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21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包括髋关节固定部和两个设于髋关节固定部下方的下肢固定部,所述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髋关节固定部的内侧设有内衬,所述内衬上朝向髋关节固定部的一侧设有若干按摩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辅助患者进行髋关节康复训练,有效加强患者髋关节肌肉的训练效果,提高患者髋关节的肌肉力量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的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位置在髋部,使臀部肌肉力量下降,而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本身髋部肌肉力量不足,比普通患者更容易脱位,普通患者也会发生脱位。
[0003]在公开号为CN109875797A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髋关节防脱位支撑架,该装置可以减少患者腿部所受压力,整个装置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康复修养时髋关节脱位的概率,并允许患者下肢在一定空间内活动,提高患者康复修养时的舒适度;但是患者在康复时,患者的下肢肌肉和髋部肌肉均无法经常性的活动,长时间后患者的髋部肌肉力量会逐渐变小,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患者髋部肌肉力量较小,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包括髋关节固定部和两个设于髋关节固定部下方的下肢固定部,所述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髋关节固定部的内侧设有内衬,所述内衬上朝向髋关节固定部的一侧设有若干按摩块;上述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之间可相对转动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患者下肢和髋部的活动,以便于康复修养,辅助患者康复,而若干按摩块的设置,以便于患者的髋部肌肉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0006]作为优选,所述按摩块的内部设有若干振动片,所述按摩块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突起部;上述振动片的设置,使得按摩块可以对患者髋部肌肉进行震动按摩,加强对患者髋部肌肉的按摩质量,加强对患者髋部肌肉力量的恢复能力,突起部的设置,以便于增加对患者髋部的穴位按摩,加强对患者髋部的穴位刺激,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髋关节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之间设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小于90度;上述夹角α的设置,使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较高,而夹角的设置,以便于对患者的屈腿角度进行限制,避免患者屈腿过度导致患者髋关节后脱位,而影响患者髋关节整体的康复效果,避免患者髋关节意外脱位,保证患者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性。
[0008]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下肢固定部的外侧分别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下肢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髋关节固定部的两侧底部均设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上述连接条和固定块的设置,以便于将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连接起来,使得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可以相互配合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辅助康复,减少患者承受压力,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轻松的通过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的辅助进行髋关节康复训练。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端面上设有固定柱,所述连接条上与固定块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固定柱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块;上述固定柱和固定槽的配合设置,使得连接条的端部可以套在固定柱上实现转动,从而使得下肢固定部可以在髋关节固定部上转动,以便于辅助患者下肢进行活动康复,而环形滑槽和环形滑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连接条的端部脱出固定柱,且辅助连接条在固定柱上转动,加强连接条的旋转顺畅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条翻转角度的限位块;上述限位块的设置,以便于在结构上对下肢固定部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从而对患者康复训练时的屈膝角度进行限制,避免患者屈膝过度而导致髋关节后脱位。
[0011]因此,本技术具有可辅助患者进行髋关节康复训练,有效加强患者髋关节肌肉的训练效果,提高患者髋关节的肌肉力量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2是图1中的爆炸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侧视图;
[0015]图4是图1中的内衬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5是图4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包括髋关节固定部1和两个设于髋关节固定部1下方的下肢固定部2,下肢固定部2和髋关节固定部1之间可相对转动,髋关节固定部1的内侧设有内衬11,内衬11上朝向髋关节固定部1的一侧设有若干按摩块12,上述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之间可相对转动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患者下肢和髋部的活动,以便于康复修养,辅助患者康复,而若干按摩块的设置,以便于患者的髋部肌肉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按摩块12的内部设有若干振动片13,按摩块1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突起部121,上述振动片的设置,使得按摩块可以对患者髋部肌肉进行震动按摩,加强对患者髋部肌肉的按摩质量,加强对患者髋部肌肉力量的恢复能力,突起部的设置,以便于增加对患者髋部的穴位按摩,加强对患者髋部的穴位刺激,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
[0019]上述按摩块内设置有若干振动片,振动片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为现有技术,此次不再赘述,髋关节固定部可以固定在患者髋关节处,而下肢固定部固定在患者大腿部,在使用时,患者可屈膝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患者尽早康复,在患者屈膝锻炼时,启动振动片,使得按摩块整体对患者髋部进行按摩。
[0020]两个下肢固定部2的外侧分别设有连接条21,连接条21的一端与下肢固定部2转动连接,髋关节固定部1的两侧底部均设有固定块14,连接条21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4转动连接,上述连接条和固定块的设置,以便于将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连接起来,使得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可以相互配合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辅助康复,减少患者承受压力,
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轻松的通过下肢固定部和髋关节固定部的辅助进行髋关节康复训练;固定块14的端面上设有固定柱141,连接条21上与固定块14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固定柱141配合的固定槽211,固定柱141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滑槽142,固定槽211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142相配合的环形滑块212,上述固定柱和固定槽的配合设置,使得连接条的端部可以套在固定柱上实现转动,从而使得下肢固定部可以在髋关节固定部上转动,以便于辅助患者下肢进行活动康复,而环形滑槽和环形滑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连接条的端部脱出固定柱,且辅助连接条在固定柱上转动,加强连接条的旋转顺畅性。
[0021]当患者进行屈膝康复时,下肢固定部开始翻转,连接条随着下肢固定部共同以固定柱的轴线为中心翻转,实现患者的屈膝康复训练,环形滑块在环形滑槽内滑动。
[0022]固定块14的上方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条21翻转角度的限位块15,上述限位块的设置,以便于在结构上对下肢固定部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从而对患者康复训练时的屈膝角度进行限制,避免患者屈膝过度而导致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固定部1和下肢固定部2之间设有夹角α,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包括髋关节固定部(1)和两个设于髋关节固定部(1)下方的下肢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部(2)和髋关节固定部(1)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髋关节固定部(1)的内侧设有内衬(11),所述内衬(11)上朝向髋关节固定部(1)的一侧设有若干按摩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12)的内部设有若干振动片(13),所述按摩块(1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突起部(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固定部(1)和下肢固定部(2)之间设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小于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髋置换术后多功能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肢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宋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