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05 阅读:6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座、灯管,其灯管的末端具有一直段,所述直段与灯座的底平面以斜向相交的方式与灯座连接。所述直段与灯管螺旋处的交接点是一个向内弯曲,可以选择在直段或螺旋向后的180度上的点。所述灯座的底平面上具有两用以插装所述灯管上两直段的斜向管孔,所述灯管的两直段插入两斜向管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芯柱封接或夹接在灯管的直段上,而直段没有经过加工变形,所以一致性很好,并且利用向内弯曲,在封接的工序时留有足够的加工空间,所以制程中的合格率得到很大的改善;另外向内弯曲后灯管和灯座固定的尺寸可以由原来决定灯管的外包外径而变成根据镇流器的大小来决定,可以节约灯座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半全螺电子节能灯。技术背景电子节能灯一般由灯座、灯头、灯管以及镇流器组成。其中灯管固定连 接在灯座上,灯头与灯座固定连接,镇流器安装在灯座内。现有技术中电子节能灯的灯管有各种形式,如中国专利号是02216802.8 公开的全螺旋灯管电子节能灯,其灯管通常由直管通过一螺旋盘绕后经封 装和真空制灯工艺形成,并且沿原来螺旋的切线方向安装固定在灯座上。采用 这样结构方式的电子节能灯存在着如下问题1、灯座的外径需要大于灯管的 外包外径,因此需要浪费很多材料。2、灯管是沿原来螺旋线切断的,螺旋线 部分经过加工,尺寸很容易变形,而且会带有应力存在,在制灯工艺中封接芯 柱或夹封会影响制造合格率,并且由于一致性的问题不易实现自动化。中国专利号是02268192. 2公开的一种伞状螺旋灯管的结构改良,其灯 管是在螺旋线上切断并有与灯座垂直的直管,这样的结构虽然解决了在制灯工 艺中封接芯柱或夹封存在的问题,但相对前者来说,成本会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全螺电子节能灯,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电子节能灯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座、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的末端具有一直段,所述直段与灯座的底平面以斜向相交的方式与灯座连接。上述半全螺电子节能灯还包括芯柱,所述芯柱封接或夹接在所述灯管的直段上。所述直段与灯管螺旋处的交接点是一个向内弯曲,可以选择在直段或螺旋 向后的180度上的点。在本技术中,所述灯座的底平面上具有两用以插装所述灯管上两直段 的斜向管孔,所述灯管的两直段插入两斜向管孔中。在所述斜向管孔内设置有限制灯管的直段插入深度的限位板,在所述限位 板上开具有容灯管的芯柱穿过的缺口 。为了减少灯座的厚度,所述斜向管孔至少有一部分是延伸出灯座的底平面。所述两斜向管孔的方向相反并以灯座的轴线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芯柱封接或夹接在灯管 的直段上,而直段没有经过加工变形,所以一致性很好,并且利用向内弯曲, 在封接的工序时留有足够的加工空间,所以制程中的合格率得到很大的改善; 另外向内弯曲后灯管和灯座固定的尺寸可以由原来决定灯管的外包外径而变 成根据镇流器的大小来决定,可以节约灯座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灯管与灯座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灯管与灯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灯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包括 灯座1、灯管2。参看图7和图8,在灯管2的末端与灯座1连接处的结构是一个直段21,直段21与灯管螺旋处22的交接点23是一个向内弯曲、可以选择 在直段21或螺旋向后的180度上的点。灯管2是一根直玻璃管盘绕形成,盘绕方式可以上下均匀的柱状全螺形 式,也可以采用上小下大的伞型方式,螺旋的圈数可以根据灯功率的大小来确 定。灯管2的直径可以在lmm-38mm;直段21的长度在2mm-60mm。该灯管2的 制造过程是直管经电炉加热在螺旋弯管的模具上成形成螺旋管,在交接点上 进行二次加工,以一定的立体角度向内弯曲,形成直段的形状,然后在直段切 掉多余的一段,留出直段21,完成玻管的工艺。经涂粉后并在直段21 口部封 上芯柱24,在芯柱24上有灯丝,经排气后形成灯管2。参看图1、图2、图3和图4,灯座1包括一座底板11和上盖12,底板 11与上盖1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装有镇流器。在座底板11的底平面111上开有两用以插装灯管2上两直段21的斜向管 孔112,斜向管孔112的轴线与座底板11的底平面111之间的夹角比较好为 30° 。参看图5和图6,在斜向管孔112内设置有限制灯管2的直段21插入深 度的限位板13,在限位板13上开具有容灯管2的芯柱24穿过的缺口 131。斜 向管孔112至少有一部分是延伸出座底板11的底平面111,以降低整个座底板 11的高度。两斜向管孔112的方向相反并以灯座1的轴线对称。经排气后的灯管2,将两直段21插入到两斜向管孔112中,通过灯丝与 镇流器相连,加上上盖12后并装上灯头形成本技术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 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座、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的末端具有一直段,所述直段与灯座的底平面以斜向相交的方式与灯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座、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的末端具有一直段,所述直段与灯座的底平面以斜向相交的方式与灯座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柱, 所述芯柱封接或夹接在所述灯管的直段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与 灯管螺旋处的交接点是一个向内弯曲,可以选择在直段或螺旋向后的180度上 的点。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是 一根直玻璃管盘绕形成,盘绕方式为上下均匀的柱状全螺形式。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全螺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是 一根直玻璃管盘绕形成,盘绕方式为上小下大的伞型方式。6、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翠明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