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72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所述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总厚度为7cm~8.5cm,包括依次设置的如下结构:钢桥面板;环氧富锌漆防腐层;第一防水粘结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为3~3.5cm;第二防水粘结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采用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4.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铺装结构抗滑性能良好、耐久性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追从性。耐久性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追从性。耐久性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追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比较于混凝土桥梁,钢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在钢桥面板表面铺设一层供车辆行驶的结构,既能防止车辆的直接接触对钢桥面板产生磨损,又能保护钢桥面板不受雨水的侵蚀。因此,钢桥面铺装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0003]目前钢结构桥多采用正交异性面板,正交异性板由于组成结构的原因,布设的纵向加筋肋、横隔板等焊接点处应力较集中,导致铺装层的受力情况复杂,极易发生铺装层与钢板间的粘结强度降低,甚至出现层间推移的现象。
[0004]针对正交异性板的特殊受力条件,目前多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方案。“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好处在于施工简单,不需要重型机械压实,且成型后的铺装结构密实度大,防水性较好。但这种铺装结构大多采用小粒径集料,表面密实,导致铺装层的构造深度小,因此抗滑性能较差。桥面铺装对于抗滑性能的要求高于普通路面,原因在于车辆一旦打滑失控,撞击桥护栏,极易产生坠落的危险。
[0005]中小跨径的钢桥存在的“弯、坡、斜”的特点,对于其铺装的耐久性,抗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抗滑效果出众、耐久性优异的钢桥面铺装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通过对铺装结构的不同层的选材设计以及厚度设计,从而使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抗滑效果更好,具有更好的追从性,耐久性更优异。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所述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总厚度为7cm~8.5cm,所述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如下结构:
[0009]钢桥面板;
[0010]环氧富锌漆防腐层;
[0011]第一防水粘结层;
[0012]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为3~3.5cm;
[0013]第二防水粘结层;
[0014]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厚度为4cm~4.5cm。
[0015]优选的,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环氧沥青混合料SMA

13层;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环氧沥青混合料SMA

10层。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粘结层和第二防水粘结层均为环氧树脂粘结层。
[0017]优选的,所述环氧富锌漆防腐层中环氧富锌漆的涂布量0.2kg/m2~0.3kg/m2,厚度0.2mm~0.3mm;所述第一防水粘结层的涂布量为0.4kg/m2~0.55kg/m2,厚度0.4mm~0.6mm;所述第二防水粘结层的涂布量为0.5kg/m2~0.65kg/m2,厚度为0.5mm~0.7mm。
[0018]优选的,所述环氧富锌漆的涂布量为0.2kg/m2。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粘结层的涂布量为0.5kg/m2。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粘结层的涂布量为0.6kg/m2。
[0021]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设置合理,每层的厚度合适,从而保证钢桥面铺装结构的耐久性更优异;
[0023](2)本技术限定了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选材,且限定了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粒径等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铺装层的构造深度,改善其抗滑性能,同时,大粒径形成的密实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高温稳定性;
[0024](3)本技术限定了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选材以及涂布量和厚度等参数,从而使得本技术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追从性;
[0025](4)在部分层之间采用防水粘结层,能够增强层间粘结,保护钢板不受雨水侵蚀的同时提高了铺装与钢板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技术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
[0027]1‑
钢桥面板;2

环氧富锌漆防腐层;3

第一防水粘结层;4

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

第二防水粘结层;6

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
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
[0033]本技术所述的中小跨径的钢桥指的是单孔跨径小于50m,总长小于100m的钢桥。
[003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钢桥面1;环氧富锌漆防腐层2;第一防水粘结3;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第二防水粘结层5;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
[0035]该钢桥面结构的铺装方法如下:
[0036](1)对钢桥面板1进行喷砂除锈处理,清洁度达到Sa2.5级,通过人工滚涂的方式布置环氧富锌漆防腐层2,其涂覆量为0.2~0.3kg/m2,厚度为0.2mm~0.3mm;
[0037](2)通过人工滚涂和刮涂的方式,将环氧树脂粘结剂II型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总厚度为7cm~8.5cm,所述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如下结构:钢桥面板(1);环氧富锌漆防腐层(2);第一防水粘结层(3);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厚度为3cm~3.5cm;第二防水粘结层(5);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所采用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4.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为环氧沥青混合料SMA

13层;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为环氧沥青混合料SMA

10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小跨径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粘结层(3)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张辉叶张晨赵梦龙陆鹏程王一品张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