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77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和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每个夹持件包括手柄和夹持部,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和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相互接触的一侧为内侧,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设有齿槽,齿槽的开口处位于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稳定夹持小鼠并固定其口腔,有效保护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小鼠咬伤,同时不易对小鼠造成伤害。不易对小鼠造成伤害。不易对小鼠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和实验室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

技术介绍

[0002]医学研究经常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进行采血、灌胃、免疫注射等操作。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结果,避免操作失误,在实验中对小鼠的操作应该尽量在不使其产生痛苦、符合其生理特性、减少应激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徒手操作具有一定的技巧和难度,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不当就会被小鼠抓伤或者咬伤。
[0003]现有一些能够夹持固定小鼠,防止被小鼠咬伤的器械,例如,专利CN206641937U公开了一种小鼠的固定器,主要包括夹子和用于罩在小鼠头部的喇叭罩,通过夹子将小鼠牢牢抱住,喇叭罩罩在小鼠头部防止实验人员被咬伤。专利CN105147412A公开了一种动物学实验镊子,实验员使用该鼠镊避免徒手接触小鼠。以上现有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夹持小鼠并防止实验人员被咬伤的需要。
[0004]然而,动物实验中使用的小鼠为啮齿动物,有16颗牙齿,其中两对切齿相对细长且坚硬锋利。如果仅固定小鼠头部但是小鼠的上下切齿暴露在外面,无法完全阻挡其牙齿,实验人员仍然有被小鼠咬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更好的解决在夹持小鼠的同时防止实验操作人员被其咬伤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包括手柄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相互接触的一侧为内侧,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开口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侧。
[0006]作为改进,所述齿槽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外侧延伸形成管状的空腔。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为楔形并设有弧形的顶端。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宽度。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内侧均铺设有硅胶防滑垫。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手柄之间靠近铰接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稳定夹持小鼠并固定其口腔,有效保护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小鼠咬伤,同时不易对小鼠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2]图1、小鼠的上下切牙示意图;
[0013]图2、实施例1的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结构示意图(主视);
[0014]图3、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侧视);
[0015]图4、实施例3的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结构示意图(主视)。
[0016]附图编号及说明:A、上切牙,B、下切牙,1、第一夹持件,2、第二夹持件,3、齿槽,4、弹簧,11、第一手柄,21、第二手柄,12、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小鼠口腔打开时如图1所示,其中上切牙A和下切牙B通常暴露在口腔外部,上切牙A比下切牙B平均弯曲半径更小,长度更短。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的的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夹持件包括手柄11、21和夹持部12、22,当夹持器呈闭合状态时,两个夹持部相互接触的一侧为每个夹持部的内侧,第一夹持件1的夹持部设有齿槽3,齿槽3的开口处位于第一夹持件1的夹持部的内侧。其中,齿槽3向第一夹持件1的夹持部的外侧延深,其内部空间为管状。
[0021]实验时,先打开夹持器,将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深入小鼠口腔内,再合并夹持器,使得夹持器夹住小鼠下颌时,小鼠下切牙被置于齿槽3内,该齿槽的延伸方向与小鼠的下门牙延长方向一致,使得夹持器具有更好的固定小鼠牙齿的效果。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在于,夹持部的结构如图3,其中,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12为楔形并设有弧形的顶端;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22的宽度大于第一夹持件的夹持部12的宽度。由于小鼠的口腔空间狭小,楔形方便将夹持部置于小鼠口腔中;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位于小鼠口腔外,具有一定宽度可以更好的将小鼠下颌承托。
[0024]实施例3
[0025]如图4,本实施例与以上不同在于,两个夹持件的夹持部的内侧均铺设有硅胶防滑垫,两个夹持件的手柄11和21之间靠近铰接处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固定连接。该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时能够使所述两个夹持件的夹持部打开。
[0026]本申请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7]在对小鼠的实验操作时,取一只实验用小鼠,实验人员持该夹持器的手持部11和21,首先打开夹持部12和22,让小鼠的下颌置于两个夹持件中间,然后将小鼠下切齿B对准第一夹持部的齿槽3并将下切齿B置于齿槽3中,弹簧4使两个夹持件的夹持部12和22闭合夹住小鼠下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实验人员被小鼠咬伤,可以夹持小鼠,并且不会妨碍小鼠用鼻腔进行呼吸。
[0028]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小鼠咬伤的夹持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所述第一夹持件(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均包括手柄(11、21)和夹持部(12、22),所述第一夹持件(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的夹持部相互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的夹持部(12)设有齿槽(3),所述齿槽(3)的开口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3)向所述第一夹持件(1)的夹持部的外侧延伸形成管状的空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