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17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1
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胃管固定装置无法微调胃管固定角度,及不便于患者佩戴的问题;包括左右轴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可固定胃管的管夹机构,两个管夹机构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呈圆台形的转轴,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有外侧设有螺纹的螺纹套,螺纹套开口端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且沿其周向均布的伸缩槽,螺纹套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环,螺纹套远离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呈倒S形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均向内侧聚拢可与人面部贴合,两个弹性片自由端设有前后方向弧形的固定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管固定
,特别是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鼻胃管喂养,即鼻饲,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是肠内营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临床上为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采取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措施,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临床上在对胃管进行固定时,对于某些病情的患者,需要一边插着胃管,一边对其进行输氧;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20989192.1公开了一种带有胃管固定装置的双套胃管,其滑管可在棉线上滑动调节至合适位置,将水凝胶材质的耳套的舒适固定在耳部,避免长时间硬性压迫耳部血液流动受阻造成压疮情况的发生;虽然耳套改善了棉线对患者耳部的压迫,但是棉线捆绑在患者面部,较细的棉线同样会对患者面部产生压迫,其固定管也不能改变角度,无法将胃管调整到使患者舒适的位置,并且棉绳通过固定调节结构调节松紧,在实际使用时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胃管固定装置无法微调胃管固定角度,及不便于患者佩戴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轴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可固定胃管的管夹机构,两个管夹机构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呈圆台形的转轴,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有圆台形且外侧设有螺纹的螺纹套,螺纹套开口端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且沿其周向均布的伸缩槽,螺纹套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环,螺纹套远离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倒S形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均向内侧聚拢可与人面部贴合,两个弹性片自由端设有前后方向弧形的固定片。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倒S形的弹性片方便对该管夹机构的固定,弹性片相比于绳子,可有效减缓对患者面部和头部的压迫,且弹性片避开了耳部,防止耳部压疮现象的发生;以带软垫的支撑轴为中心,两个固定导管的管夹机构转动连接在支撑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患者的两个鼻孔处,而螺纹套、转轴和调节环的配合设置,则可实现管夹机构的转动和定位,起到调节胃管角度的作用,且两个固定座可分别调节角度,互不影响,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时更加便捷;各部件结构巧妙,便于组装和携带,成本低廉,患者使用过程中只需更换胃管,该装置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轴测视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09]图3是本技术转轴和左侧管夹机构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技术的管夹机构装配后的剖视图。
[0011]图5是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轴向的支撑轴1,支撑轴1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可固定胃管的管夹机构,两个管夹机构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呈圆台形的转轴2,转轴2外侧转动连接有外侧设有螺纹的螺纹套3,螺纹套3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底端的截面积,螺纹套3开口端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且沿其周向均布的伸缩槽4,螺纹套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环5,螺纹套3远离支撑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呈倒S形的弹性片6,两个弹性片6均向内侧聚拢可与人面部贴合,两个弹性片6自由端设有前后方向弧形的固定片7。
[0014]为了方便固定不同尺寸的胃管,所述的管夹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固定座8和开口朝下的活动座9,固定座8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螺纹孔10,活动座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螺纹孔10一一对应的阶梯孔11,阶梯孔11内拆卸连接有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0内的螺栓12。
[0015]为了使支撑轴1与管夹机构转动连接,并方便两个管夹机构的拆装,所述的两个固定座8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圆套13,支撑轴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圆套13内,支撑轴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外呈环形的限位凹槽14,圆套13内设有可卡接在限位凹槽14内的限位环15。
[0016]为了使患者使用时更加舒适,所述的支撑轴1外侧设有椭圆形的软垫16。
[0017]为了减缓弹性片6对患者面部的压迫,所述的弹性片6上滑动连接有椭圆形的接触垫17。
[0018]为了防止固定片7与患者头部意外脱离,所述的两个固定片7上分别设有拉绳18,两个拉绳18可系在患者头部。
[0019]本技术使用时,首先组装该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两个固定座8不做区分,只需将支撑轴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不同固定座8的圆套13内,使圆套13内的限位环15卡接在支撑轴1的限位凹槽14内,此时两个固定座8可在支撑轴1的两端转动,且由于限位环15和限位凹槽14的作用,固定座8与支撑轴1不会意外脱离;弹性片6和螺纹套3为预装式,二者铆接在一起,将两个固定座8的转轴2依次插入不同的螺纹套3内,螺纹套3的螺纹套3开设在外侧,调节环5螺纹连接在螺纹套3的外侧,两个固定座8分别可在对应的螺纹套3内转动;
[0020]然后类似于戴眼镜的方式,将支撑轴1上的软垫16置于患者鼻中隔的下方位置,两个弹性片6则分别置于患者面部两侧,并将固定片7置于患者头部位于耳朵上方的位置,弧形的固定片7与患者头部后侧贴合,固定牢固,由于弹性片6呈倒S形且向内侧聚拢,使得弹性片6内侧与患者面部接触,根据常识可知弹性片6在患者颧骨位置处的压迫力度大,此时可将接触垫17沿弹性片6滑动至患者颧骨附近处,从而有效减缓弹性片6对患者面部的压迫,调整好佩戴姿势后,把两个固定片7上的拉绳18系在患者头部后方;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把胃管放置在左侧或右侧的固定座8内,再将活动座9盖在该固定座8上,使胃管挤压在二者之间,并通过螺栓12使固定座8和活动座9固定在一起,实现对胃管的固定,同理,如果患者
另外一个鼻孔插入有其他导管时,也可以此方式将导管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座8内;
[0021]当需要调节胃管的固定角度时,由于螺纹套3开口端又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伸缩槽4,将调节环5向螺纹套3底端移动时,螺纹套3开口处由于自身弹性可向外扩张,使得螺纹套3解除对其内部转轴2的挤压,此时可转动该固定座8,当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将调节环5向螺纹套3开口端移动,可使螺纹套3向内挤压,实现对转轴2的固定,使该固定座8的角度得以保持,并且,调节该固定座8的同时,不会对另一个固定座8的角度产生影响。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倒S形的弹性片方便对该管夹机构的固定,弹性片相比于绳子,可有效减缓对患者面部和头部的压迫,且弹性片避开了耳部,防止耳部压疮现象的发生;以带软垫的支撑轴为中心,两个固定导管的管夹机构转动连接在支撑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患者的两个鼻孔处,而螺纹套、转轴和调节环的配合设置,则可实现管夹机构的转动和定位,起到调节胃管角度的作用,且两个固定座可分别调节角度,互不影响,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时更加便捷;各部件结构巧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轴向的支撑轴(1),其特征在于,支撑轴(1)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可固定胃管的管夹机构,两个管夹机构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呈圆台形的转轴(2),转轴(2)外侧转动连接有外侧设有螺纹的螺纹套(3),螺纹套(3)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底端的截面积,螺纹套(3)开口端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且沿其周向均布的伸缩槽(4),螺纹套(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环(5),螺纹套(3)远离支撑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呈倒S形的弹性片(6),两个弹性片(6)均向内侧聚拢可与人面部贴合,两个弹性片(6)自由端设有前后方向弧形的固定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固定座(8)和开口朝下的活动座(9),固定座(8)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螺纹孔(10),活动座(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宾孟夏君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