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50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水坝坡面所有杂物;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坡面铺筑岩石垫层;钻攻锚孔,将锚杆插装固定于锚孔内;在岩石垫层表面平铺钢丝网,并将钢丝网与锚杆焊接为一体;将水泥和砂子干拌混合形成泥砂流,再将泥砂流与水混合后形成混合料浆,将混合料浆即时喷射覆盖钢丝网,待其凝结后施工结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岩石垫层、钢丝网、锚杆等构件提高了水坝结构强度,提升了水坝坡面抗冲刷能力和抗侵蚀能力,提升了水坝安全性,利用干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对水坝坡面进行加固防护,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是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也可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现有的水坝修建完成后需要长期低于来自于上流水流的冲击,还要抵靠天降雨水的冲刷,极易出现滑坡,影响水坝下游的安全,另外,当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水位急剧升高时,水流很容易漫过水坝,导致洪水外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则有便要对水坝坡面进行加固处理。现有的边坡支护施工一般锚杆、锚索和混凝土联合支护,混凝土需要在施工现场采用专门的搅拌机械拌和制备,再通过专门的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进行浇注,这种施工方法工艺复杂且工艺时间较长,需要采用多种机械设备相互配合施工,施工投入成本较高,因此,为了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有必要完善施工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清理水坝坡面所有杂物;
[0007]步骤二: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坡面铺筑一层岩石垫层;
[0008]步骤三:提供多根锚杆,并在步骤二中所述岩石垫层表面钻攻相应数量的锚孔,将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孔内并通过向锚孔内注入水泥浆使其固定,再使所述锚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岩石垫层以外;
[0009]步骤四:在所述岩石垫层表面平铺一层钢丝网,再将该钢丝网与步骤三中所述锚杆焊接为一体;
[0010]步骤五:提供喷射管,将适量水泥和砂子投入搅拌机内均匀干拌混合后形成泥砂流,再通过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将所述泥砂流喷入所述喷射管内,使其与通过水泵抽取的水在所述喷射管内汇合形成混合料浆后,再使所述混合料浆喷射覆盖所述钢丝网,待所述混合料浆凝结后施工结束。
[0011]所述锚杆可采用公称直径不小于Ф25mm的螺纹钢替代。
[0012]所述钢丝网是采用直径为Ф3mm至Ф5mm的钢丝编织而成。
[0013]步骤三中所述锚孔孔径不小于所述锚杆杆径的1.5倍。
[0014]步骤三中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5。
[0015]步骤三中所述锚杆伸入锚孔深度大于所述岩石垫层的厚度,并且所述锚孔深度与所述锚杆长度之差不小于15cm至20cm。
[0016]步骤五中所述砂子采用筛网筛选,使其粒径小于Ф4.75mm。
[0017]步骤五中所述水泥与砂子的质量配比为:1:3.2至1:3.8。
[0018]所述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完成步骤五之后,对凝结后的混合料浆进行洒水养护至少5天。
[0019]在步骤五中,使所述混合料浆喷射覆盖所述钢丝网时,控制所述混合料浆流量为0.06

0.15m3/h,流速为0.9m/s至1.8m/s。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先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坡面铺筑一层岩石垫层,岩石垫层一方面增加了水坝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水坝坡面抗冲刷性能和抗侵蚀性,随后采用干喷混合物料的方法进行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施工时不需搭设脚手架和支设模板,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混凝土浇筑设备,施工工艺流程简单且施工工期短,降低了施工工艺成本,并且通过锚杆将混合料浆与水坝本体连接为一体,又在混合料浆与水坝本体之间设置岩石垫层和钢丝网,增强了水坝结构强度,提升了水坝抗水流冲击性能和抗雨水冲刷性能,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水坝,2

岩石垫层,3

锚杆,4

水泥浆,5

钢丝网,6

混合料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清理水坝1坡面所有杂物;
[0026]步骤二: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1坡面铺筑一层岩石垫层2;
[0027]步骤三:提供多根锚杆3,并在步骤二中岩石垫层2表面钻攻相应数量的锚孔,将锚杆3的一端伸入锚孔内并通过向锚孔内注入水泥浆4使其固定,再使锚杆3的另一端延伸出岩石垫层2以外;进一步地,优选锚杆3可采用公称直径不小于Ф25mm的螺纹钢替代。钢丝网5是采用直径为Ф3mm至Ф5mm的钢丝编织而成。步骤三中锚孔孔径不小于锚杆3杆径的1.5倍。步骤三中水泥浆4的水灰比为1:0.5。步骤三中锚杆3伸入锚孔深度大于岩石垫层2的厚度,并且锚孔深度与锚杆3长度之差不小于15cm至20cm。
[0028]步骤四:在岩石垫层2表面平铺一层钢丝网5,再将该钢丝网5与步骤三中锚杆3焊接为一体;
[0029]步骤五:提供喷射管,将适量水泥和砂子投入搅拌机内均匀干拌混合后形成泥砂流,再通过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将泥砂流喷入喷射管内,使其与通过水泵抽取的水在喷射管内汇合形成混合料浆6后,再使混合料浆6喷射覆盖钢丝网5,待混合料浆6凝结后施工结束。另外,步骤五中砂子采用筛网筛选,使其粒径小于Ф4.75mm。步骤五中水泥与砂子的质量配比为:1:3.2至1:3.8。
[0030]此外,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完成步骤五之后,对凝结后的混合料浆6进行洒水养护至少5天。使干喷混凝土凝结后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级。在步骤五中,使混合料浆6喷射覆盖钢丝网5时,控制混合料浆6流量为0.06

0.15m3/h,流速为0.9m/s至
1.8m/s。
[003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先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坡面铺筑一层岩石垫层,岩石垫层一方面增加了水坝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水坝坡面抗冲刷性能和抗侵蚀性,随后采用干喷混合物料的方法进行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施工时不需搭设脚手架和支设模板,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混凝土浇筑设备,施工工艺流程简单且施工工期短,降低了施工工艺成本,并且通过锚杆将混合料浆与水坝本体连接为一体,又在混合料浆与水坝本体之间设置岩石垫层和钢丝网,增强了水坝结构强度,提升了水坝抗水流冲击性能和抗雨水冲刷性能,提升了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坝(1)坡面所有杂物;步骤二:采用浆砌片石在水坝(1)坡面铺筑一层岩石垫层(2);步骤三:提供多根锚杆(3),并在步骤二中所述岩石垫层(2)表面钻攻相应数量的锚孔,将锚杆(3)的一端伸入锚孔内并通过向锚孔内注入水泥浆(4)使其固定,再使所述锚杆(3)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岩石垫层(2)以外;步骤四:在所述岩石垫层(2)表面平铺一层钢丝网(5),再将该钢丝网(5)与步骤三中所述锚杆(3)焊接为一体;步骤五:提供喷射管,将适量水泥和砂子投入搅拌机内均匀干拌混合后形成泥砂流,再通过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将所述泥砂流喷入所述喷射管内,使其与通过水泵抽取的水在所述喷射管内汇合形成混合料浆(6)后,再使所述混合料浆(6)喷射覆盖所述钢丝网(5),待所述混合料浆(6)凝结后施工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可采用公称直径不小于Ф25mm的螺纹钢替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5)是采用直径为Ф3mm至Ф5mm的钢丝编织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坡面防护施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浩任瑢瑢刘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