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165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冷库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冷库,所述冷库的侧面开设有冷库门,所述冷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区域;还包括PLC控制器、重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云服务器、报警器、制冷机组及触控屏,所述重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冷机组与PLC控制器之间连接有补偿电路,所述触控屏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存储区域的端部设置红外传感器,当有物品放入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记录存储状态,方便存储区域的集中管理;控制器与制冷机组之间连接补偿电路,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起到节能作用。起到节能作用。起到节能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冷库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现有的冷库系统存放区域不便于统一管理,无法统计哪些区域已经被使用存放,在实际使用时易造成存放杂乱,存放分布不合理;不仅如此,现有的冷库控制系统不够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库,所述冷库的侧面开设有冷库门,所述冷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区域;
[0006]还包括PLC控制器、重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云服务器、报警器、制冷机组及触控屏,所述重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设在存储区域的下方,用于测量存储区域存储物品的重量,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存储区域的端部,用于判断是否有物品放入存储区域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所述云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还与客户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冷机组与PLC控制器之间连接有补偿电路,所述触控屏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07]所述冷库门为移动门,所述冷库门的外侧面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能够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冷库门打开或关闭。
[0008]所述补偿电路包括晶闸管Vs和双向二极管Vd,补偿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为两路,一路接晶闸管Vs一端,另一路经滑动变阻器R1与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电容C1,另一路接串联的电阻R3和电容C2,电容C1与电容C2汇合后经电容C3后接地,双向二极管Vd一端接入晶闸管Vs上,另一端接入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
[0009]所述PLC控制器采用M51系列单片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在存储区域的端部设置红外传感器,当有物品放入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记录存储状态,方便存储区域的集中管理;控制器与制冷机组之间连接补偿电路,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起到节能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4]图3为本技术的补偿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冷库;2、存储区域;3、PLC控制器;4、触控屏;5、冷库门;6、重量传感器;7、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说明书附图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库1,所述冷库1的侧面开设有冷库门5,所述冷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区域2;
[0018]还包括PLC控制器3、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云服务器、报警器、制冷机组及触控屏4,所述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6设在存储区域2的下方,用于测量存储区域2存储物品的重量,所述红外传感器7设置在存储区域2的端部,用于判断是否有物品放入存储区域2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所述云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还与客户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制冷机组与PLC控制器3之间连接有补偿电路,所述触控屏4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
[0019]所述冷库门5为移动门,所述冷库门5的外侧面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能够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3,并通过PLC控制器3控制冷库门5打开或关闭。
[0020]所述补偿电路包括晶闸管Vs和双向二极管Vd,补偿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为两路,一路接晶闸管Vs一端,另一路经滑动变阻器R1与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电容C1,另一路接串联的电阻R3和电容C2,电容C1与电容C2汇合后经电容C3后接地,双向二极管Vd一端接入晶闸管Vs上,另一端接入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
[0021]所述PLC控制器3采用M51系列单片机。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库1,冷库1的侧面开设有冷库门5,冷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区域2;
[0024]还包括PLC控制器3、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云服务器、报警器、制冷机组及触控屏4,PLC控制器3采用M51系列单片机,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重量传感器6设在存储区域2的下方,用于测量存储区域2存储物品的重量,红外传感器7设置在存储区域2的端部,用于判断是否有物品放入存储区域2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云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云服务器还与客户端连接,报警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制冷机组与PLC控制器3之间连接有补偿电路,触控屏4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每个存储区域2的端部均固定红外传感器7,当存储区域2内部放入物品时,红外传感器7检测到物品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控制器3记录存储状态,重量传感器6将物品的重量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温度传感器负责检测冷库内的温度;触控屏4可对冷库的温度进行设定,也可显示出各存储区域的存储状态,方便对存储区域进行集中
管理。
[0026]实施例2
[0027]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补偿电路包括晶闸管Vs和双向二极管Vd,补偿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为两路,一路接晶闸管Vs一端,另一路经滑动变阻器R1与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电容C1,另一路接串联的电阻R3和电容C2,电容C1与电容C2汇合后经电容C3后接地,双向二极管Vd一端接入晶闸管Vs上,另一端接入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采用补偿电路后实现电路的稳定,提升增益,进一步产生节能的效果。
[0028]冷库门5为移动门,冷库门5的外侧面设置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能够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3,并通过PLC控制器3控制冷库门5打开或关闭,实现冷库门的智能控制。
[0029]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库(1),所述冷库(1)的侧面开设有冷库门(5),所述冷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区域(2);还包括PLC控制器(3)、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云服务器、报警器、制冷机组及触控屏(4),所述重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6)设在存储区域(2)的下方,用于测量存储区域(2)存储物品的重量,所述红外传感器(7)设置在存储区域(2)的端部,用于判断是否有物品放入存储区域(2)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库内的风速并将信号值传递至PLC控制器(3),所述云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还与客户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制冷机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广波张明明樊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点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