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48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及雾化器,所述雾化口含吸嘴包括气雾缓存腔,所述气雾缓存腔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雾化器喷雾口的连接口,所述气雾缓存腔另一端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固定连接有扁平状的口含出雾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口含吸嘴整体腔体呈流线体,前扁平后圆粗,中间的气雾缓存腔可以缓存药雾,能够给患者一定的适应时间,配合引流腔的结构,能避免突然喷出的大量药雾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引起应激反应。药雾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引起应激反应。药雾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引起应激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及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口含式雾化咬嘴主要用于配合医疗雾化器治疗各种上下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咽炎、喉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疾病、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其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点。
[000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咬嘴存在很多弊端,咬嘴出雾口设计不合理,有脱出的情况,容易漏雾,而且结构不适合持续含住,口含久了可能会引起上下颌抽筋。咬嘴内部设计不合理,气雾很容易撞壁从而堆积成大量水珠,造成药液浪费,在气雾量比较大时,不经过任何缓冲直接进入呼吸道内,会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对老人和儿童很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及雾化器,可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器咬嘴设计不合理,药雾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容易引起应激反应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包括气雾缓存腔,所述气雾缓存腔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雾化器喷雾口的连接口,所述气雾缓存腔另一端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固定连接有扁平状的口含出雾嘴。
[0007]可选的,所述气雾缓存腔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直径。
[0008]可选的,所述气雾缓存腔的腔壁上设有对流孔。
[0009]可选的,所述对流孔上设置有过滤层。
[0010]可选的,所述引流腔两侧腔壁为倒锥形,倒锥形腔壁收束于所述口含出雾嘴。
[0011]可选的,所述口含出雾嘴上设有防脱落唇骨。
[0012]可选的,所述口含出雾嘴的开口处为弧形。
[0013]可选的,所述口含出雾嘴端部设有气雾引导结构,所述气雾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气雾在口中扩散。
[0014]可选的,所述口含出雾嘴为软质材料。
[001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口含吸嘴,所述雾化口含吸嘴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口含吸嘴包括气雾缓存腔,所述气雾缓存腔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雾化器喷雾口的连接口,所述气雾缓存腔另一端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固定连接有扁平状的口含出雾嘴。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口含吸嘴整体腔体呈流线体,前扁平后圆粗,中间的气雾缓存腔可以缓存药雾,给患者一定的适应时间,配合引流
腔的结构,能避免突然喷出的大量药雾直接进入患者呼吸道引起应激反应。雾化口含吸嘴各处的设计细节能够使患者使用的更舒适,包括防脱落唇骨的设计可以让患者在使用时口含更容易且不容易脱落,气雾引导结构方便药雾在患者口腔中扩散,软质口含出雾嘴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等。
附图说明
[001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口含出雾嘴的气雾引导结构的示例图。
[0023]图中:连接口1,气雾缓存腔2,对流孔21,引流腔3,口含出雾嘴4,防脱落唇骨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2和图3所描述的正面示意图和侧面示意图仅用于示意图中视角,并不是限定该装置的正面或者侧面。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包括气雾缓存腔2,所述气雾缓存腔2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雾化器喷雾口的连接口1,所述气雾缓存腔2另一端设有引流腔3,所述引流腔3固定连接有扁平状的口含出雾嘴4。患者开启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时,喷出的药雾不经过任何缓冲直接进入呼吸道内,会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对于老人或者幼儿等患者,很可能会造成呛咳。所述气雾缓存腔2用于缓存药雾,避免药雾相互碰撞过多集结成水珠。药雾喷出时首先经过所述气雾缓存腔2并在所述气雾缓存腔2中缓存,经过所述引流腔3来减缓药雾流动的速度,最终通入患者口腔,患者有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药雾的刺激,或者配合吸入药雾治疗。所述口含出雾嘴4设计为扁平状而不是普通的圆柱形状,更适合患者的口型,口含舒适方便,以免患者治疗时口含时间过久引起上下颌抽筋。
[0027]可选的,所述气雾缓存腔2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1直径。所述气雾缓存腔2的腔
体体积宽大,腔壁为如图1至3所示的弧面,能避免出现药雾或者患者呼出的水汽倒流导致污染到雾化器筛网等情况。
[0028]可选的,所述气雾缓存腔2的腔壁上设有对流孔21。所述对流孔21可以设为两个,在所述气雾缓存腔2的腔壁的两侧对应设置,所述对流孔21可以方便患者换气,也可以加速药雾流动,避免雾化口含吸嘴内部气压不平衡而导致药雾滞留集结的情况发生。所述对流孔21的大小通常不会设计的太大,以免药雾持续泄露。
[0029]可选的,所述对流孔21上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可以是熔喷无纺布等材料,患者呼出的气体途经过滤层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患者排出细菌或病毒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0030]可选的,请参阅图2,所述引流腔3两侧腔壁为倒锥形,倒锥形腔壁收束于所述口含出雾嘴4。所述引流腔3用于将药雾引导至口含出雾嘴4,当药雾量过大时,所述引流腔3的倒锥形腔壁能够暂缓气雾流动的速度,控制药雾不会因流动速度过快而导致患者呛咳。
[0031]可选的,请参阅图1或图2,所述口含出雾嘴4上设有防脱落唇骨41。所述口含出雾嘴4的开口处外侧设置有一圈防脱落唇骨41,可以是软质材料例如橡胶或者硅胶材料等,相较于常见的平滑吸嘴设计,所述防脱落唇骨41可以让患者在使用时口含更容易且不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口含吸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雾缓存腔(2),所述气雾缓存腔(2)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雾化器喷雾口的连接口(1),所述气雾缓存腔(2)另一端设有引流腔(3),所述引流腔(3)固定连接有扁平状的口含出雾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口含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缓存腔(2)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1)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口含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缓存腔(2)的腔壁上设有对流孔(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口含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孔(21)上设置有过滤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口含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3)两侧腔壁为倒锥形,倒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羽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