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49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研磨罐,研磨罐腔内固定安装有弧形的研磨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齿轮盘的顶部设置有竖杆。该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的工作带动转动杆和转动板转动,研磨杆自转和公转的同时还带动研磨球在研磨板的弧形壁面上进行研磨运动,使得对研磨板弧形壁面上的干燥棉花秸秆进行快速的研磨,当研磨板弧形顶部的棉花秸秆被研磨成粉和颗粒后,上侧的棉花秸秆会自动往下滑落,提高了对干燥棉花秸秆的研磨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效率。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效率。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铬在环境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以三价和六价形态存在,而六价铬相对三价铬更易被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类健康。相对于六价铬,三价铬较稳定,对环境的危害也较小。因此,近年来环境介质中六价铬污染去除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采取的土壤铬污染修复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修复技术,但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成本高、修复效果不理想等缺点。生物炭相较其他的修复材料具有来源广、比表面积大、孔隙度高、含氧官能团丰富等优点,可通过表面孔隙吸附、离子交换、改变土壤pH等物理、化学方式来改变重金属的存在形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终达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目的。
[0003]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流程为:棉花秸秆风干干燥

缺氧加热、研磨

自然冷却过滤筛选

去离子水冲洗然后干燥

生物炭加入铬污染土壤混合搅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生物炭技术的铬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研磨罐(1),研磨罐(1)为从上到下内壁直径逐渐缩小的空心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罐(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朝上的进料管(11),两个进料管(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进料漏斗(12),研磨罐(1)腔内固定安装有弧形的研磨板(14),研磨板(14)的弧形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16),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竖直朝下,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贯穿研磨罐(1)的顶部壁面,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且转动杆(2)位于研磨罐(1)的腔内,转动杆(2)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盘(21),齿轮盘(21)的中部为镂空,齿轮盘(21)的顶部与研磨罐(1)顶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竖杆(22),转动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倾斜朝下的转动板(23),转动板(23)上设置有研磨杆(24),研磨杆(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倾斜的斜齿轮(25),且斜齿轮(25)与齿轮盘(21)的一侧外壁处于啮合的状态,研磨杆(24)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转动板(23)上,位于研磨板(14)上方的研磨罐(1)腔内中部设置有定位罩(26),定位罩(26)为上下两端均为镂空的空心球体,定位罩(26)的外壁与研磨罐(1)内壁之间设置有斜齿轮(25),定位罩(26)腔内设置有稳定球(27),且研磨杆(24)贯穿稳定球(27),研磨杆(24)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马兰廖娜谢芳丁丽史小丽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