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7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泵,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泵的设置部位的空间。电动泵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以及第二壳体部;马达部,被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具有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轴;泵部,与所述轴连接;基板,被收容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且搭载有电子零件;以及引线,与所述基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在中心轴的周向上延伸的侧面、以及从所述侧面伸出的引线引出部,所述基板被收容在由所述侧面规定的空间,所述引线引出部将所述引线导出至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部,且所述引线引出部的外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面线性地连续。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面线性地连续。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面线性地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泵,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泵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纵长的圆筒形状的马达罩体的马达装置。马达罩体的底部为圆形,在马达罩体的底部的中央安装有传感器罩体。在传感器罩体中设置有传感器基板。从传感器基板延伸的信号线从传感器罩体的引出用开口部被引出至马达罩体的圆形底部的径向外侧。在信号线的终端,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设备连接。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

836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信号线在从传感器罩体的圆形底部的中心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被引出,因此在传感器罩体的外侧附近,在所述方向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信号线必须绕过所述障碍物。在绕过信号线来配置的情况下,有时无法有效利用马达装置的设置部位的空间。
[0008]鉴于所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泵(致动器)的设置部位的空间。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动泵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以及第二壳体部;马达部,被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具有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轴;泵部,与所述轴连接;基板,被收容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且搭载有电子零件;引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在中心轴的周向上延伸的侧面、以及从所述侧面伸出的引线引出部,所述基板被收容在由所述侧面规定的空间,所述引线引出部将所述引线导出至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部,且所述引线引出部的外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面线性地连续。
[0011]第二壳体部具有在轴中心轴的周向上延伸的侧面,还具有从所述侧面延长的引线引出部。引线沿着引线引出部而被导出(引出)至第二壳体部的外部。因此,在第二壳体部的外侧附近,即使在从轴中心轴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存在障碍物,引线也可不绕过所述障碍物。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泵的设置部位的空间。
[0012]另外,由于引线引出部从收容基板的侧面线性地延伸出(伸出),因此可确保从基板至引线引出部的空间大。其结果,无需在第二壳体部(由侧面规定的空间或引线引出部)内另外形成用于使引线通过的空间。因此,可将第二壳体部整体的尺寸抑制得小。换言之,可在确保第二壳体部的内部的空间大的同时抑制第二壳体部的外形尺寸。
[0013]所述基板可呈从所述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具有至少一个边的形状。所述引线从所述
基板的一个边向所述引线引出部延伸,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边可为所述基板的部位中最靠近所述引线引出部的部位。
[0014]根据所述结构,引线从基板的部位中最靠近引线引出部的边向引线引出部延伸出,因此在第二壳体部内(由侧面规定的空间内)无需拉绕引线的容积。因此,能够实现第二壳体整体的小型化。
[0015]所述引线引出部可具有引线出口。所述引线可通过所述引线出口而被导出至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部,在所述引线出口可设置有保持引线的保持构件。在所述引线出口可形成有固定所述保持构件的固定面。
[0016]根据所述结构,在引线引出部的引线出口处,引线保持构件通过固定构件而被固定。由于引线由引线保持构件保持,因此引线的姿势在引出方向上维持在规定的姿势。
[0017]所述保持构件可具有与所述引线出口的内壁嵌合的密封构件、以及覆盖所述密封构件的盖构件。
[0018]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密封构件嵌合在引线引出部的引线出口的内壁上,因此无需新确保用于配置密封构件的空间。因此,能够实现第二壳体(引线引出部)的小型化。
[0019]所述固定面也可为平面状。若固定面为平面状,则可将与固定面相接的保持构件的形状形成为简单的形状。例如,若与固定面相接的部分是保持构件的盖构件,则可将盖构件的形状形成为简单的形状。其结果,可将保持构件的外形设为最低限度的大小。另外,固定保持构件的作业也变得容易。即,可使保持构件小型化,提高保持构件的固定作业的作业性。另外,可采用廉价的保持构件(盖构件)。密封构件也可形成为简单的形状,因此可采用廉价的密封构件。若引线出口的内壁的形状是矩形等简单的形状,则密封构件在俯视下也并非复杂的形状,因此密封性也容易稳定。
[0020]所述第二壳体部的所述侧面也可为环状。所述引线引出部的外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可在所述第二壳体部的所述侧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
[0021]根据所述结构,引线引出部的一部分在大致环状的第二壳体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因此引线也在第二壳体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在第二壳体的外侧附近,即使在从轴中心轴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存在障碍物,引线也可不绕过所述障碍物。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泵的设置部位的空间。
[0022][技术的效果][0023]根据本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泵的设置部位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被安装在变速器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0025]图2是表示电动油泵以及引线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6]图3是示出从图2的状态卸下泵安装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7]图4是从X轴方向观察电动油泵的立体图。
[0028]图5是从可看到引线出口的方向观察到的电动油泵的立体图。
[0029]图6是示出从图4的状态卸下盖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7是示出从图6的状态卸下第二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1]图8是示出从基板延伸的引线、以及将引线相对于基板而固定的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2]图9是从下方观察图7的状态下的基板、引线以及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3]图10是从图6的状态卸下第二引线保持构件后从X轴方向观察的图。
[0034]图11是表示引线的结构的图。
[0035]图12是从图8的状态卸下引线后从下方仅观察基板以及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6]图13是第一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7]图14是从图12的状态卸下第一引线保持构件后从下方观察基板以及第二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8]图15是从X轴方向观察第二引线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39]图16是从X轴方向观察第二引线保持构件的图。
[0040]图17是从Za方向观察第二引线保持构件的图。
[0041]图18是示出图17的第二引线保持构件与第一引线保持构件重合后的状态的图。
[0042]图19是图18的XIX部的放大图。
[0043]图20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8的状态下的基板以及引线的立体图。
[0044]图21是从Z轴方向观察引线出口的立体图。
[0045]图22是示出从图21的状态下的引线出口卸下盖构件后的状态的图。
[0046]图23是以图22的XXII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以及第二壳体部;马达部,被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马达部具有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轴;泵部,与所述轴连接;基板,被收容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且所述基板搭载有电子零件;以及引线,与所述基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在中心轴的周向上延伸的侧面、以及从所述侧面伸出的引线引出部,所述基板被收容在由所述侧面规定的空间,所述引线引出部将所述引线导出至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部,所述引线引出部的外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面线性地连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呈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具有至少一个边的形状,所述引线从所述基板的一个边向所述引线引出部延伸,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边是所述基板的部位中最靠近所述引线引出部的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引出部具有引线出口,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出口而被导出至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部,在所述引线出口设置有保持引线的保持构件,在所述引线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仁桥本幸子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