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3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光罩通过螺钉固定而导致其组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外侧套装有导光罩,所述壳体的壁部设有与所述导光罩对应的透光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面连接,所述导光罩的外周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沿着所述导向面滑动并卡装到所述止挡面与所述壁部之间以固定所述导光罩。光罩。光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指示灯,指示灯的外侧套装有导光罩,壳体的壁部设有与导光罩对应的透光部,指示灯的光线经过导光罩的聚光后射向透光部,由此提升了指示灯的显示亮度和清晰度。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导光罩,一般将导光罩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壁部或者设有指示灯的显示板上,这样一来,便会导致导光罩的组装不便,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器,通过固定件对导光罩进行卡接固定,既可以方便导光罩快速安装,还可省去螺钉,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外侧套装有导光罩,所述壳体的壁部设有与所述导光罩对应的透光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面连接,所述导光罩的外周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沿着所述导向面滑动并卡装到所述止挡面与所述壁部之间以固定所述导光罩。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为向着所述透光部方向逐渐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斜面,所述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罩的外围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固定件,所述导光罩的外周侧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凸块。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呈一字间隔排列的指示灯,相邻两个所述导光罩之间设有两个所述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导光罩。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光罩之间的加强筋,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光罩之间的两个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加强筋两侧。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壁部包括前壁和顶壁,所述透光部设于所述前壁上,所述固定件和加强筋一体成型在所述顶壁和/或前壁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弹性臂和卡勾,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壁部连接,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卡勾连接,所述卡勾具有所述导向面和止挡面。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壁部包括顶壁和前壁,所述前壁上设有所述透光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前壁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罩下方,所述导光罩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顶壁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为透光孔,所述导光罩具有插入所述透光孔内的导光头。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器为电磁灶,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上盖和面板,所述上盖的前壁
设有所述透光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的壳体内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导向面靠近透光部的一端与止挡面连接,导光罩的外周侧设有凸块,组装导光罩时,向着透光部方向推动导光罩,此时凸块沿着导向面滑动直到卡装到止挡面与壁部之间,止挡面与壁部可在导光罩的拆装方向对其进行限位;另外,导光罩与止挡面以及壁部之间的摩擦力还能防止导光罩发生其他方向的移动,由此实现了对导光罩的固定,综上可知,本技术中的方案既在实现固定导光罩的同时,方便了导光罩的快速安装,还省去了螺钉,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7]导向面为向着透光部方向逐渐靠近透光部的第一斜面,凸块具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如此设计,能够使凸块沿着第一斜面顺畅滑动到止挡面与壁部之间,以使导光罩的组装更加省力。
[0018]导光罩的外围对称分布有两个固定件,导光罩的外周侧对称分布有两个凸块。如此设计,既能有效减少固定件的设置数量,以降低加工难度或者组装难度;又能保证对导光罩的固定牢靠性。
[0019]壳体内设有多个呈一字间隔排列的指示灯,相邻两个导光罩之间设有两个固定件,两个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导光罩。在固定件与壳体的壁部一体加工成型时,这样设计可利于产品模具开模设计,进而降低开模成本。
[0020]壳体内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导光罩之间的加强筋,位于相邻两个导光罩之间的两个固定件连接在加强筋两侧。如此设计,能够增强固定件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固定件发生变形而致使止挡面失去对凸块的阻挡效果。
[0021]壁部包括前壁和顶壁,透光部设于前壁上,固定件和加强筋一体成型在顶壁和/或前壁上。对于电磁灶来说,这样设计可以避免透光部占用面板的烹饪空间,以使增大匹配面板的锅具尺寸;同时也减少了固定件和加强筋的组装步骤,进而提升了组装效率。
[0022]固定件包括弹性臂和卡勾,弹性臂的一端与壁部连接,另一端悬空并与卡勾连接,卡勾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在导光罩组装过程中,弹性臂发生变形避让凸块,待凸块运动至止挡面与壁部之间后,弹性臂回复并对凸块进行止挡,以此固定导光罩,由于弹性臂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既能使得导光罩的组装更加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凸块的尺寸加工精度要求。
[0023]壁部包括顶壁和前壁,前壁上设有透光部,固定件与前壁连接并位于导光罩下方,导光罩固定在固定件与顶壁之间。如此设计,每个导光罩下方只需设置一个固定件即可实现对导光罩的有效固定,由此减少了固定件的设置数量,进而降低加工制造成本。
[0024]透光部为透光孔,导光罩具有插入透光孔内的导光头。如此设计,既能够通过导光头与透光孔的配合实现对导光罩的进一步固定作用,又能减少光线的损失量,以此提升显示效果。
[0025]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导光罩固定在上盖时的结构图;
[0028]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上盖的部分结构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导光罩固定在上盖时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导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上盖的局部结构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光罩固定在上盖时的结构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光罩固定在上盖时的局部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指示灯;200、导光罩;201、罩体;202、导光头;210、凸块;211、第二斜面;300、透光部;400、固定件;410、导向面;420、止挡面;430、弹性臂;440、卡勾;500、上盖;510、前壁;520、顶壁;530、加强筋;6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外侧套装有导光罩,所述壳体的壁部设有与所述导光罩对应的透光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外侧套装有导光罩,所述壳体的壁部设有与所述导光罩对应的透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导向面和止挡面,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端与所述止挡面连接,所述导光罩的外周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沿着所述导向面滑动并卡装到所述止挡面与所述壁部之间以固定所述导光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为向着所述透光部方向逐渐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斜面,所述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罩的外围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固定件,所述导光罩的外周侧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凸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呈一字间隔排列的指示灯,相邻两个所述导光罩之间设有两个所述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导光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位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吴朝超刘斌金立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