所述凸柱(103)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凸条(106),所述顶杆(107)均处于凸柱(103)和安装环(10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孔(204)的内圆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凹槽(206),所述定位凹槽(206)与连接柱(203)的背面设置为相通,两个所述定位凹槽(206)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定位凸条(106)上,两个所述充电杆(205)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充电孔(105)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槽(207)的内圆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20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维
申请(专利权)人:杨子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