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90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于支架主体的夹持机构、弹性元件;夹持机构包括左夹臂、右夹臂以及底部支撑臂;左夹臂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连杆和第一支杆,第一连杆上端和第一支杆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夹持部上;第一连杆枢接于支架主体;右夹臂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连杆和第二支杆,第二连杆上端和第二支杆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夹持部上;第二连杆枢接于支架主体;第一支杆下端设置通过第一齿轮铰接于支架主体,第二支杆下端通过第二齿轮铰接于支架主体,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通过将齿轮啮合设置于支杆上,以减小连杆枢接的压力,减小连杆的受损,从而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种类日益繁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电子设备用支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斜拉型支架之夹持部在松开和夹紧电子产品过程中,无法相对于基座保持竖直状态,放置在支架上的电子产品两侧容易受力不均,且在夹持过程中容易造成夹持不稳定,引起电子产品晃动等情况;且由于夹持部无法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导致夹持空间上端开口歪斜,电子产品不易放入,且电子产品无法保证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0003]后来,出现了一种支架,其通过设置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夹持部在夹紧和松开电子产品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被夹持电子产品两侧受力均匀,夹持稳定,且使电子产品保持竖直状态,有效解决了电子产品晃动的问题,降低因晃动产生的噪音;但是其将齿轮设置于连杆的枢接处,连杆的枢接相对与支杆的铰接所受压力更大,从而,将齿轮设置于连杆的枢接处进一步加重了连杆的负担,使得连杆在使用时容易受损,支架整体使用寿命低,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该种结构的支架,在实际设计时,为了提高齿轮啮合可靠性,减少脱齿滑齿现象,通常会把齿轮沿轴向加长,尽量使两个齿轮的啮合区域变大,但是,这样也会导致支架的前后向尺寸变大;以及,该支架的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之间的结构设计欠佳,也导致其支架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储存保管。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支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其通过将齿轮啮合设置于支杆上,以减小连杆枢接的压力,减小连杆的受损,从而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利于缩小支架的前后向尺寸,减少占用空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于支架主体的夹持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复位的弹性元件;夹持机构包括左夹臂、右夹臂以及底部支撑臂;
[0008]所述左夹臂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连杆和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位于第一连杆的上侧且两者的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夹持部上;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支架主体并形成位于第一枢接部上、下端的左上连杆、右下连杆;第一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并通过第一齿轮的轴孔铰接于支架主体;
[0009]所述右夹臂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连杆和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第二连杆的上侧且两者的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夹持部上;第二连杆通过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支架主体并形成位于第二枢接部上、下端的右上连杆、左下连杆;第二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并通过第二齿轮的轴孔铰接于支架主体;
[0010]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两者交叉叠设;所述底部支撑臂分别铰接于左下连杆、右下连杆的下端。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支撑臂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支撑脚,第一活动臂铰接于左下连杆下端,第二活动臂铰接于右下连杆下端,并于第一活动臂下端设有第三齿轮,第二活动臂下端设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彼此啮合,并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可转动式连接于支撑脚上;
[0012]所述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对称设置,相应的,所述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错位设置,以使并左下连杆下端和右下连杆下端位于同一平面。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下连杆上端连接于左上连杆下端的下方,所述左下连杆上端连接于右上连杆下端的后方。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有前后依次设置的面盖、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的后侧向后延伸有第一铰接柱、第二铰接柱、第一枢接柱和第二枢接柱;相应的,所述后面板的前侧设置有配合孔;所述第一铰接柱、第二铰接柱、第一枢接柱和第二枢接柱分别插接于相应的配合孔内;
[0015]所述第一齿轮铰接于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二齿轮铰接于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枢接柱,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二枢接柱。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分别铰接于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上。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后侧,相应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后端均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对应弹性元件凸露出相应齿轮的部位设置。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铰接柱、第一枢接柱,与第二铰接柱、第二枢接柱,自支架主体呈中心对称分布。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支杆、第一齿轮、左上连杆,与第二夹持部、第二支杆、第二齿轮、右上连杆,自支架主体呈中心对称。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下边缘延伸有一防止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碰损的防护板,该防护板设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下方。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枢接部设置有枢接加强部。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3]其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支杆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铰接于支架主体,在第二支杆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铰接于支架主体,以减小连杆枢接的压力,减小连杆的受损,从而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利于缩小支架的前后向尺寸,减少占用空间;
[0024]其次是,所述第一枢接部设置有枢接加强部,枢接加强部向后延伸与第二枢接部齐平,以使两者更好地进行相对转动,更好地保护连杆;
[0025]再者是,通过将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对称设置,将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错位设置,以使并左下连杆下端和右下连杆下端位于同一平面,使得支架整体结构更合理,减小支架整体的体积,方便管理。
[002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夹持机构展开状态);
[0028]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夹持机构展开状态);
[0029]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夹持机构展开状态);
[0030]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右视图(夹持机构展开状态);
[0031]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夹持机构收拢状态);
[0032]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夹持机构收拢状态);
[0033]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右视图(夹持机构收拢状态)。
[0034]附图标识说明:
[0035]10、支架主体
ꢀꢀꢀꢀꢀꢀꢀꢀꢀꢀꢀꢀꢀꢀꢀꢀꢀꢀꢀꢀꢀꢀꢀ
11、面盖
[0036]12、前面板
ꢀꢀꢀꢀꢀꢀꢀꢀꢀꢀꢀꢀꢀꢀꢀꢀꢀꢀꢀꢀꢀꢀꢀꢀꢀ
121、第一铰接柱
[0037]122、第二铰接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于支架主体的夹持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复位的弹性元件;夹持机构包括左夹臂、右夹臂以及底部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连杆和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位于第一连杆的上侧且两者的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夹持部上;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支架主体并形成位于第一枢接部上、下端的左上连杆、右下连杆;第一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并通过第一齿轮的轴孔铰接于支架主体;所述右夹臂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连杆和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第二连杆的上侧且两者的上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夹持部上;第二连杆通过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支架主体并形成位于第二枢接部上、下端的右上连杆、左下连杆;第二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并通过第二齿轮的轴孔铰接于支架主体;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两者交叉叠设;所述底部支撑臂分别铰接于左下连杆、右下连杆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臂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支撑脚,第一活动臂铰接于左下连杆下端,第二活动臂铰接于右下连杆下端,并于第一活动臂下端设有第三齿轮,第二活动臂下端设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彼此啮合,并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可转动式连接于支撑脚上;所述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对称设置,相应的,所述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错位设置,以使左下连杆下端和右下连杆下端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静音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连杆上端连接于左上连杆下端的下方,所述左下连杆上端连接于右上连杆下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锦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睿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