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35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板体上开设有五个与无根手指张合时指尖运动轨迹一致的手指运动轨道槽,手指运动轨道槽内均安装有双指对接座,双指对接座从板体上下端面伸出,在板体上手指运动轨道槽外端处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从板体上下端伸出,固定杆的伸出端高于双指对接座的端面,在手指运动轨道槽的轨道延长线相交处的板体上开设有挂环孔,作为合指负载训练时,在固定杆与对应双指对接座间均套有皮筋,患指顶在各双指对接座端面上,合指时,通过皮筋的拉力提供负载力;作为张指负载训练时,五个双指对接座同时套在一根皮筋上,张指时,通过皮筋的拉力提供负载力,无皮筋时通过健手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中风后单侧手指无法自行控制打开或闭合,主要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在术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手指伸展康复训练,有利用健手辅助训练的,也有利用器械辅助训练的,健手辅助训练不易控制患手,而器械辅助训练,患者又不易操控,训练效果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可直接接触器械进行患手的康复训练,也可通过健手控制患手实现张合伸展训练,也可同时利于健手辅助进行镜像同步训练,通过镜像同步训练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神经的修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手指无法张开或无法闭合的患者均可适用,训练动作和力量均用使用者自行控制,安全,高效。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板体、双指对接座、固定杆和皮筋,板体上开设有五个与无根手指张合时手指端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手指运动轨道槽,在手指运动轨道槽内均安装有能够滑动的双指对接座,双指对接座从板体上下端面伸出,将健手的手指与患手的手指对应顶在双指对接座的两侧,双手合十,手臂向内施压压力,通过健手可控制患者的每个手指进行同步的张合训练,其中,在板体上手指运动轨道槽外端处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从板体上下端伸出,固定杆的伸出端高于双指对接座的端面,在手指运动轨道槽的轨道延长线相交处的板体上开设有挂环孔,通过挂环孔方便携带和存放,将板体通过固定杆支撑在平面上时,双指对接座可顺利滑动,作为合指负载训练时,在固定杆与对应双指对接座间均套有皮筋,患指顶在各双指对接座端面上,合指时,通过皮筋的拉力提供负载力;作为张指负载训练时,五个双指对接座同时套在一根皮筋上,张指时,通过皮筋的拉力提供负载力。
[0005]进一步的,五个手指运动轨道槽的角度关系为:拇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175
°
,无名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25
°
,中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60
°
,食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80
°
,手指运动轨道槽可为直线轨道或接近直线的弧形轨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双指对接座由上盘体、下盘体、滑柱和螺丝组成,滑柱为实心圆柱体,位于板体的手指运动轨道槽内,并可滑动,滑柱的高度大于板体的厚度,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凹面朝下的下盘体,滑柱上端设有通过螺丝固定的上盘体,上盘体与下盘体结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上盘体的凹面朝向上方,在其凹面最低点开设有沉孔,螺丝位于沉孔内,在上盘体和下盘体的侧壁均开设有皮筋嵌入槽,皮筋挂在双指对接座时,位于皮筋嵌入槽内。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单侧手指无法自行控制打开或闭合的患者康复训练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使患者健手与患者模拟十指相对同步张合运动,通过健手的每一根手指辅助控制患手的每一根手指,控制患手实现张合伸展的同时,实现镜像同步训练,有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可以增加皮筋来提高训练强度,或改变负载力的方向,不仅可以双手同步训练,也可单手单独进行训练,只需更改皮筋的固定方式,便可满足手指无法张开或无法闭合的患者的不同需求,调节方式简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训练动作和力量均用使用者自行控制,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合指负载训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的合指负载训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无负载时健手辅助训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本技术张指负载训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本技术张指负载训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
[0018]1、板体,2、手指运动轨道槽,3、挂环孔,4、双指对接座,5、固定杆,6、皮筋,41、上盘体,42、下盘体,43、滑柱,44、螺丝,45、皮筋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8所示,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板体1、双指对接座4、固定杆5和皮筋6,板体1上开设有五个与无根手指张合时手指端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手指运动轨道槽2,在手指运动轨道槽2内均安装有能够滑动的双指对接座4,双指对接座4从板体1上下端面伸出,将健手的手指与患手的手指对应顶在双指对接座4的两侧,双手合十,手臂向内施压压力,通过健手可控制患者的每个手指进行同步的张合训练,其中,在板体1上手指运动轨道槽2外端处均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从板体1上下端伸出,固定杆5的伸出端高于双指对接座4的端面,在手指运动轨道槽2的轨道延长线相交处的板体1上开设有挂环孔3,通过挂环孔3方便携带和存放,将板体1通过固定杆5支撑在平面上时,双指对接座4可顺利滑动,作为合指负载训练时,在固定杆5与对应双指对接座4间均套有皮筋6,患指顶在各双指对接座4端面上,合指时,通过皮筋6的拉力提供负载力;作为张指负载训练时,五个双指对接座4同时套在一根皮筋6上,张指时,通过皮筋6的拉力提供负载力。
[0020]进一步的,五个手指运动轨道槽2的角度关系为:拇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175
°
,无名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25
°
,中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60
°
,食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80
°
,手指运动轨道槽2可为直线轨道或接近直线的弧形轨道。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双指对接座4由上盘体41、下盘体42、滑柱43和螺丝44组成,滑柱
43为实心圆柱体,位于板体1的手指运动轨道槽2内,并可滑动,滑柱43的高度大于板体1的厚度,滑柱43下端固定连接有凹面朝下的下盘体42,滑柱43上端设有通过螺丝44固定的上盘体41,上盘体41与下盘体42结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上盘体41的凹面朝向上方,在其凹面最低点开设有沉孔,螺丝44位于沉孔内,在上盘体41和下盘体42的侧壁均开设有皮筋嵌入槽45,皮筋6挂在双指对接座4时,位于皮筋嵌入槽45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包括板体(1)、双指对接座(4)、固定杆(5)和皮筋(6),板体(1)上开设有五个与无根手指张合时手指端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手指运动轨道槽(2),在手指运动轨道槽(2)内均安装有能够滑动的双指对接座(4),双指对接座(4)从板体(1)上下端面伸出,其特征在于:在板体(1)上手指运动轨道槽(2)外端处均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从板体(1)上下端伸出,固定杆(5)的伸出端高于双指对接座(4)的端面,在手指运动轨道槽(2)的轨道延长线相交处的板体(1)上开设有挂环孔(3),作为合指负载训练时,在固定杆(5)与对应双指对接座(4)间均套有皮筋(6);作为张指负载训练时,五个双指对接座(4)同时套在一根皮筋(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后手指神经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五个手指运动轨道槽(2)的角度关系为:拇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175
°
,无名指运动轨道与小拇指运动轨道间夹角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迪梁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