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6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包括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周向外侧的光纤支撑管,两端分别套接在位于光纤熔接点两侧的光纤护套周向外侧的内连接管,以及套接在内连接管周向外侧且两端均延伸至内连接管两端外侧的外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两端均通过夹紧结构夹紧于光纤护套,所述外连接管的两端与光纤护套之间均具有密封结构。本方案解了决应用在隧道和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的溶剂部分尺寸大,熔接处不好固定等问题,具有结构上容易固定,尺寸小,而且具有防水、抗拉等优点。拉等优点。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光纤熔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电缆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长,与此同时,电力电缆故障率也居高不下,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必须对电力电缆各处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供电系统的健康运行。目前比较理想的监测方案是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来对电力电缆各处的温度进行监测。
[0003]为了适应电力电缆测温的技术要求,光缆有时需要连接,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光缆之间的连接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光纤熔接处不好固定,光纤熔接部分尺寸大,在有些恶劣的环境中,光纤熔接处会出现涉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包括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周向外侧的光纤支撑管,两端分别套接在位于光纤熔接点两侧的光纤护套周向外侧的内连接管,以及套接在内连接管周向外侧且两端均延伸至内连接管两端外侧的外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两端均通过夹紧结构夹紧于光纤护套,所述外连接管的两端与光纤护套之间均具有密封结构。
[0007]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外连接管与光纤护套之间的密封胶。
[0008]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垫圈,且所述的密封胶填充在两个垫圈、光纤护套以及外连接管之间。
[0009]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外连接管上开设有注胶孔,且两个垫圈分别位于所述注胶孔的两侧,以使从注胶孔注入的密封胶能够填充在两个垫圈、光纤护套和外连接管之间。
[0010]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夹紧结构为通过夹线钳夹紧在内连接管周向外侧的铜套管。
[0011]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光纤支撑管为热熔光纤支撑管,且所述的光纤支撑管通过热熔机加热后熔固在所述的光纤熔接点处以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周向外部。
[0012]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内连接管和外连接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0013]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的不锈钢材料为SUS304不锈钢材料。
[0014]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内连接管的直径为3.0

4.0mm,所述外连接管的直径为5.0

6.0mm。
[0015]在上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中,所述内连接管的直径为3.6mm,所述外连接管的直径为5.5mm。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应用在隧道和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的溶剂部分尺寸大,熔接处不好固定等问题,具有结构上容易固定,尺寸小,而且具有防水、抗拉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光纤熔接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光纤熔接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0019]附图说明:光纤熔接点1;光纤支撑管2;内连接管3;外连接管4;注胶孔41;夹紧结构5;光纤护套7;密封胶8;垫圈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包括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1周向外侧的光纤支撑管2,包括两端分别套接在位于光纤熔接点1两侧的光纤护套7周向外侧的内连接管3,还包括套接在内连接管3周向外侧且两端均延伸至内连接管3两端外侧的外连接管4。
[0022]具体地,光纤支撑管2为热熔光纤支撑管,且光纤支撑管2 通过热熔机加热后熔固在光纤熔接点1处以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1周向外部,起到保护裸光纤熔接点1的目的。
[0023]内连接管3的两端均通过作为夹紧结构5的铜套管夹紧在光纤护套7上。可以使用外径4.8mm、壁厚0.3mm、长度10mm的铜套管,并使用夹线钳将铜套管夹紧在内连接管3周向外侧,以使内连接管3夹紧于光纤护套7。本方案由内连接管3承受光纤熔接点1处光纤的拉力,能够保证受力由内连接管3承担,防止光纤熔接点1受力。铜套管的具体类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如可以选择具有轴向裂缝的铜套管,在夹线钳夹紧铜套管的过程中,轴向裂缝逐渐减小。
[0024]优选地,外连接管4的两端与光纤护套7之间均具有密封结构。且每个密封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垫圈9以及填充在外连接管4、光纤护套7以及两个垫圈9之间的密封胶。外连接管4 上开设有注胶孔41,且两个垫圈9分别位于注胶孔41的两侧,以使从注胶孔41注入的密封胶8能够填充在两个垫圈9、光纤护套7和外连接管4之间。密封胶可以采用703软胶,在外连接管 4和光纤护套7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能够保证熔接点处的密封效果,使熔接处具有防水能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0025]优选地,内连接管3和外链接管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 SUS304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强的耐腐性能,能够保证光纤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0026]优选内连接管3的直径为3.6mm,外连接管4的直径为 5.5mm,能够保证熔接结构的尺寸足够小。
[0027]在投入使用时,可以事先将内连接管3、外连接管4、铜套管和垫圈9等套接在光纤护套7外侧,然后再使用熔接机将两根光纤熔接起来,接着在光纤熔接点1处套上热熔光纤支撑管2,然后再在热熔机上加热熔固以使光纤支撑管2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1周向外侧。然后再拨动内连接管3至特定位置后完成铜套管的夹紧工作,接着拨动外连接管4至特定位置后完成注胶即可。此外,垫圈9可以事先固定套设在光纤护套上的特定位置,拨动外连接管4使外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两两套接在四个垫圈周向外侧即可。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光纤熔接点1;光纤支撑管2;内连接管 3;外连接管4;注胶孔41;夹紧结构5;光纤护套7;密封胶8;垫圈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密套接在光纤熔接点(1)周向外侧的光纤支撑管(2),两端分别套接在位于光纤熔接点(1)两侧的光纤护套(7)周向外侧的内连接管(3),以及套接在内连接管(3)周向外侧且两端均延伸至内连接管(3)两端外侧的外连接管(4),所述内连接管(3)的两端均通过夹紧结构(5)夹紧于光纤护套(7),所述外连接管(4)的两端与光纤护套(7)之间均具有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外连接管(4)与光纤护套(7)之间的密封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垫圈(9),且所述的密封胶(8)填充在两个垫圈(9)、光纤护套(7)以及外连接管(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隧道和电缆桥架上的光纤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连接管(4)上开设有注胶孔(41),且两个垫圈(9)分别位于所述注胶孔(41)的两侧,以使从注胶孔(41)注入的密封胶(8)能够填充在两个垫圈(9)、光纤护套(7)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一涛秦振东韦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振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