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9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通信设备主体,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块顶部的的第二滑槽内部,所述第二滑块前后的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块顶部的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一滑块两侧的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四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滑筒内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避免通信设备因碰撞而损坏,十分方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modem等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
[0003]现如今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通信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容易损坏的,基本都是通信设备与其他的物体发生碰撞,所产生的震动透过外壳将位于通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损坏,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通信设备主体,所述通信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块顶部的的第二滑槽内部,所述第二滑块前后的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块顶部的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一滑块两侧的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三滑块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三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滑筒内的底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四滑块的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筒的内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外壳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外壳前端的一边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外壳的前端和门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为橡胶材料。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滑筒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外壳内的底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首先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通过第四滑块滑动在滑筒的内侧对第三弹簧进行压缩,有效对从上而下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在第一滑槽的内侧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有效对两侧碰撞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通过第二滑块滑动在第二滑槽的内侧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有效对前后碰撞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实现对通信设备主体的保护,避免通信设备主体内部的电子元器因碰撞而损坏,十分方便,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外壳;2、通信设备主体;3、第一滑槽;4、第一弹簧;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滑筒;8、支撑脚;9、第三滑块;10、第二滑槽;11、第二弹簧;12、第四滑块;13、第三弹簧;14、密封圈;15、合页;16、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通信设备主体2,通信设备主体2是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通信装置,利用多媒体进行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通信设备主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6的顶部,第二滑块6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块5顶部的的第二滑槽10内部,第二滑块6前后的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11的一端,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
在第二滑槽10的内侧,通过第二滑块6滑动在第二滑槽10的内侧对第二弹簧11进行压缩,有效对前后碰撞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第一滑块5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块9顶部的第一滑槽3内部,第一滑块5两侧的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4的一端,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3的内侧,通过第一滑块5滑动在第一滑槽3的内侧对第一弹簧4进行压缩,有效对两侧碰撞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第三滑块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第三滑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四滑块12,第四滑块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13的一端,第三弹簧1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滑筒7内的底部,通过第四滑块12滑动在滑筒7的内侧对第三弹簧13进行压缩,有效对从上而下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
[0028]第四滑块12的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筒7的内侧,第四滑块12滑动在滑筒7的内侧对第三弹簧13进行挤压,有效对从上而下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外壳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用于对外壳1进行支撑,外壳1前端的一边通过合页15转动连接有门板16,门板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外壳1的前端和门板1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且密封圈14为橡胶材料,增强密封性,避免外部灰尘和雨水渗透,滑筒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的底部,外壳1为一体成型,增强外壳1的整体强度。
[0029]工作原理:首先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通过第四滑块12滑动在滑筒7的内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的融合通信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通信设备主体(2),所述通信设备主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6)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块(6)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块(5)顶部的第二滑槽(10)内部,所述第二滑块(6)前后的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11)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10)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5)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块(9)顶部的第一滑槽(3)内部,所述第一滑块(5)两侧的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3)的内侧,所述第三滑块(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所述第三滑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四滑块(12),所述第四滑块(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13)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1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滑筒(7)内的底部。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强朱世佳王鑫李燕鹏邓会强陈家磊郭乐赵文阳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安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