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99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具体涉及湿地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喂食器本体,所述喂食器本体的内部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内部的Y型杆,所述Y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食料储存箱,所述食料储存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斗,所述Y型杆的侧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簧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座远离Y型杆的一端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Y型杆伸出喂食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顶部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鸟类自身重量自动控制鸟类取食数量,便于湿地研究保护鸟类,简化喂食器固定安装程序,延长喂食器使用寿命。延长喂食器使用寿命。延长喂食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湿地保护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

技术介绍

[0002]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鸟类喂食器大多采用人工控制挡板的方式控制出料量和出料速率,对于湿地中的鸟类多样性无法进行分类喂食,进而影响湿地中鸟类的保护力度,同时传统的鸟类喂食器大多采用挂钩或钢绳等方式将喂食器固定在树枝或树干上,容易收到动物的干扰,导致喂食器倾覆,固定效果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通过站立板和Y型杆,利用鸟类自身重量自动控制鸟类取食数量,便于湿地研究保护鸟类,同时设置控制机构、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简化喂食器固定安装程序,延长喂食器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包括喂食器本体,所述喂食器本体的内部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内部的Y型杆,所述Y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食料储存箱,所述食料储存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斗,所述Y型杆的侧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簧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座远离Y型杆的一端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Y型杆伸出喂食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顶部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座远离站立板的一端均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喂食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喂食器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内部的食料箱,所述食料箱伸入喂食器本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设于食料箱内部的收料斗,所述收料斗与出料斗活动衔接;
[0006]所述喂食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固定杆和第二弧形固定杆,所述第一弧形固定杆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弹簧座,所述第三弹簧座远离第一弧形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连轴与第二弧形固定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固定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二弧形固定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与第二弧形固定块活动衔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控制箱的
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控制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控制套环,所述控制套环的外缘固定连接有等角度分布的第一控制杆、第二控制杆和第三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远离控制套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设于控制箱内部的主动杆,所述主动杆伸出控制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杆远离控制套环的一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控制箱内部的控制长连杆,所述控制长连杆伸出控制箱的一端通过铰座与第一弧形固定块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控制杆远离控制套环的一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控制箱内部的控制短连杆,所述控制短连杆伸出控制箱的一端通过铰座与第二弧形固定块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食料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性合页,两个所述弹性合页远离食料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食料箱的顶部开设有喂食口,所述喂食口的内部与两个所述盖板的侧面活动衔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伸出控制箱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主动杆的一端与喂食器本体的顶部活动衔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站立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站台。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设置站立板和Y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方便鸟类在取食时,抓取站台带动站立板转动,进而带动Y型杆和食料储存箱转动,利用出料斗与收料斗活动衔接,使食料滑落到食料箱的内部,进而便于鸟类取食,鸟类取食完毕离开站台,Y型杆和食料储存箱在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自动控制鸟类取食数量,便于湿地研究保护鸟类;
[0015]2、通过设置控制机构、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把手转动,进而带动主动杆和第一控制杆转动,从而带动控制套环和控制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控制杆和第三控制杆转动,利用控制长连杆的转动连接作用下,带动第一弧形固定块转动,当第三控制杆转动时,利用控制短连杆的转动连接作用下,带动第二弧形固定块转动,进而解除第二弧形固定块和第一弧形固定块的活动衔接状态,从而拿取喂食器本体,松开控制把手,在第三弹簧座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弧形固定杆和第二弧形固定杆转动,进而使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处于活动衔接状态,简化喂食器固定安装程序,便于喂食器在湿地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食料箱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喂食器本体;2、Y型杆;3、食料储存箱;4、出料斗;5、第一弹簧座;6、站立板;7、第二弹簧座;8、控制箱;9、食料箱;10、收料斗;11、固定板;12、第一弧形固定杆;13、第二弧形固定杆;14、第三弹簧座;15、第一弧形固定块;16、第二弧形固定块;17、控制轴;18、控制套环;19、第一控制杆;20、第二控制杆;21、第三控制杆;22、主动杆;23、控制把
手;24、控制长连杆;25、控制短连杆;26、弹性合页;27、盖板;28、喂食口;29、支撑块;30、站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1

3所示的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包括喂食器本体1,喂食器本体1的内部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1内部的Y型杆2,Y型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食料储存箱3,食料储存箱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斗4,Y型杆2的侧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簧座5,两个第一弹簧座5远离Y型杆2的一端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Y型杆2伸出喂食器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6,站立板6的顶部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座7,两个第二弹簧座7远离站立板6的一端均通过铰座与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包括喂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器本体(1)的内部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1)内部的Y型杆(2),所述Y型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食料储存箱(3),所述食料储存箱(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斗(4),所述Y型杆(2)的侧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簧座(5),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座(5)远离Y型杆(2)的一端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Y型杆(2)伸出喂食器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6),所述站立板(6)的顶部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座(7),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座(7)远离站立板(6)的一端均通过铰座与喂食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喂食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喂食器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穿设于喂食器本体(1)内部的食料箱(9),所述食料箱(9)伸入喂食器本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设于食料箱(9)内部的收料斗(10),所述收料斗(10)与出料斗(4)活动衔接;所述喂食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固定杆(12)和第二弧形固定杆(13),所述第一弧形固定杆(12)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弹簧座(14),所述第三弹簧座(14)远离第一弧形固定杆(12)的一端通过连轴与第二弧形固定杆(1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固定杆(12)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15),所述第二弧形固定杆(13)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16),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15)与第二弧形固定块(16)活动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用鸟类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浩藩季巍郑育桃张继红何梅李田曾文昌唐山桂丽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