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90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储料箱、提升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能通过所述行走轮移动;所述储料箱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储料箱的顶部敞口;所述储料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储料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斜坡壁;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靠近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斜坡壁的较低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能够对将菌包放置于培养架的操作实现机械化,省时省力,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时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秀珍菇不仅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所含有的多醣体被验证具有抗肿瘤的功能,其子实体内又富含优质菌体蛋白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有“菇中极品”的美誉。
[0003]据医学界报道,秀珍菇具有消积化淤,清热解毒,治疗胃病、伤寒等功效,有降低血压,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其中维生素天的含量是其它菌类所不及的,是防治儿童佝偻病,软骨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辅助食品。
[0004]现有的秀珍菇生产工艺中,包括了制作菌包-出菌-剪菌-存放等步骤,其中,出菌和剪菌步骤均是在养菌房中进行;具体的,菌包通常是置于一排排竖直设置的培养架上进行培养,且为了充分利用养菌房内的空间,培养架的高度接近养菌房的内部高度,一般达到了2.4m,甚至更高;而目前将菌包放置于培养架的操作依旧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将菌包放置于培养架的操作依旧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储料箱、提升组件和推动组件;
[0008]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能通过所述行走轮移动;所述储料箱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储料箱的顶部敞口;所述储料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0009]所述储料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斜坡壁;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靠近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斜坡壁的较低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处还设置有能够封闭或开启所述出料口的出料门组件;
[0010]所述储料箱用于放置菌包;菌包能通过所述出料口滚出于所述储料箱;所述底座开设有空间槽;所述空间槽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远离所述斜坡壁的一侧;
[0011]所述提升组件包括运输板、丝杆、螺母、竖向导杆、限位挡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竖向导杆竖直连接于所述空间槽的内底部;所述限位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竖向导杆的顶部;所述丝杆竖直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空间槽的内底部之间;
[0012]所述运输板开设有竖直贯通所述运输板的螺孔;所述螺母固定嵌设于所述运输板
中;所述螺母配合套设于所述丝杆;所述运输板还开设有竖直贯通所述运输板的导向孔;所述竖向导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0013]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运输板于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运输板能移动至所述空间槽内以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所述运输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菌包能滚动至所述运输板上;所述推动组件用于将菌包从运输板上推动至菌包培养架上。
[0014]优选的,所述出料门组件包括出料门、支撑柱、转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出料门铰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出料口的上侧;所述出料门的转动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出料门能转动至封闭所述出料口;
[0015]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转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柱,且所述转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出料门的转动面;
[0016]所述出料门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转杆的转动面共面;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入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座铰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且高于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以驱动所述出料门转动,以使得所述出料组件能够封闭或开启所述出料口。
[0017]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呈长方形;所述出料门同样呈长方形。
[0018]优选的,所述转杆呈V型;所述转杆的V型口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001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俯视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空间槽的俯视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运输板的俯视形状为长方向;
[0020]当所述运输板移动至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所述运输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运输板的靠近所述储料箱的一侧边缘和所述空间槽的靠近所述储料箱的一侧边缘保持有预设距离。
[0021]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推板、支撑板和导向管;
[0022]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水平连接于运输板的较短的侧壁;所述第二板竖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运输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竖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的靠近所述运输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板和所述支撑板正相对设置;
[0023]所述导向管水平嵌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管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的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管;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出于导向管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推板;
[002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导向管共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移动,以推动位于所述运输板上的菌包向远离所述推动组件的方向移动。
[0025]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垂直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彼此平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靠近所述出料口的竖直方向的两侧。
[0026]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0027]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和转动方向;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启停和伸缩方向;所述第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启停和伸缩方向。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包括:
[0029]发菌:将接种秀珍菇菌种后的菌包通过所述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置于培养基上,培育28~30天;
[0030]出菇:菌包内长满菌丝后将菌包的袋口打开以长出秀珍菇,出菇期间保持环境温度为24~26℃、空气相对湿度为95%,并及时清理生长畸形的秀珍菇;
[0031]采收:当秀珍菇的菌盖直径达到20~30mm、菌盖平展、边缘内卷时进行采收。
[0032]优选的,所述出菇期间的环境温度保持为25℃。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能够对将菌包放置于培养架的操作实现机械化,省时省力,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时的劳动强度;具体的,使用本培养装置时,先将待上架的菌包放置于储料箱内(通过储料箱上部的敞口放入),在斜坡壁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菌包会依次从出料口中滚出储料箱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储料箱、提升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能通过所述行走轮移动;所述储料箱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储料箱的顶部敞口;所述储料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储料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斜坡壁;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靠近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斜坡壁的较高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斜坡壁的较低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处还设置有能够封闭或开启所述出料口的出料门组件;所述储料箱用于放置菌包;菌包能通过所述出料口滚出于所述储料箱;所述底座开设有空间槽;所述空间槽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远离所述斜坡壁的一侧;所述提升组件包括运输板、丝杆、螺母、竖向导杆、限位挡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竖向导杆竖直连接于所述空间槽的内底部;所述限位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竖向导杆的顶部;所述丝杆竖直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空间槽的内底部之间;所述运输板开设有竖直贯通所述运输板的螺孔;所述螺母固定嵌设于所述运输板中;所述螺母配合套设于所述丝杆;所述运输板还开设有竖直贯通所述运输板的导向孔;所述竖向导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以驱动所述运输板于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运输板能移动至所述空间槽内以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所述运输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菌包能滚动至所述运输板上;所述推动组件用于将菌包从运输板上推动至菌包培养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组件包括出料门、支撑柱、转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出料门铰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出料口的上侧;所述出料门的转动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出料门能转动至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转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柱,且所述转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出料门的转动面;所述出料门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转杆的转动面共面;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入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座铰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且高于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以驱动所述出料门转动,以使得所述出料组件能够封闭或开启所述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呈长方形;所述出料门同样呈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菌房的秀珍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端友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