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69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包括输液通道,输液通道通过输液管连有气液共存腔,气液共存腔上端设有进液口,气液共存腔下端设有空气过滤层,空气过滤层包括与进液漏斗,进液漏斗下端螺纹连接有空气过滤筒,空气过滤筒内连接有罩筒,空气过滤筒底部有液体导出部;罩筒顶部固连有连接环,连接环上通过连接绳设有浮球;液体导出部设有防气孔;输液通道内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空气检测模块,检测装置下方设有出液口;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和与电源电连接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检测器具有检测空气和双重阻止空气进入注射器中的功能,功能多样,使用方便,非常具有实用性。非常具有实用性。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对所有输液操作环节,如输血、输液、透析净化,的过程中进行处置的设备,都需要将药液输入到血管中,因此,如果液体中出现气泡或者液体流完没有及时发现,都会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相关领域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
[0004]本技术的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通道,
[0006]所述输液通道上端通过输液管连接有气液共存腔,所述输液通道内部设有检测装置;
[0007]所述气液共存腔上端设有进液口;
[0008]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成分的空气检测模块,所述检测装置下方在所述输液通道上设有出液口;
[0009]所述检测装置还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空气检测模块电连接的信号接受模块,所述信号接受模块电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有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有信号输送模块。
[0011]优选地,所述气液共存腔下端设有空气过滤层,所述空气过滤层包括进液漏斗,所述进液漏斗上端与所述气液共存腔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液漏斗下端螺纹连接有空气过滤筒。
[0012]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罩筒,所述空气过滤筒的底部安装有液体导出部;
[0013]所述罩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通过连接绳设有浮球;
[0014]所述液体导出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罩筒底部结构相配合的防气孔。
[0015]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筒的内部设有滑槽A,所述罩筒外侧设有与所述滑槽A相应的滑块A。
[0016]优选地,所述出液口下端的输液管外套设有止流夹,所述止流夹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供输液管穿过的贯穿孔;
[0017]所述第一夹板设有滑槽B,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B相匹配的滑块B;
[0018]所述贯穿孔设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0019]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蜂鸣器和
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表面的LED显示屏;
[002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有用于通知医护人员的移动设备;
[0021]所述LED显示屏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固定杆A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下端设有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杆B与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进液漏斗与所述气液共存腔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0024]优选地,所述空气检测模块采用电化学传感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6]1)本技术的输液管空气检测器与输液管螺纹可拆卸连接连接方便且便于拆卸;
[0027]2)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实时检测管内是否有空气进入,且同时能从LED显示屏实时看到管内压力的变化;
[0028]3)空气过滤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空气进入到输液通道内;
[0029]4)止流夹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实现了自动的智能化止流;
[0030]5)止流夹的设置与空气过滤层共同实现了本技术的双重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内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输液管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1]6)移动设备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即使查看和处理对应的输液管的情况;
[0032]7)蜂鸣器的设置让周围人能及时进行查看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防止医护人员没能及时从移动设备上看到警示通知。
附图说明
[00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止流夹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装置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技术装置的控制装置的连接框图;
[0039]其中:
[0040]1、输液通道,
[0041]2、输液管,21、出液口,22、止流夹,23、第一夹板,24、第二夹板,25、贯穿孔,26、滑槽B,27、滑块B;
[0042]3、气液共存腔,31、进液口,32、空气过滤层,33、进液漏斗,
[0043]34、空气过滤筒,341、罩筒,342、液体导出部,343、连接环,344、连接绳,345、浮球,346、防气孔,347、滑槽A,348、滑块A,
[0044]35、密封圈;
[0045]4、检测装置,41、空气检测模块,;
[0046]5、控制装置,51、电源,
[0047]52、电路板,521、信号接受模块,522、单片机,523、信号转换模块,524、信号输送模块,525、无线通信模块,526、蜂鸣器,527、LED显示屏;
[0048]6、固定杆A,61、固定杆B;
[0049]7、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或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和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
[0051]请参阅图1

5。
[0052]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包括输液通道1,所述输液通道1上端通过输液管2连接有气液共存腔3,所述输液通道1内部设有检测装置4;所述气液共存腔3上端设有进液口31;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成分的空气检测模块41,所述检测装置4下方在所述输液通道1上设有出液口21;所述检测装置4还电连接有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电源51和电路板52,所述电路板52与所述电源51电连接。
[0053]优选地,所述电路板52包括与所述空气检测模块41电连接的信号接受模块521,所述信号接受模块521电连接有单片机522,所述单片机522电连接有信号转换模块523,所述信号转换模块523电连接有信号输送模块524。
[0054]优选地,所述气液共存腔3下端设有空气过滤层32,所述空气过滤层32包括进液漏斗33,所述进液漏斗33上端与所述气液共存腔3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液漏斗33下端螺纹连接有空气过滤筒34。
[0055]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通道(1),所述输液通道(1)上端通过输液管(2)连接有气液共存腔(3),所述输液通道(1)内部设有检测装置(4);所述气液共存腔(3)上端设有进液口(31);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成分的空气检测模块(41),所述检测装置(4)下方在所述输液通道(1)上设有出液口(21);所述检测装置(4)还电连接有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电源(51)和电路板(52),所述电路板(52)与所述电源(51)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2)包括与所述空气检测模块(41)电连接的信号接受模块(521),所述信号接受模块(521)电连接有单片机(522),所述单片机(522)电连接有信号转换模块(523),所述信号转换模块(523)电连接有信号输送模块(52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共存腔(3)下端设有空气过滤层(32),所述空气过滤层(32)包括进液漏斗(33),所述进液漏斗(33)上端与所述气液共存腔(3)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液漏斗(33)下端螺纹连接有空气过滤筒(3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管空气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筒(3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罩筒(341),所述空气过滤筒(34)的底部安装有液体导出部(342);所述罩筒(34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43),所述连接环(343)上通过连接绳(344)设有浮球(345);所述液体导出部(3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罩筒(341)底部结构相配合的防气孔(34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莉廖益
申请(专利权)人:富顺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