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20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及装置,该电路包括主处理器、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的至少一感应电路、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处理电路、以及与通信处理电路电连接的至少一发射电路;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感应范围内的移动体;主处理器用于接收感应电路的感应信号并控制通信处理电路产生控制信号;发射电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实施本检测控制电路,可以令检测和控制二合一,可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外部电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起到节能的作用。起到节能的作用。起到节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对空调的控制为用户手动操作空调控制器,通过发送红外信号来控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智能化程度较低,且存在用户外出忘记关闭空调或用户长期离开空调所在空间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及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主处理器、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的至少一感应电路、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处理电路、以及与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电连接的至少一发射电路;
[0005]所述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感应范围内的移动体;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电路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通信处理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所述发射电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
[0006]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感应电路包括感应单元T31

1、第五电阻R5、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六电感L6以及第七电感L7;
[0007]所述感应单元T31

1包括电源供电端VDD、信号输出端DOCI和第一接地端GND;
[0008]其中,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第六电感L6连接至所述电源供电端VDD、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GND通过所述第七电感L7接地;所述信号输出端DOCI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至所述主处理器。
[0009]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感应单元为热释电传感器。
[0010]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包括通信处理器U3、晶振Y4、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和第四十三电阻R43;
[0011]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接地引脚VSS第一路连接至所述晶振Y4的第二接地端GND,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接地引脚VSS第二路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一输出引脚XOUT第一路连接至所述晶振Y4的输出端OUT,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一输出引脚XOUT第二路通过所述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输入引脚XIN和所述晶振Y4的输入端IN通过所述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所述晶振Y4的第三接地端GND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电源引脚VDD连接外部电源;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二输出引脚PC1连接至所述发射电路。
[0012]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第三连接端PC1、第六电阻R6、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十电阻R10以及发射二极管D7;
[0013]所述第三连接端PC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所述第三连接端PC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至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基极,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
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10连接至所述发射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发射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至外部电源。
[0014]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发射二极管D7为红外发射二极管。
[0015]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和所述发射电路电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放大。
[0016]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RI、第二连接端PC0、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三NPN型三极管Q13以及第十五PNP型三极管Q15;
[0017]所述第一连接端RI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RI的第二端第一路通过所述第十九电阻R19连接至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所述第一连接端RI的第二端第二路连接至所述第十三NPN型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外部电源连接至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第一路通过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连接至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和所述第十五PNP型三极管Q15的基极;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发射电路的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第二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第一路通过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至所述第十五PNP型三极管Q15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三NPN型三极管Q13的基极,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第二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端PC0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NPN型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端PC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端PC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所述第十五PNP型三极管Q15的发射极连接至外部电源。
[0018]本技术还构造了一种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
[0019]通过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设计一检测控制电路,其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感应范围内的移动体,主处理器用于接收感应电路的感应信号并控制通信处理电路产生控制信号,发射电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从而令检测和控制二合一,可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外部电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智能化程度高,起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检测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检测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感应电路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通信处理电路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发射电路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信号放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主处理器、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的至少一感应电路、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处理电路、以及与通信处理电路电连接的至少一发射电路。其中,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感应范围内的移动体;主处理器用于接收感应电路的感应信号并控制通信处理电路产生控制信号;发射电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其中,主处理器的型号为CC2531。
[0030]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检测控制方法流程如下:例如在空调房间内,可通过感应电路判断感应范围人是否有人微动,若是,则启动延时时间,例如倒计时60min关闭空调,判断延时时间内是否有人微动,若是,则重新启动延时时间,重新倒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处理器、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的至少一感应电路、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处理电路、以及与所述通信处理电路电连接的至少一发射电路;所述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感应范围内的移动体;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电路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通信处理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所述发射电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包括感应单元T31

1、第五电阻R5、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六电感L6以及第七电感L7;所述感应单元T31

1包括电源供电端VDD、信号输出端DOCI和第一接地端GND;其中,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第六电感L6连接至所述电源供电端VDD、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GND通过所述第七电感L7接地;所述信号输出端DOCI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至所述主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为热释电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电路包括通信处理器U3、晶振Y4、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和第四十三电阻R43;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接地引脚VSS第一路连接至所述晶振Y4的第二接地端GND,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接地引脚VSS第二路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一输出引脚XOUT第一路连接至所述晶振Y4的输出端OUT,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一输出引脚XOUT第二路通过所述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输入引脚XIN和所述晶振Y4的输入端IN通过所述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所述晶振Y4的第三接地端GND接地;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电源引脚VDD连接外部电源;所述通信处理器U3的第二输出引脚PC1连接至所述发射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第三连接端PC1、第六电阻R6、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十电阻R10以及发射二极管D7;所述第三连接端PC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顺杜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