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古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23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博古架结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单元架体,所述单元架体内设有内中板,所述内顶板、内底板和内中板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和外框腔,在所述外框腔内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外框腔分隔为多个外框架,在所述内框腔内套装有框架模块,所述框架模块内设有多个内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和外框腔,在外框腔内设有多个外框架,在内框腔内套设具有多个内框架的框架模块,形成内外双层框架结构,此外,内框腔内的框架模块直接套设安装,无需在内框腔内再设置多个间隔板,安装方便容易,一步到位。一步到位。一步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博古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家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博古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博古架又名“多宝格”,是室内用来摆放古玩、玉器等小品的古雅设置,集装饰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传统的博古架采用四方架体的平直状的格子式设计,或上下错落的格子式设计,如CN2020210204877、CN202021578492X所示。
[0003]申请人在意图开发创新一个新的结构,与传统的博古架有明显区分,同时提高其观赏性和装饰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0004]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博古架结构。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博古架结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单元架体,所述单元架体包括有竖直侧边板,以及连接于竖直侧边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依次连接有上边侧板、中侧板和下边侧板;在所述竖直侧边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朝中侧板方向伸出内顶板和内底板,在所述内顶板和内底板之间连接有内中板,所述内顶板、内底板和内中板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和外框腔,在所述外框腔内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外框腔分隔为多个外框架,在所述内框腔内套装有框架模块,所述框架模块内设有多个内框架。
[0008]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内框腔的侧壁上设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为整体连张铺设而成。
[0009]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顶板与上边侧板之间、上边侧板与中侧板之间、中侧板与下边侧板之间、下边侧侧板与底板之间均呈135
°
夹角。
[0010]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其包括有一对单元架体,且一对单元架体对称相背而立。
[0011]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下边侧板下方竖直向下设有竖直支撑板,在所述底板端部向外延伸有一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和外框腔,在外框腔内设有多个外框架,在内框腔内套设具有多个内框架的框架模块,形成内外双层框架结构,此外,内框腔内的框架模块直接套设安装,无需在内框腔内再设置多个间隔板,安装方便容易,一步到位。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无框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18]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0019]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0020]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0021]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0022]本技术为一种博古架结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单元架体,如图1、2、3所示,所述单元架体包括有竖直侧边板10,以及连接于竖直侧边板10上下两端的顶板20和底板30,在顶板20和底板30之间依次连接有上边侧板40、中侧板50和下边侧板60;在所述竖直侧边板10的上下两端分别朝中侧板50方向伸出内顶板70和内底板80,在所述内顶板70和内底板80之间连接有内中板90,所述内顶板70、内底板80和内中板90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100和外框腔,在所述外框腔内设有多个间隔板11,所述间隔板11将外框腔分隔为多个外框架,在所述内框腔100内套装有框架模块120,所述框架模块120内设有多个内框架。
[0023]本技术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100和外框腔,在外框腔内设有多个外框架,在内框腔内套设具有多个内框架的框架模块120,形成内外双层框架结构,此外,内框腔100内的框架模块120直接套设安装,无需在内框腔100内再设置多个间隔板,安装方便容易,一步到位。
[0024]在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框腔100的侧壁上设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为整体连张铺设而成。由于内框腔100内无需安装设置间隔板,框架模块120是直接套设安装的,因此内框腔100的侧壁上可以直接连张整块铺设内衬层,如PU、皮革等进行整片内衬铺设,保证铺设质量。
[0025]在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单元架体中所述顶板20与上边侧板40之间、上边侧板40与中侧板50之间、中侧板50与下边侧板60之间、下边侧侧板60与底板30之间均呈135
°
夹角。一种博古架结构包括有一对单元架体,且一对单元架体对称相背而立,由此,形成正八边形结构的博古架。
[0026]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在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在所述下边侧板60下方
竖直向下设有竖直支撑板130,在所述底板30端部向外延伸有一横向支撑板110,所述横向支撑板110与竖直支撑板130固定连接。
[0027]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博古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单元架体,所述单元架体包括有竖直侧边板,以及连接于竖直侧边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依次连接有上边侧板、中侧板和下边侧板;在所述竖直侧边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朝中侧板方向伸出内顶板和内底板,在所述内顶板和内底板之间连接有内中板,所述内顶板、内底板和内中板将单元架体分隔成内框腔和外框腔,在所述外框腔内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外框腔分隔为多个外框架,在所述内框腔内套装有框架模块,所述框架模块内设有多个内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博古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和砚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