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进友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68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喷淋管,喷淋管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上方,换热器本体包括框架以及均布在框架内的多个干冷通道,相邻的干冷通道之间设置有湿冷通道,干冷通道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开口,湿冷通道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均开口,干冷通道的宽度为湿冷通道宽度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冷却设备,其根据水流是否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大致分为开式塔和闭式塔两种,其中又以开式塔的应用范围较广,现有的开式塔大多直接采用填料块作为换热器,需要冷却的水流喷洒在填料块上并与气流接触完成换热过程,上述湿式冷却过程效率较高但是存在“白烟”问题,其成因是新鲜空气在冷却塔填料内与被冷却水直接接触,经热湿交换,空气被加热和加湿,最后以高温高湿状态从冷却塔风筒排出,其状态位于湿空气过饱和区,所以排出后会冷凝出许多细小的水珠,形成所谓的白烟,白烟不仅影响建筑景观还容易飘沉到周边路面然后结冰进而引发交通事故,白烟还容易造成周遭居民的恐慌,错以为是火灾或者有毒气体排放,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改进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其具有消白烟功能就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框架以及均布在框架内的多个干冷通道,相邻的干冷通道之间设置有湿冷通道,所述干冷通道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开口,所述湿冷通道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均开口,所述干冷通道的宽度为湿冷通道宽度的1

3倍。
[0006]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多片相互平行的填料片,相邻的填料片之间形成所述干冷通道或湿冷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干冷通道的宽度为6

35mm,所述湿冷通道的宽度为1

1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干冷通道的上侧开口处设置有上密封,所述上密封全部或部分封闭所述干冷通道的上侧开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密封为U形扣条。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中的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干冷通道和湿冷通道,工作过程当中部分空气进入干冷通道内并与湿冷通道内淋下的水流发生间壁换热,吸收热量变为干热空气排出,另一部分空气进入湿冷通道内与水流接触换热并变为湿热空气,经换热器本体排出的干热空气和湿热空气在冷却塔内混合并排出塔外,混合后的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有效的避免了白烟的形成;另外,干冷通道的通风量明显大于湿冷通道的通风量,所以干热空气的生成量大于湿热空气的生成量,更加有利于冷却塔消白烟目的的达成。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的右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填料片与上密封的装配结构右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喷淋管2,喷淋管2位于换热器本体1的上方,喷淋管2接通冷却塔进水管,使喷淋管2向换热器本体1上喷淋待冷却的循环水,换热器本体1包括框架3以及均布在框架3内的多个干冷通道4,相邻的干冷通道4之间设置有湿冷通道5,干冷通道4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开口,湿冷通道5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均开口,干冷通道4的宽度为湿冷通道5宽度的1

3倍,使得干冷通道4内干热空气的生成量大于湿冷通道5内湿热空气的生成量,更加有利于避免白烟的形成,框架3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多片相互平行的填料片6,相邻的填料片6之间形成干冷通道4或湿冷通道5,具体的,框架3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左边框、右边框以及横担,填料片6卡接在左边框和右边框之间并被左边框和右边框抵紧,需要清洗换热器本体1时,拆开框架3取出填料片6浸泡冲洗即可,大大的方便了换热器本体1的清洁维护,而且避免了胶水粘接带来的污染,与高频焊接相比工艺也得到了简化、成本得到了降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干冷通道4的宽度为6

35mm,湿冷通道5的宽度为1

15mm。
[0020]干冷通道4的上侧开口处设置有上密封7,上密封7为U形扣条,上密封7全部或部分封闭干冷通道4的上侧开口,其中,上密封7全部封闭干冷通道4的上侧开口时,干冷通道4内无水流进入,干冷通道4内的空气全部吸热生成干热空气;上密封7部分封闭干冷通道4的上侧开口时,干冷通道4内有少部分水流进入,干冷通道4内的空气发生小部分湿式换热过程,有利于提高换热器本体的整体换热效率。
[0021]下面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其一如图4所示,换热器本体1安放在逆流开式塔8的气室内,气室两侧分别开设有辅助进风口,辅助进风口处设置有可调百叶窗9,外界空气自辅助进风口进入干冷通道4和湿冷通道5内,干冷通道4内的空气吸收湿冷通道5内喷
淋水流的热量并升温,干冷通道4内的空气升温后成为干热空气排出;湿冷通道5内的空气与喷淋管2喷淋到湿冷通道4内的待冷却水接触换热,过程等同与普通淋水填料的换热过程,此部分空气经喷淋水增温增湿后变为湿热空气排出,当然,在气室内还存在填料层送出的湿热空气,干热空气和湿热空气混合,混合后的空气温度升高、含湿量降低,处于不饱和状态,不饱和状态下的空气流通过引风机和风筒排出冷却塔外,有效的避免了白烟的形成;
[0022]另外,由于上述过程中干冷通道4完成了一部分热负荷的冷却且这部分热负荷的冷却过程中空气与水流没有接触,所以削弱了喷淋水流的蒸发,使得换热器本体1具有了节水的功能,另一方面,喷淋水的蒸发率越高,随之排出的污水量就越大,削弱了蒸发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
[0023]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之二如图5所示,换热器本体1代替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框架以及均布在框架内的多个干冷通道,相邻的干冷通道之间设置有湿冷通道,所述干冷通道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开口,所述湿冷通道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均开口,所述干冷通道的宽度为湿冷通道宽度的1

3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多片相互平行的填料片,相邻的填料片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友
申请(专利权)人:王进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