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70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属于水稻根系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取样装置本体,所述取样装置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转盒,两个第一运转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运转盒。该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取样夹,先将传动杆向下按压,在压力的作用下利用两个第二推动装置推动第二齿轮和旋转杆转动,旋转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从而通过两个第一齿轮将两个第一推动装置向两侧展开,在取样完成后松开传动杆,该方式有效的替代了人工向上拔取的方式,其能够有效的保证水稻大部分的根部不易损坏,使得在对水稻进行监测时更为准确,便于研究人员对水稻根部进行监测。便于研究人员对水稻根部进行监测。便于研究人员对水稻根部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稻根系取样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随着对水稻的需求过高,研究人员对水稻进行研究,研究中心需要对水稻的根部进行取样,但现有对水稻根系进行取样,大多数还采用向上拔的方式,人工向上拔动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向上拔的过程中对水稻根部带来较多的损坏,破坏了大部分的根体,从而导致在对水稻根部检测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不利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对水稻根系进行取样,大多数还采用向上拔的方式,人工向上拔动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向上拔的过程中对水稻根部带来较多的损坏,破坏了大部分的根体,从而导致在对水稻根部检测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不利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监测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包括取样装置本体,所述取样装置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转盒,两个第一运转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运转盒,两个第一运转盒和两个第二运转盒的相对面分别与取样装置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取样装置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取样夹,所述取样夹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所述取样夹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装置。
[0007]所述取样装置本体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滑槽,四个限位杆分别卡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两个第一运转盒内均设置有两个旋转杆,四个旋转杆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运转盒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铰接,位于下方两个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推动装置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上方两个旋转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四个旋转杆的外表面搭接有两个传动皮带。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取样装置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取样装置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杆。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的底端穿过取样装置本体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推动装置,两个第二推动装置的外面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的外表面铰接,所述取样夹的下表面开
设有槽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取样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四个螺丝与取样装置本体的正面铰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的形状为L形状。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该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取样夹、限位杆、第一推动装置和旋转杆,在需要对水稻根部进行取样时,先将传动杆向下按压,在压力的作用下利用两个第二推动装置推动第二齿轮和旋转杆转动,旋转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从而通过两个第一齿轮将两个第一推动装置向两侧展开,使得取样夹张开,在取样完成后松开传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水稻夹起,该方式通过第二推动装置带动传动皮带,从而将取样夹打开或闭合,有效的替代了人工向上拔取的方式,其能够有效的保证水稻大部分的根部不易损坏,使得在对水稻进行监测时更为准确,便于研究人员对水稻根部进行监测。
[0017]2、该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通过设置传动杆,其传动杆在向下按压时能够带动第二推动装置,作为取样夹的展开动力点,配合着弹簧,在将水稻放入取样装置本体内后松开传动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取样夹向内夹紧对水稻进行夹取,其操作简单,取样方便,便于研究人员对水稻根部进行取样。
[0018]3、该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杆,其辅助杆的作用是辅助研究人员对第二把手进行按压,且配合着第一把手使得在使用后便于对取样装置本体进行运输,其辅助杆的稳定性较好,为研究人员取样带来了便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取样装置本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取样夹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取样装置本体、2第一运转盒、3第二运转盒、4取样夹、5限位杆、6第一推动装置、7旋转杆、8第一齿轮、9传动皮带、10第二齿轮、11卡板、12传动杆、13弹簧、14第二推动装置、15辅助杆、16第一把手、17第二把手、18滑槽、19盖板、2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包括取样装置本体1,取样装置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转盒2,两个第一运转盒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运转盒3,两个第一运转盒2和两个第二运转盒3的相对面分别与取样装置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连通,取样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
取样夹4,取样夹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5,取样夹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装置6。
[0026]取样装置本体1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8,四个限位杆5分别卡接在两个滑槽18内,两个第一运转盒2内均设置有两个旋转杆7,四个旋转杆7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运转盒2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铰接,位于下方两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两个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推动装置6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上方两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四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搭接有两个传动皮带9。
[002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取样装置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辅助杆15,通过设置辅助杆15,其辅助杆15作为取样装置本体1的支撑点,配合着第一把手16便于研究人员对取样装置本体1进行取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便于研究人员握拿使用,辅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6,辅助杆15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19,通过设置盖板19,在取样装置本体1内部出现故障时,通过旋转盖板19正面的四个螺丝即可将其拆卸,其拆卸的方式较为简单,便于对其进行拆卸,盖板19通过四个螺丝与取样装置本体1的正面铰接,传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7,通过设置第二把手17,其第二把手17的形状为长条形状,便于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包括取样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转盒(2),两个第一运转盒(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运转盒(3),两个第一运转盒(2)和两个第二运转盒(3)的相对面分别与取样装置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取样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取样夹(4),所述取样夹(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5),所述取样夹(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装置(6);所述取样装置本体(1)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8),四个限位杆(5)分别卡接在两个滑槽(18)内,所述两个第一运转盒(2)内均设置有两个旋转杆(7),四个旋转杆(7)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运转盒(2)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铰接,位于下方两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两个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推动装置(6)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上方两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四个旋转杆(7)的外表面搭接有两个传动皮带(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化田间水稻根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美顺丁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