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琴专利>正文

一种肠胃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41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6
一种肠胃减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减压装置无法调节减压的力度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右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左右轴向的滑筒,滑筒左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的连接管,滑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右端同轴设有推杆,推杆右端贯穿滑筒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回形框,回形框与壳体滑动连接,壳体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回形框前方的转盘,转盘呈前后轴向,转盘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后端设有前后轴向且后端插入回形框内的拉柱,滑块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主螺杆,主螺杆下端贯穿滑块且与转盘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胃减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
,特别是一种肠胃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临床上,对患有肠梗阻、胃炎、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及手术的患者,医护人员通常采取肠胃减压来缓解患者的不适,使肠胃处于一个休息的状态,而在减压过程中,如果抽取力度过大,容易导致患者感到不适,而抽取力度过小,则会影响整个减压过程,但现有的减压装置大多不能调节抽吸减压的力度,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肠胃减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减压装置无法调节减压的力度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右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左右轴向的滑筒,滑筒左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的连接管,滑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右端同轴设有推杆,推杆右端贯穿滑筒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回形框,回形框与壳体滑动连接,壳体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回形框前方的转盘,转盘呈前后轴向,转盘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后端设有前后轴向且后端插入回形框内的拉柱,滑块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主螺杆,主螺杆下端贯穿滑块且与转盘转动连接。
[0005]本技术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动,实现对患者肠胃内的液体进行抽吸,以起到减压的目的,同时通过转动主螺杆可以调节减压的力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右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左右轴向的滑筒2,滑筒2左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1的连接管3,滑筒2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4,活塞4右端同轴设有推杆5,推杆5右端贯穿滑筒2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回形框6,回形框6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回形框6前方的转盘7,转盘7呈前
后轴向,转盘7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后端设有前后轴向且后端插入回形框6内的拉柱9,滑块8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主螺杆10,主螺杆10下端贯穿滑块8且与转盘7转动连接。
[0013]为了使转盘7可转动,所述的壳体1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与转盘7同轴固定连接。
[0014]为了对壳体1进行固定,所述的壳体1后端设有开口朝后的U形框12,U形框12下端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副螺杆13,副螺杆13上端贯穿U形框12且设有夹板14。
[0015]为了使回形框6在壳体1内只能左右滑动,所述的壳体1的上下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拉槽15,回形框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在其对应侧拉槽15内滑动的拉块16。
[0016]为了对液体的流向进行控制,所述的上侧的连接管3内设有开口朝向滑筒2的第一单向阀17,下侧的连接管3内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二单向阀18。
[0017]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转动主螺杆10,所述的壳体1开口处拆卸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挡板19。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使U形框12固定在患者床板上,顺时针转动副螺杆13,副螺杆13带动夹板1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夹板14与床板接触并实现与床板的相对固定,此时医护人员停止转动副螺杆13,并通过导管使患者口鼻处与上侧的连接管3连通,下侧的连接管3经导管与垃圾桶连通;
[0019]此时医护人员打开电机11,电机11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带动滑块8逆时针转动,滑块8经拉柱9带动回形框6向左移动,回形框6带动推杆5向左移动,推杆5带动活塞4向左移动,活塞4向左移动的同时将滑筒2内的空气经下侧的连接管3排至外界,此时第一单向阀17防止滑筒2内的空气经上侧的连接管3进入患者体内,转盘7转动一定角度后,转盘7经滑块8、拉柱9带动回形框6向左移动至最左侧;
[0020]此时电机11继续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带动滑块8逆时针转动,滑块8经拉柱9带动回形框6向右移动,回形框6带动推杆5向右移动,推杆5带动活塞4向右移动,活塞4向右移动的同时将滑筒2内形成负压,此时患者体内的液体经导管、上侧的连接管3进入滑筒2内,此时第二单向阀18,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滑筒2内,转盘7转动一定角度后,转盘7经滑块8、拉柱9带动回形框6向左移动至最右侧,此时电机11继续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经滑块8、拉柱9带动回形框6向左移动,回形框6经推杆5带动活塞4向左移动,活塞4向左移动的同时将滑筒2内的液体经下侧的连接管3挤压至垃圾桶内,此时第一单向阀17可防止液体重新回流至患者体内,转盘7转动一定角度后,回形框6移动至转盘7最左侧;
[0021]此时电机11继续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重复上述过程对患者肠胃进行减压,当需要加大对患者肠胃减压的力度时,医护人员停止转动电机11并取下挡板19,使主螺杆10呈左右方向且螺杆左端位于壳体1开口处,此时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主螺杆10,主螺杆10带动滑块8向左移动,滑块8带动拉柱9向左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滑块8与转盘7圆心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医护人员重新安上挡板19,并打开电机11,电机11继续继续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经滑块8、拉柱9带动回形框6左右移动的距离后增大,从而使回形框6经推杆5带动活塞4在滑筒2内左右移动的距离增大,使得每次抽吸液体的量加大,从而加大对患者体内液体抽吸的力度;
[0022]待肠胃减压完毕后,医护人员断开连接管3与患者的连接,并逆时针转动副螺杆
13,副螺杆13带动夹板14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夹板14与床板脱离接触并解除与床板的相对固定,此时医护人员取下壳体1即可。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设有的壳体、滑筒、连接管、活塞、推杆、转盘、滑块、主螺杆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肠胃进行减压,省时省力,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减压的力度进行调节,设有的电机,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转动转盘,设有的U形框、副螺杆、夹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壳体进行固定,设有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控制液体的流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胃减压装置,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右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左右轴向的滑筒(2),滑筒(2)左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1)的连接管(3),滑筒(2)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4),活塞(4)右端同轴设有推杆(5),推杆(5)右端贯穿滑筒(2)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回形框(6),回形框(6)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回形框(6)前方的转盘(7),转盘(7)呈前后轴向,转盘(7)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后端设有前后轴向且后端插入回形框(6)内的拉柱(9),滑块(8)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主螺杆(10),主螺杆(10)下端贯穿滑块(8)且与转盘(7)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胃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1),电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琴王旭东犹小乙
申请(专利权)人:龚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