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71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菌体沉淀重悬、细胞破碎、破碎上清孵育、样品过滤、IMAC纯化、碱液预洗、平衡、样品装载、柱洗涤、去污剂洗脱内毒素、洗涤、目标蛋白洗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纯化蛋白质样品,并且有效的去除其中的内毒素,从内毒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工程
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为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有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22KDa左右,等电点为4.9,分子中存在两对二硫键,其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与天然人生长激素一致,目前已经上市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药品多为大肠杆菌分泌型及胞内可溶型表达方式,在其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0003]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PS),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负责其组织和稳定性。在制药领域,内毒素可能存在于各个生产阶段或最终产品中,尽管内毒素与细菌细胞壁相连,但是它们会不断释放到环境中,这种释放不仅会发生在细胞死亡中,而且会发生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中,由于细菌可以在营养贫乏的介质中生长,例如水、盐、缓冲液等,且单个大肠杆菌约含有200多万个LPS分子,所以内毒素几乎无处不在。内毒素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能够引发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当身体与脂多糖有过度接触时(如当低浓度脂多糖进入血液系统时),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学反应,如内毒素休克、组织损伤甚至致死。(Minutoli L,2008)然而,内毒素并不直接作用于细胞或器官,而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特别是通过白细胞或者巨噬细胞释放一系列的促炎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6(IL

6)及白介素1β(IL

1β)(Anspach FB,2001)。哺乳动物静脉注射低浓度(1ng/ml)内毒素会引发发热反应甚至休克。所有药典规定,药品或生物制品内毒素静脉注射最大量是5EU/(kg
·
h)(Daneshian M,2006)。EU是表示内毒素生物活性的单位。例如,100pg的标准内毒素EC

5或者120pg大肠杆菌内毒素O111:B4有1EU的活性。达到这一标准对于生物科研或者制药工业始终是一个挑战。
[0004]在生物
,革兰氏阴性菌被广泛用于重组DNA产品的生产,如肽和蛋白质,这些产品总是会受到内毒素的污染,出于这个原因,有革兰氏阴性菌制备的蛋白质必须尽可能不含内毒素,以免在人和动物在使用时引起副作用,然而内毒素是非常稳定的分子,与蛋白质相比,可以抵抗极端温度和PH值。内毒素是带负电的物质,通常具有轻微的疏水性。
[0005]基于内毒素分子独特的分子特征,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从蛋白质中除去LPS,这些包括LPS亲和色谱(多粘菌素B,固定化L

组氨酸,聚L

赖氨酸)、两相萃取、超滤、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及膜吸附等。对于与蛋白质直接接触的容器常采用180

250℃的高温及浓度为0.1

1mol/L的酸或碱来去除内毒素。
[0006]由于内毒素能够与许多蛋白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常规方法对从内毒素

蛋白质复合物中去除内毒素仍是一个挑战,许多生物分子如LPS结合蛋白,杀菌

渗透性增强蛋白(BPI),淀粉样蛋白P组件,阳离子蛋白、生物内毒素测定中使用的酶(鲎试剂中的抗脂多糖因子(LAL))都体现了与内毒素的交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在不同的物质中直接参与内毒
素的反应,尽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内毒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如分子识别,静电相互作用等),但仍有许多基本蛋白质与内毒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于大多数的蛋白质产品来说只通过单一的方法去除内毒素是不可能实现的且没有任何一种方式都是普遍适用的。
[0007]所以从重组人生长激素中去除内毒素的关键在于1、如何能防止重组人生长激素与内毒素形成蛋白质

内毒素复合物;2、如何能从蛋白质

内毒素复合物中去除内毒素;3、如何能避免引入新的内毒素。
[0008]从目标蛋白样品中去除内毒素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阴离子交换色谱法(Webber等,1995),由于内毒素带负电,它与阴离子交换材料的带正电配体强烈结合,然而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如果要纯化的蛋白质也带有负电荷,则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调整结合条件以避免内毒素与目标蛋白共流出;常常会伴随目标蛋白的大量损失。
[0009]也有通过使用超滤技术来使目标蛋白和细菌内毒素进行分离,依靠的是蛋白质分子与内毒素分子的分子大小差异,一般要求目标物与细菌内毒素分子大小差异达到三倍以上才有效果,脂多糖的基本单元大小为10

20KDa,因此,这个方法适用于小分子物质。
[0010]亲和层析(吸附内毒素)(固定化多粘菌素B Karprus et al.,1987)(固定化组氨酸Matsumae等,1990)(US3897309,US4276050,US4381239),能非常有效的从蛋白质溶液中去除内毒素,并且保持相对较高的蛋白质收率,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设备昂贵,材料损耗比较大,操作复杂,并且需要专门定制层析介质,还有可能存在亲和配体脱落,为蛋白质溶液引入新的杂质,增加纯化过程的风险,而且这些亲和介质不能用强碱氢氧化钠或者乙醇等标准的层析介质去除热源法的条件来清洗。
[0011]也有通过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IMAC)纯化多肽和去除内毒素,如专利US6942802中介绍了一种通过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去除卡他莫拉菌外膜蛋白内毒素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将含有内毒素的蛋白溶液装载到IMAC填料上,其填料已经预平衡至缓冲区,随即更换缓冲液对内毒素进行洗脱,蛋白质与填料保持结合,最后再用特定的缓冲液对蛋白质进行洗脱收集,经过IMAC纯化后,蛋白质溶液中内毒素浓度有效降低至少200倍,蛋白质回收率大于至少60%。该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对蛋白质

内毒素复合物进行去除,且内毒素降低程度不够,还远远达不到静脉注射液的要求。
[0012]综上,目前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或者过程来纯化蛋白质样品,并且有效的去除其中的内毒素,从内毒素

蛋白质复合物中分离出内毒素,还希望这样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在蛋白质浓度或者生物活性没有明显损失的情况下,有效的使其内毒素含量下降到一定限度,达到可以作为药物或者免疫原性组合物施用。这不仅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点,也是重组蛋白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点。
[0013]因此我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生产过程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并且此方法通过改变参数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生产中去除内毒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有效去除大肠杆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体沉淀重悬:用含有0.1

5%醇类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缓冲液,按照菌体沉淀质量比缓冲液体积为1∶5

20的比例对菌体沉淀进行重悬,至混合均匀;步骤2、细胞破碎:将重悬好的菌体进行细胞破碎;步骤3、破碎上清孵育:将破碎后的细胞离心后弃沉淀取上清,对上清进行搅拌孵育;步骤4、样品过滤:将孵育完毕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融合蛋白进行过滤,得到重组人生长激素融合蛋白样品;步骤5、IMAC纯化:取IMAC金属螯合色谱柱,用纯化水对柱进行清洗;步骤6、碱液预洗: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对金属螯合色谱柱进行清洗,以去除原柱上残留的内毒素;步骤7、平衡:用平衡缓冲液对金属螯合色谱柱进行平衡;步骤8、样品装载:将重组人生长激素融合蛋白样品装载上金属螯合色谱柱,确保重组人生长激素融合蛋白样品与填料结合;步骤9、柱洗涤:用平衡缓冲液对柱进行洗涤;步骤10、去污剂洗脱内毒素:用一定浓度的非离子型去污剂对内毒素进行洗脱;步骤11、洗涤:用平衡缓冲液对柱进行洗涤;步骤12、目标蛋白洗脱:使用常规金属螯合色谱柱的洗脱方式对目标蛋白进行洗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为乙醇、烷二醇或异丙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金属螯合色谱法去除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Triton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青岑选伉胡一峰刘海昌朱复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毓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