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9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包括底座、两个移动机构、两个工作台、两个眼套和两个撑眼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工作台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机构上,两个撑眼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眼套内,两个眼套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移动机构用于将眼套移动至患者眼睛处,撑眼机构用于将患者的眼皮撑开。该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利用机械的方式将患者的上下眼皮撑开,方便后续医生对会患者眼球进行检查。患者眼球进行检查。患者眼球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设备
,具体为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但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所要工作的时间相比以往增加了不少,同时由于科技不断的发展普通体力劳动也逐渐转变为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导致大部分年轻人需要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并且随着学业压力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年轻人和孩子从小就存在着一定的眼病,需要早早带上眼镜。同时由于一些外界因素所导致眼病,往往需要在医院中进行一定的检查,在检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在对眼睛的检查过程中往往要求患者长时间睁开双眼,同时通过眼球来观察相应机器上的图案,但患者由于长时间的盯着机器上的图案,及其容易造成眼镜的不适,导致眨眼,从而造成检查结果的偏差和检查时间加长。并且如对眼镜眼压检查时,必须保证将眼皮撑开,确保眼球的完全暴露,因此只能依靠患者自己将眼皮撑开,容易导致对检查结果造成偏差,同时也容易对眼睛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包括底座、两个移动机构、两个工作台、两个眼套和两个撑眼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工作台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机构上,两个撑眼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眼套内,两个所述眼套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眼套移动至患者眼睛处,所述撑眼机构用于将患者的眼皮撑开,所述撑眼机构包括两个气囊一、两根连杆一、两根滑动杆、螺纹杆、两个套环和四根连杆二,两个所述气囊一分别位于眼套内的上下两侧,两根连杆一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眼套后部的上下两侧上,另一端与气囊一相连,两个所述套环分别套设在两根连杆一上,两根连杆二和一根滑动杆为一组,其中两根连杆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环铰接,两根连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滑动杆的一端上,所述螺纹杆枢接在工作台上,两根所述滑动杆远离连杆二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前后两侧,所述螺纹杆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眼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通过滑动杆。
[0007]优选的,所述眼套的后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设置有挡板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连杆一远离气囊一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气囊二。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杆、气缸、丝杠一、电机二、移动块一和横向移动组件,所述滑杆竖直滑动适配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气缸设置在底座底部,且气缸的输出端与滑杆相连,所述丝杠一竖直的枢接在滑杆的顶部,所述电机二位于滑杆内,且输出端与丝杠一相连,所述移动块一螺纹适配在丝杠一上,所述横向移动组件设置移动块一上,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所述横向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工作台横向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丝杠二、电机三和移动块二,所述丝杠二沿移动块一的长度方向枢接在移动块一内,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与丝杠二的一端相连,所述移动块二螺纹连接在丝杠二上,所述移动块二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五,所述工作台远离眼套的一端设置在滑道五内,并与滑道五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竖直滑道一,两个滑道一之间设置有与滑道一滑动连接的额头板,所述额头板远离眼套的一侧设置有绑带,所述额头板的两侧内分别设置有收紧机构一,所述绑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带,所述齿带穿过滑道一与收紧机构一相连,所述收紧机构一用于收紧齿带,所述绑带靠近额头板的一侧设置有磁铁二,所述额头板靠近绑带的一侧设置有磁铁一,所述磁铁一与磁铁二相互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收紧机构一包括收紧辊、电机一、下压杆一和卡齿一,所述收紧辊枢接在额头板内,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收紧辊相连,所述齿带远离绑带的一端与收紧辊相连,所述下压杆一竖直滑动连接额头板上,并位于齿带的上方,所述卡齿一设置在下压杆一的下部,所述下压杆与额头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齿带上设置有斜齿,当齿带向收紧辊运动时,卡齿一无法将齿带固定,当齿带向额头板外运动时,卡齿一将齿带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竖直的滑道三,所述滑道三位于滑道一的下方,所述滑道三内设置有与滑道三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设置有收紧机构二,两个滑动块之间设置有下颚板,所述下颚板的两侧设置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与收紧机构二相连,所述收紧机构二用于收紧收紧带。
[0013]优选的,所述收紧机构二包括蜗卷、下压杆二和卡齿二,所述收紧带远离下颚板的一段与蜗卷相连,所述下压杆二竖直滑动适配在滑动块上,所述卡齿二设置在下压杆二的底部,且位于收紧带的上方,所述卡齿二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二。
[0014]优选的,所述眼套由透明的软性材料制成。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通过将工作台设置在移动机构上,通过移动机构将眼套移动至患者的双眼处,并将眼套笼罩至患者的双眼的外部,同时眼套内的气囊一抵住患者的上下眼皮,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两根滑动杆相互靠近,从而通过四根连杆二带动两个套环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使得两根连杆一跟随套环分别进行向上和向下运动,从而使得位于连杆一上的气囊一在抵住上下眼皮的同时上下运动,来模仿患者双手将上下眼皮撑开,实现了采用的机械方式将上下眼皮打开,可以有效的在患者后期的检查过程中将眼皮打开,方便了医生对其的检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眼套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眼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额头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动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2支撑杆、3万向轮、4额头板、5滑道一、6滑道二、7绑带、8旋钮一、9磁铁一、10磁铁二、11齿带、12卡扣、13气缸、14下颚板、15滑杆、16移动块一、17移动块二、18滑动块、19收紧带、20滑道三、21滑道四、22眼套、23下压杆一、24电机一、25收紧辊、26卡齿一、27弹簧一、28蜗卷、29下压杆二、30卡齿二、31弹簧二、32丝杠一、33丝杠二、34电机二、35电机三、36气囊一、37螺纹杆、38工作台、39滑道五、40滑动杆、41套环、42连杆一、43连杆二、44缺口、45挡板、46滑动板、47气囊二、48旋钮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移动机构、两个工作台(38)、两个眼套(22)和两个撑眼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两个工作台(38)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机构上,两个撑眼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眼套(22)内,两个所述眼套(22)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38)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眼套(22)移动至患者眼睛处,所述撑眼机构用于将患者的眼皮撑开,所述撑眼机构包括两个气囊一(36)、两根连杆一(42)、两根滑动杆(40)、螺纹杆(37)、两个套环(41)和四根连杆二(43),两个所述气囊一(36)分别位于眼套(22)内的上下两侧,两根连杆一(4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眼套(22)后部的上下两侧上,另一端与气囊一(36)相连,两个所述套环(41)分别套设在两根连杆一(42)上,两根连杆二(43)和一根滑动杆(40)为一组,其中两根连杆二(4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环(41)铰接,两根连杆二(43)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滑动杆(40)的一端上,所述螺纹杆(37)枢接在工作台(38)上,两根所述滑动杆(40)远离连杆二(43)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37)的前后两侧,所述螺纹杆(37)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眼套(2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44),所述缺口(44)用于通过滑动杆(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套(22)的后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45),所述挡板(45)内设置有挡板(45)滑动连接的滑动板(46),所述连杆一(42)远离气囊一(36)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板(46)上,所述滑动板(46)与挡板(4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气囊二(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杆(15)、气缸(13)、丝杠一(32)、电机二(34)、移动块一(16)和横向移动组件,所述滑杆(15)竖直滑动适配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气缸(13)设置在底座(1)底部,且气缸(13)的输出端与滑杆(15)相连,所述丝杠一(32)竖直的枢接在滑杆(15)的顶部,所述电机二(34)位于滑杆(15)内,且输出端与丝杠一(32)相连,所述移动块一(16)螺纹适配在丝杠一(32)上,所述横向移动组件设置移动块一(16)上,所述工作台(38)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上,所述横向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工作台(38)横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科用辅助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丝杠二(33)、电机三(35)和移动块二(17),所述丝杠二(33)沿移动块一(16)的长度方向枢接在移动块一(16)内,所述电机三(35)的输出端与丝杠二(33)的一端相连,所述移动块二(17)螺纹连接在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陶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