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73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可拆卸式夹紧机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硅胶垫、吸水垫和PU胶带,所述硅胶垫与所述吸水垫为一体成型结构。本申请增加由硅胶垫、吸水垫和PU胶带组成的固定组件,吸水垫用于与使用者接触,对使用者的引流孔部位进行保护,降低引流管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PU胶带用于将硅胶垫组件粘接在使用者身上,维持硅胶垫组件在使用者身上位置的稳定,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固定效果好、引流导管不易变形、伤口部位防水亲肤,阻菌,引流效果更加畅通等优点,而且在不拆卸零件的情况下直接观察伤口或者对伤口的清理和消毒。消毒。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实施手术后,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留置引流导管或其他医用管道,一般留置2

10天,有时长达一至数月,在引流导管留置期间,保证引流导管的妥善固定及引流通畅往往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因为一旦这些管道移位脱落轻者造成重新放置管道的痛苦,治疗效果及时间的延误,重者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现在,医院中对引流导管的固定是应用别针、橡皮膏、橡皮筋或纱布条作为医用引流导管及医用导管的固定装置,它存在以下问题:1、欠牢固、不规范;2、更换麻烦;3、易刺破医、患皮肤造成医源性感染;4、易刺破引流导管及引流袋污染环境;5、易损坏被服。
[0003]目前,申请号CN201020201511.7公开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该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固定主体、基体和黏胶层,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上设有个卡扣,所述积体上设有个弧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一端具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卡扣的卡孔,通过将所述卡扣放入所述卡孔中后相对于所述基体旋转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将卡扣卡入所述卡槽,进而将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与所述基体相连。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上还包括抓握装置以便于抓握和旋转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所述引流管固定主体包括外壁带有螺纹的中空管、压紧套管和螺帽,所述压紧套管被设置在所述中空管的内部,所述压紧套管的上端高于所述中空管的上端,在压紧套管上部的侧壁上述直开有8条窄缝,所述紧套管的内部还放置有其内径与所述引流管的外径相匹配的橡胶管或硅胶管以增加所述压紧套管与所述引流管之间的摩擦。
[0004]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上述公开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解决了传统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但是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安装使用不方便,由于零部件较多使得该固定装置体积较大,而且零部件均采用硬塑料制作,在使用时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另外引流导管采用穿装方式,这样无形中增多引流导管污染的机率。实际使用中该装置极容易脱落,因为突起部分比较高,一方面整个装置较大而下部附着皮肤的面积较小,另一方面外漏的距离较高,患者极容易碰到而脱落。
[0005]如何专利技术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复杂,不便安装,且容易脱落,易受污染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可拆卸式夹紧机构。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固定组件用于配合贴覆在使用者身上,对引流管进行引导限位,维持引流管在引流过程中位置的稳定,避免引流管晃动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在固定
组件上端安装的可拆卸式夹紧机构用于配合固定组件将引流管固定住,进一步防止引流管松动,同时能够将引流管固定在固定组件上,避免引流管松脱,能够安全牢固的固定在病人身上,防止牵引病人产生的疼痛,应用范围广,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使用对应规格系列的敷料固定在病人身上,各种科室都可以使用。
[0009]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硅胶垫、吸水垫和PU胶带,所述硅胶垫与所述吸水垫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硅胶垫设置在所述吸水垫上端,所述硅胶垫中间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吸水垫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中心孔相对接的通孔结构,所述硅胶垫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PU胶带粘接在所述硅胶垫底部,且所述PU胶带延展至所述吸水垫外侧。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硅胶垫、吸水垫和PU胶带组成的固定组件,其中带有中心孔的硅胶垫用于安装引流管部件,使用时将引流管通过中心孔插入硅胶垫中间,并将引流管端部穿过吸水垫中心的通孔,吸水垫用于与使用者接触,对使用者的引流孔部位进行保护,降低引流管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PU胶带用于将硅胶垫组件粘接在使用者身上,维持硅胶垫组件在使用者身上位置的稳定,PU胶带为医用透明PU胶带,结构透明,方便观察导管附近区域,方便医护人员对引流装置进行操作,保证引导装置的导管稳定安装,吸水垫能够有效吸收病人伤口附近溢出的血液,减少病人伤口的感染可能。
[0011]所述可拆卸式夹紧机构包括卡扣和锁紧件,所述卡扣和所述锁紧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PU胶带上端面位于所述卡扣下端,所述卡扣为开口式环形卡环,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外侧,所述卡扣位于所述PU胶带上方,所述锁紧件由外棘齿和内棘齿组成,所述外棘齿设置在所述卡扣的大径圆弧端部外侧,所述内棘齿设置在所述卡扣的小径圆弧端部外侧,且所述外棘齿与所述内棘齿啮合连接。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卡扣和锁紧件组成的可拆卸式夹紧机构,用于将插入到中心孔中间的引流管固定在硅胶垫内部,维持硅胶垫与引流管连接结构的稳定,同时在卡扣端部设置锁紧件,沿着卡扣端部压缩锁紧件,使得外棘齿与内棘齿在相互啮合的情况下,不断地收缩卡紧,使得卡扣中间的卡口缩小,配合将硅胶垫卡在引流管外壁,维持硅胶垫在引流管外侧位置的稳定,防止引流管从硅胶垫中间的中心孔内部松脱。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硅胶垫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吸水垫上方,且所述通气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硅胶垫侧壁。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硅胶垫侧壁增加通气孔,通气孔能够在插入引流管时,将硅胶垫与PU胶带之间密闭空间中,被引流管插入时压缩的气体排出,降低引流管的安装难度,方便安装引流管,维持引流管能够稳定安装到硅胶垫中间。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水垫侧壁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吸水垫侧壁,且所述沉孔位于所述硅胶垫下端面。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吸水垫侧壁增加沉孔结构,能够提高吸水垫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吸水垫在使用者皮肤表面滑动的可能性,方便固定在使用者身上,也能够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稳定吸收病人伤口处溢出的血液,能够减少溢出血液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还可以增加吸水垫的透气能力,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感。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扣端部开口处设置有施力部,且所述卡扣端部施力部侧壁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卡扣端部增加带有防滑纹路的施力部,方便压缩卡扣,卡接
在引流管外侧,维持引流管与硅胶垫连接结构的稳定,防止引流管从硅胶垫中间松脱。
[00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扣内侧开设有弧形定位片,所述弧形定位片位于所述外棘齿内侧,且所述弧形定位片与所述外棘齿之间间距等于所述内棘齿的宽度。
[00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卡扣内侧增加位于外棘齿内侧的弧形定位片,在压缩卡扣时,弧形定位片用于对卡扣内侧进行引导,保证卡扣能够稳定在引流管外侧壁收缩,将引流管卡紧,同时能够保护引流管,使得弧形定位片和卡扣内侧壁始终存在一定的缝隙,避免引流管被卡扣过度收缩而损坏。
[00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硅胶垫(110)、吸水垫(120)和PU胶带(130),所述硅胶垫(110)与所述吸水垫(1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硅胶垫(110)设置在所述吸水垫(120)上端,所述硅胶垫(110)中间开设有中心孔(111),所述吸水垫(120)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中心孔(111)相对接的通孔结构,所述硅胶垫(110)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12),所述PU胶带(130)粘接在所述硅胶垫(110)中间侧壁,且所述PU胶带(130)延展至所述吸水垫(120)外侧;可拆卸式夹紧机构(200),所述可拆卸式夹紧机构(200)包括卡扣(210)和锁紧件(220),所述卡扣(210)和所述锁紧件(22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PU胶带(130)上端面位于所述卡扣(210)下端,所述卡扣(210)为开口式环形卡环,所述卡扣(210)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112)外侧,所述卡扣(210)位于所述PU胶带(130)上方,所述锁紧件(220)由外棘齿(221)和内棘齿(222)组成,所述外棘齿(221)设置在所述卡扣(210)的大径圆弧端部外侧,所述内棘齿(222)设置在所述卡扣(210)的小径圆弧端部外侧,且所述外棘齿(221)与所述内棘齿(222)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110)侧壁开设有通气孔(113),所述通气孔(113)位于所述吸水垫(120)上方,且所述通气孔(113)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硅胶垫(110)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垫(120)侧壁开设有沉孔(121),所述沉孔(121)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吸水垫(120)侧壁,且所述沉孔(121)位于所述硅胶垫(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玲过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后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