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院外急救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66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院外急救棚,包括棚体、以及支撑该棚体的支撑架,棚体包括棚顶和围合棚顶的向下垂落的棚侧面;支撑架包括上端可折叠的棚骨架和与棚骨架连接的棚杆架;棚杆架上设有控制棚骨架收起或者撑开的按钮和可放置物品的可折叠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快速收起或撑开棚体的支撑架和可放置物品的可折叠平台,使医护人员在院外抢救患者时,能够快速搭建一个与外界环境隔离的急救空间,免受外界环境的打扰,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院外急救棚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院外急救棚。

技术介绍

[0002]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院外急救具有社会性、不可预知性、紧急性、急救环境较差、患者病情复杂等特征。
[0003]在院外抢救中,气管插管术是一种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和手术麻醉、开放气道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当医护人员在院外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周围嘈杂的环境以及某些路人的不当言论和行为,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导致插管失败;另一个是受院外天气情况的影响,医护人员由于强烈的阳光有可能看不清可视喉镜显示屏,从而影响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或者在雨天情况下,雨水有可能随着气管进入患者口腔,造成患者窒息。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搭建的院外急救棚,给医护人员和患者营造一个相对安静且适宜的抢救空间,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院外急救棚。该院外急救棚包括棚体、以及支撑该棚体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可通过按钮快速收起或撑开棚体,使医护人员在院外实施抢救时,能够快速搭建一个与外界环境隔离的急救空间,免受外界环境的打扰,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院外急救棚,包括棚体、以及支撑该棚体的支撑架,棚体包括棚顶和围合棚顶的向下垂落的棚侧面;支撑架包括棚骨架和与棚骨架连接的棚杆架;棚杆架上设有按钮和可折叠平台。
[0007]进一步的,可折叠平台的一侧边上设有围绕棚杆架水平三百六十度展开后和另一侧边相适配连接的卡接部。
[0008]进一步的,棚杆架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容纳折叠状态的可折叠平台的凹槽。
[0009]进一步的,凹槽内设有与可折叠平台连接的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的一端与可折叠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凹槽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棚顶的周边与棚侧面的上边缘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棚侧面包括至少两块棚布,两块棚布上设有相匹配的魔术贴或拉链。
[0012]进一步的,棚布靠近棚顶的位置上设有透气纱网,且棚布的外侧面上设有警示标识。
[0013]进一步的,棚顶为不透光的防水放晒材质,棚布为附有单向透视膜的透光材质。
[0014]进一步的,棚杆架的底部设有可折叠三角底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的院外急救棚通过设置在棚杆架上的按钮能够一键撑开或收起棚体,方便医护人员在院外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快速搭建一个供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抢救的空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0017](2)本技术的院外急救棚通过在棚杆架上设置可收纳在其凹槽内的可折叠平台,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要放置急救物品,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18](3)本技术的院外急救棚通过设置棚顶和围合棚顶向下垂落的棚侧面,形成一个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封闭空间,并通过在棚布靠近棚顶的位置上设置透气纱网,便于急救棚内、外空气的流通,保证内部环境的相对安静和舒适,有利于对患者进行院外急救。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院外急救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院外急救棚的可折叠平台未展开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院外急救棚的可折叠平台展开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院外急救棚的可折叠平台未展开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院外急救棚的可折叠平台展开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

棚体,11

棚顶,12

棚侧面,120

棚布,13

魔术贴,14

透气纱网,15

警示标识,2

支撑架,21

棚骨架,22

棚杆架,220

按钮,221

可折叠平台,222

卡接部,223

凹槽,224

转动连接杆,3

可折叠三角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院外急救棚,包括棚体1、以及支撑该棚体1的支撑架2,棚体1包括棚顶11和围合棚顶11的向下垂落的棚侧面12;支撑架2包括上端可折叠的棚骨架21和与棚骨架21连接的棚杆架22;棚杆架22上设有控制棚骨架21收起或者撑开的按钮220和可折叠平台221。
[0028]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材质,棚顶11采用防晒遮光效果好的碰击布,棚侧面12选用透明的POE塑料,棚侧面12沿着棚顶11向下垂落至地面。医护人员可通过按钮220控制棚骨架21的收起或者撑开,进而控制连接在棚骨架21上的棚体1,从而能够
快速搭建一个适宜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围合空间。同时,棚杆架22上设有的可折叠平台221采用具有高物理强度的弹性纸,可折叠平台221在展开固定后,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放置一些急救装置,如:喉镜片、可视喉镜、急救药物、静脉注射器等。可折叠平台221的位置应设置于方便医护人员使用的高度上,优选的,这里以正常成年人的蹲姿高度为准。
[0029]具体的,如图2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平台221的一侧边上设有围绕棚杆架22水平三百六十度展开后和另一侧边相适配连接的卡接部222。当可折叠平台221在未展开时,可折叠平台221呈褶皱折叠状态,占用空间小;当可折叠平台221围绕棚杆架22水平三百六十度展开后,可折叠平台2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院外急救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以及支撑所述棚体的支撑架,所述棚体包括棚顶和围合所述棚顶的向下垂落的棚侧面;所述支撑架包括棚骨架和与所述棚骨架连接的棚杆架;所述棚杆架上设有按钮和可折叠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外急救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平台的一侧边上设有围绕所述棚杆架水平三百六十度展开后和另一侧边相适配连接的卡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外急救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杆架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容纳折叠状态的所述可折叠平台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院外急救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可折叠平台连接的转动连接杆,所述转动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可折叠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武华庄旭辉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