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3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铰接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在使用时将电容放置在固定底槽内壁,之后转动防护板使得安装块卡进安装槽内壁,同时第一卡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进固定槽内壁,对防护板进行固定,同时安装块推动第二推杆向下运动,第二推杆通过第二连杆推动第二卡块向一侧运动,紧密贴合电容的外壁,对电容进行固定,防止电容转动造成损坏,方便对电容进行安装拆卸,提升效率。提升效率。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随着变频器技术不断地快速发展,变频种类也不断地增多,范围也不断地扩大,对变频器元器件布局和机箱、机柜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容器在电力电子、通讯设施及轨道运输等领域应用广泛。通常,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常通过铆钉将电极、铜箔片、防爆块连接起来,现有的电容器一般是将铜箔片使用铆钉固定到防爆块上,然后再将电极通过锡焊连接到铜箔片上。
[0003]现有的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多采用焊接连接,但这样不仅影响二次维修,且容易损坏电容,不方便拆装。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以解决技术中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多采用焊接连接,但这样不仅影响二次维修,且容易损坏电容,不方便拆装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铰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推杆的外壁与第二滑槽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一推杆与第二滑槽为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底端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推杆的外壁与第三滑槽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二推杆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基座顶端的内侧设有固定底槽,所述固定底槽的底端设有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固定底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电容。
[0009]优选的,所述电容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极。
[0010]优选的,所述电极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电极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卡槽底端位于基座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电源连接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电源连接块通过螺纹套设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设置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在使用时将电容放置在固定底槽内壁,之后转动防护板使得安装块卡进安装槽内壁,同时第一卡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进固定槽内壁,对防护板进行固定,同时安装块推动第二推杆向下运动,第二推杆通过第二连杆推动第二卡块向一侧运动,紧密贴合电容的外壁,对电容进行固定,防止电容转动造成损坏,方便对电容进行安装拆卸,提升效率;
[0014]2、通过设置螺纹杆,对电极进行连接时,此时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电源连接块在第一滑槽内壁进行滑动,对电极进行挤压与固定,方便对电极进行连接,方便对电极与电容的拆装,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架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电容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基座;2、固定底槽;3、卡槽;4、限位环;5、固定座;6、防护板;7、安装块;8、固定槽;9、电容;10、支杆;11、固定底座;12、电极;13、第一滑槽;14、电源连接块;15、螺纹杆;16、安装槽;17、第二滑槽;18、第一弹簧;19、第一推杆;20、第一连杆;21、第一卡块;22、第三滑槽;23、第二弹簧;24、第二推杆;25、第二连杆;26、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0,所述支杆1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铰接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一端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座5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6,所述固定座5的顶端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9,所述第一推杆19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20,所述第一连杆2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卡块21,所述第一推杆19的外壁与第二滑槽17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一推杆19与第二滑槽17为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槽16的底端设有第三滑槽22,所述第三滑槽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24,所述第二推杆24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杆25,所
述第二连杆2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卡块26,所述第二推杆24的外壁与第三滑槽22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二推杆24与第三滑槽22滑动连接,首先通过第一推杆19与第二推杆24的作用,在使用时将电容9放置在固定底槽2内壁,之后转动防护板6使得安装块7卡进安装槽16内壁,同时第一卡块21在第一弹簧18的作用下卡进固定槽8内壁,对防护板6进行固定,同时安装块7推动第二推杆24向下运动,第二推杆24通过第二连杆25推动第二卡块26向一侧运动,紧密贴合电容9的外壁,对电容9进行固定,防止电容9转动造成损坏,方便对电容9进行安装拆卸,提升效率。
[0024]所述基座1顶端的内侧设有固定底槽2,所述固定底槽2的底端设有卡槽3,方便对电容9进行固定与安装。
[0025]所述卡槽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固定底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电容9,电容9插入固定底槽2内壁,进行安装。
[0026]所述电容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1,所述固定底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极12,电极12插入卡槽3内壁进行安装。
[0027]所述电极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电极12的外壁与卡槽3的内壁相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内电解电容电极连接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0),所述支杆(1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铰接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一端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座(5)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6),所述固定座(5)的顶端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9),所述第一推杆(19)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20),所述第一连杆(2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卡块(21),所述第一推杆(19)的外壁与第二滑槽(17)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一推杆(19)与第二滑槽(17)为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槽(16)的底端设有第三滑槽(22),所述第三滑槽(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24),所述第二推杆(24)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杆(25),所述第二连杆(2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卡块(2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亮毛和平姜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研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