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国生专利>正文

新型霓红灯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70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霓虹灯电极,其头子由紫铜挤制管组成,用一根钍镁丝与铜头子一端铆接,另一端与玻璃管头子烧结。霓虹灯真空时加热是通过电极拖10000V~15000V高压电和4~5__电流,使灯管内发生气体击穿发热达到加热的目的。(*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霓虹灯电极。目前,国外霓虹灯的电极是由纯铁皮拉伸而成,其结构在筒状短管的一端按上两根钍镁丝,制造工艺极其复杂,需用高频加热方法能达到抽真空的目的,并要用点焊方法,连接铁镍丝、钍镁丝、普通铜丝,该纯铁皮头子的内壁还要镀上电子粉氧化物。在而后的工作过程中稍有不当还会发生电子粉飞溅,使灯管发黑,寿命缩短,加热方法受到限制,真空略有不净,会使电子粉中毒失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霓虹灯电极。这种电极的示意图见附图。图中1-钍镁丝,2-改进的铜头子,3-云母片,4玻璃管。用紫铜元冷挤而成封闭园筒形短管铜头子2,钍镁丝1的一头与铜头子的一头铆牢,另一头与玻璃管4烧结密封,玻璃管内与铜头外围卷垫一层云母片3。图中A-钍镁丝与铜头子铆接点,B-钍镁丝与玻璃管密封封接处,经过封接,固定以后的电极,经10000V~15000V高电压和4~5瓩的大电流,抽真空,通电加热,从而使气体膨胀,气体分子扩大、击穿,从而达到加热真空目的。由于铜头子的改进,使每只电极缩短了10毫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霓虹灯电极,其特征是电极由钍镁丝、铜头子、云母片、玻璃管组成,钍镁丝一端与玻璃管封接,另一端与紫铜挤压而成的筒状短管铜头子的顶部,中间小孔铆接,在铜头子与玻璃管内壁之间衬垫一块卷成圆筒形云母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霓虹灯电极,其特征是电极由钍镁丝、铜头子、云母片、玻璃管组成,钍镁丝一端与玻璃管封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朱国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