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29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安装件、万向轮、滑槽、手轮、第一滑块、连杆、升降调节杆、防护板、传动杆、伸缩缸、T型杆、配合杆、第二滑块、第二导杆、限位块、扶手、第一导杆和双头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行走,而且不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看护也可正常使用,自身稳定性强,能够避免患者摔倒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出现,整体实用性较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神经内科腿脚不便患者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由家属和医护人员搀扶行走,或者借助拐杖进行辅助行走,两种方式需要由其他人辅助参与,增加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辅助用具稳定性不高,一旦摔倒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一旦摔倒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一旦摔倒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时常会接诊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治疗以及康复训练中,一般会通过家属和医护人员搀扶进行行走,或者是借助拐杖进行辅助行走。但是这两种方式,需要由其他人辅助参与,增加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辅助用具稳定性不高,一旦摔倒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神经内科治疗护理的自身稳定性好,不需他人辅助的患者行走辅助装置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0003]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神经内科腿脚不便患者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由家属和医护人员搀扶行走,或者借助拐杖进行辅助行走,两种方式需要由其他人辅助参与,增加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辅助用具稳定性不高,一旦摔倒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固定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双头丝杆,所述滑槽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手轮,所述双头丝杆连通滑槽,并与手轮固定连接。
[0007]所述滑槽内对称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双头丝杆贯穿第一滑块,并与第一滑块螺纹配合。
[0008]所述滑槽的正上方竖直设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和第一滑块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升降调节杆的侧端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下端固定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下端固定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竖直固定设有防护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上端与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T型杆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传动杆的侧端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侧端固定设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一导杆,所述配合杆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杆贯穿第二滑块,并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贯穿T型杆,并与T型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上端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T型杆的侧端固定设有扶手。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出的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行走,而且不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看护也可正常使用,自身稳定性强,能够避免患者摔倒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出现,整体实用性较强;
[0015]2、本技术提出的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结构简单,适用面广,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医疗护理领域。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端固定设有安装件2,所述安装件2的下端固定设有万向轮3,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端竖直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防护板9,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端固定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双头丝杆19,所述滑槽4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手轮5,所述双头丝杆19连通滑槽4,并与手轮5固定连接。所述滑槽4内对称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6,所述双头丝杆19贯穿第一滑块6,并与第一滑块6螺纹配合。
[0022]所述滑槽4的正上方竖直设有升降调节杆8,所述升降调节杆8和第一滑块6之间设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与升降调节杆8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杆8的上端设有传动杆10,所述升降调节杆8的上端与传动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端与T型杆12转动连接,所述T型杆12水平设置。所述升降调节杆8的侧端设有转动连接的伸缩缸11,所述伸缩缸11的输出端与传动杆10的侧端转动连接。
[0023]所述支撑底板1的侧端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配合杆13,所述配合杆13的两端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杆18,所述配合杆13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14,所述第一导杆18贯穿第二滑块14,并与第二滑块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4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杆15,所述第二导杆15贯穿T型杆12,并与T型杆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15的上端固
定设有限位块16。所述T型杆12的侧端固定设有扶手17。
[0024]使用前,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转动手轮5,使得双头丝杆1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6水平移动,升降调节杆8纵向移动,对T型杆12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控制伸缩缸11的输出端伸缩,从而对T型杆12的位置进行调节,此时第二滑块14和第二导杆15沿第一导杆18水平移动。调节完成之后,患者面对T型杆12,手扶扶手17即可辅助行走。
[00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端固定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双头丝杆(19),所述滑槽(4)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手轮(5),所述双头丝杆(19)连通滑槽(4),并与手轮(5)固定连接;所述滑槽(4)内对称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6),所述双头丝杆(19)贯穿第一滑块(6),并与第一滑块(6)螺纹配合;所述滑槽(4)的正上方竖直设有升降调节杆(8),所述升降调节杆(8)和第一滑块(6)之间设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与升降调节杆(8)的侧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走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端固定设有安装件(2),所述安装件(2)的下端固定设有万向轮(3),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端竖直固定设有防护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军丁海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