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0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预留后浇带、箱梁已浇段、悬挂吊梁、第一支撑墩、第二支撑墩、箱梁内模和箱梁外模;预留后浇带及箱梁已浇段位置处布设箱梁钢筋笼;箱梁已浇段位于预留后浇带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预留后浇带两侧的挂梁撑柱之间设置滑移挂梁,并在滑移挂梁上设置模板吊杆,可有效降低箱梁外模支设施工的难度;通过横向加压体对上部预压梁和下部预压梁施加横向顶压力,可有效降低预留后浇带顶压施工的难度;组拼内底模与组拼内顶模之间设置内撑定位体,降低了箱梁内模安装定位的难度;提升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空气的排除效率,改善了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改善了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改善了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改善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的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适用于桥梁工程中现浇箱梁模板体系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发展,桥梁结构体系日趋复杂。在现浇箱梁施工时,为降低温度荷载对箱梁结构的影响,常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后浇带。预留后浇带在后续施工时,高效的后浇带封盖和可靠的混凝土浇筑常常是现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桥梁现浇箱梁跨内无支承便捷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施工支架本体和工作平台,施工支架本体下端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底座,施工支架本体上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内部滑动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下端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上端设有弹簧,底部的底座提供稳定支撑。通过降下工作平台,使插杆插入套筒内部带动滑动块在套筒内部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固定杆将万向轮伸出施工支架本体下端,随着丝杆的作用力将施工支架本体顶起,从而方便施工支架本体的移动转移,弹簧可在插杆脱离套筒的时候带动万向轮收入施工支架本体内部。该施工方法虽然解决了支模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支模体系的布设,但是在降低模板安装定位难度、提升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度等方面尚存改进之处。
[0004]鉴于此,为有效降低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体系的现场施工难度、改善施工质量、保护周边环境,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不但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升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箱梁外模支设施工的难度、提升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0006]这种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预留后浇带、箱梁已浇段、悬挂吊梁、第一支撑墩、第二支撑墩、箱梁内模和箱梁外模;
[0007]预留后浇带及箱梁已浇段位置处布设箱梁钢筋笼,箱梁已浇段位于预留后浇带两侧;在预留后浇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梁撑柱,并在预留后浇带两侧的挂梁撑柱之间设置有滑移挂梁;在挂梁撑柱面向滑移挂梁侧设置有横断面呈T形的挂梁连接槽,滑移挂梁和挂梁连接槽通过挂梁连接板连接;在滑移挂梁上设置有模板吊杆,并在模板吊杆的底端设置有悬挂吊梁;在预留后浇带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墩,在预留后浇带另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墩;在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背离预留后浇带侧分别设置有补强支撑体;在预留后浇带上表面的第一支撑墩与第二支撑墩之间设置有上部预压梁和横向加压体,在预留后浇带下表面的第一支撑墩与第二支撑墩之间设置有
下部预压梁和横向加压体;
[0008]组拼内侧模、组拼内底模和组拼内顶模组合形成的箱梁内模设于预留后浇带的内部,并在相对的组拼内顶模与组拼内底模之间设置有内撑定位体,在组拼内侧模与组拼内底模接缝处、组拼内侧模与组拼内顶模接缝处均设置有内模连接板和内模拼接缝;内撑定位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内撑压板与组拼内底模和组拼内顶模连接;在镜像相对的悬挂吊梁上依次铺设模板垫梁和箱梁外模,并在悬挂吊梁的上表面布设有模板支墩,在模板支墩面向箱梁外模侧设置有竖向撑杆和转动撑杆,并在竖向撑杆和转动撑杆与箱梁外模相接处设置有模板压板;箱梁内模与箱梁外模围合形成的腔体内、箱梁内模和箱梁外模上方灌注混凝土形成箱梁后浇带。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均采用型钢轧制而成,与补强支撑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墩通过横向加压体与上部预压梁或下部预压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墩与相接的上部预压梁和下部预压梁焊接连接;所述横向加压体采用液压千斤顶,一端与第一支撑墩焊接连接,另一端与相接的上部预压梁或下部预压梁焊接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竖向撑杆包括螺母和螺杆,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两端分别与模板支墩和模板压板焊接连接;所述转动撑杆包括螺母和螺杆,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一端与模板压板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模板支墩通过撑杆转动铰连接;所述组拼内侧模、组拼内底模和组拼内顶模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模板,与箱梁钢筋笼通过模板定位筋连接;所述组拼内侧模的底板上设置囊袋连接管,并通过囊袋连接管与储浆囊袋连通;所述储浆囊袋采用橡胶片缝合而成,底面标高较第二灌注管的顶面高10~30mm;所述箱梁外模采用合金模板,侧板上分别设置第一灌注管和第二灌注管,第一灌注管和第二灌注管分别与外部混凝土灌注设备连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预留后浇带两侧的挂梁撑柱之间设置滑移挂梁,并在滑移挂梁上设置模板吊杆,可有效降低箱梁外模支设施工的难度。
[0013](2)本技术在预留后浇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并通过横向加压体对上部预压梁和下部预压梁施加横向顶压力,可有效降低预留后浇带顶压施工的难度。
[0014](3)本技术箱梁内模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组拼内侧模、组拼内底模和组拼内顶模,并在组拼内底模与组拼内顶模之间设置内撑定位体,降低了箱梁内模安装定位的难度。
[0015](4)本技术在组拼内侧模的底板上设置囊袋连接管,并且囊袋连接管与储浆囊袋留储余浆和空气,提升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空气的排除效率,改善了预留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预留后浇带模板布设及混凝土浇筑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箱梁已浇段内部的连接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箱梁钢筋笼;2

箱梁已浇段;3

预留后浇带;4

挂梁撑柱;5

滑移
挂梁;7

模板吊杆;8

悬挂吊梁;9

第一支撑墩;10

第二支撑墩;11

补强支撑体;12

上部预压梁;13

横向加压体;14

下部预压梁;15

内撑压板;16

组拼内侧模;17

组拼内底模;18

组拼内顶模;19

箱梁内模;20

内撑定位体;21

内模连接板;22

内模拼接缝;23

模板垫梁;24

箱梁外模;25

模板支墩;26

竖向撑杆;27

转动撑杆;28

模板压板;2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后浇带(3)、箱梁已浇段(2)、悬挂吊梁(8)、第一支撑墩(9)、第二支撑墩(10)、箱梁内模(19)和箱梁外模(24);预留后浇带(3)及箱梁已浇段(2)位置处布设箱梁钢筋笼(1),箱梁已浇段(2)位于预留后浇带(3)两侧;在预留后浇带(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梁撑柱(4),并在预留后浇带(3)两侧的挂梁撑柱(4)之间设置有滑移挂梁(5);在挂梁撑柱(4)面向滑移挂梁(5)侧设置有横断面呈T形的挂梁连接槽(36),滑移挂梁(5)和挂梁连接槽(36)通过挂梁连接板(35)连接;在滑移挂梁(5)上设置有模板吊杆(7),并在模板吊杆(7)的底端设置有悬挂吊梁(8);在预留后浇带(3)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墩(9),在预留后浇带(3)另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墩(10);在第一支撑墩(9)和第二支撑墩(10)背离预留后浇带(3)侧分别设置有补强支撑体(11);在预留后浇带(3)上表面的第一支撑墩(9)与第二支撑墩(10)之间设置有上部预压梁(12)和横向加压体(13),在预留后浇带(3)下表面的第一支撑墩(9)与第二支撑墩(10)之间设置有下部预压梁(14)和横向加压体(13);组拼内侧模(16)、组拼内底模(17)和组拼内顶模(18)组合形成的箱梁内模(19)设于预留后浇带(3)的内部,并在相对的组拼内顶模(18)与组拼内底模(17)之间设置有内撑定位体(20),在组拼内侧模(16)与组拼内底模(17)接缝处、组拼内侧模(16)与组拼内顶模(18)接缝处均设置有内模连接板(21)和内模拼接缝(22);内撑定位体(20)的两端分别通过内撑压板(15)与组拼内底模(17)和组拼内顶模(18)连接;在镜像相对的悬挂吊梁(8)上依次铺设模板垫梁(23)和箱梁外模(24),并在悬挂吊梁(8)的上表面布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蒋新春鲁江祁涛刘尚蔡继康章俊郑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