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61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模块,还包括升压模块以及校正控制模块,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输入电流电压整流后输出到升压模块,校正控制模块用于驱动升压模块工作;升压模块包括开关单元、电感L1、二极管D50、电容C3以及第一负载单元,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经过电感L1后与开关单元的开关端连接,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校正控制模块连接,电容C3与第一负载单元并联,电感L1经过二极管D50后与电容C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功率校正电路,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的跟随,并且有效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并且有效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并且有效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校正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是指一种功率校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具有感性负载的交流用电器中,由于感性负载的电流滞后所加电压,由于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不同使供电线路的负担加重导致供电线路效率下降,从而引起的供电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用电容器并连在感性负载,利用其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的特性用以补偿电感上电流滞后电压的特性来使总的特性接近于阻性,从而改善效率低下。
[0003]在开关电源中,都是在整流后用一个大容量的滤波电容,使该用电器具的负载特性呈现容性,这就造成了交流电在对该用电器具供电时,由于滤波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在其两端的直流电压出现略呈锯齿波的纹波。滤波电容上电压的最小值远非为零,与其最大值(纹波峰值)相差并不多。根据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AC线路电压瞬时值高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当AC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因反向偏置而截止。也就是说,在AC线路电压的每个半周期内,只是在其峰值附近,二极管才会导通。虽然AC输入电压仍大体保持正弦波波形,但AC输入电流却呈高幅值的尖峰脉冲。这种严重失真的电流波形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引起线路功率因数严重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功率校正电路,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的跟随,并且有效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模块,还包括升压模块以及校正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输入电流电压整流后输出到所述升压模块,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升压模块工作;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开关单元、电感L1、二极管D50、电容C3以及第一负载单元,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电感L1后与所述开关单元的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容 C3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并联,所述电感L1经过二极管D50后与电容C3 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Q1、二极管D20、电阻R202、电阻R203、开关管Q2、二极管D21、电阻R204以及电阻R205;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0和电阻R203后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1的开关端与所述二极管D50的阳极连接;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1和电阻R205后与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 R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开关端与所述二极管D50的阳极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电容C1,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经过电容C1后
接地。
[0008]优选的,所述校正控制模块包括驱动器U15、开关控制单元以及第二负载单元,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负载单元后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0经过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后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Q14以及开关管Q17,开关管Q14和开关管Q17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14的射极与开关管Q17的射极连接后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包括若干负载电阻,若干所述负载电阻依次串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当开关单元打开时,输入整流模块整流输出的直流高压Vd对电感L1充电,使电感L1的电流上升,直到开关单元关闭,此时电感L1上的电压呈反相,叠加上直流高压Vd使得二极管D50导通,电感L1开始对第一负载单元和电容C3放电,直到电感L1上的电流为零为止。当电感L1上的电流为零,则开关单元重新打开,电感L1重新进行充电,直到开关单元再次关闭为止,如此反复,实现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跟随,使得电流和电压的相位保持一致的同时,电感L1的电流波形为许多大小不同的三角波所组成,有效避免了功率因素校正后的电流出现失真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电感L1的电流I1与开关管Q1、开关管Q2的Vgs电压之间的关系。
[0016]在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17]1‑
输入整流模块,2

升压模块,3

校正控制模块,4

开关单元,5

第一负载单元,6

第二负载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如图1和图2,包括输入整流模块1,还包括升压模块2以及校正控制模块3,所述输入整流模块1用于将外部输入电流电压整流后输出到所述升压模块2,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用于驱动所述升压模块2工作;输入整流模块1为现有技术,电路连接原理如图2所示。
[0020]其中,所述升压模块2包括开关单元4、电感L1、二极管D50、电容C3以及第一负载单元5,所述输入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电感L1后与所述开关单元4的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4的控制端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电容C3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 5并联,所述电感L1经过二极管D50后与电容C3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开关,通过这两个开关来实现电压电路的跟随。具体如图2所示,开关单元4包括开关管 Q1、二极管D20、电阻R202、电阻R203、开关管Q2、二极管D21、电阻R204以及电阻R205;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0和电阻R203后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1 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1的开关端与所述二极管D50的阳极连接;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1和电阻R205 后与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 的开关端与所述二极管D50的阳极连接。
[0022]如图2,本实施例的校正控制模块3包括驱动器U15、开关控制单元以及第二负载单元6,所述输入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负载单元6后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0经过所述第一负载单元5后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4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模块以及校正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输入电流电压整流后输出到所述升压模块,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升压模块工作;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开关单元、电感L1、二极管D50、电容C3以及第一负载单元,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电感L1后与所述开关单元的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3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并联,所述电感L1经过二极管D50后与电容C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功率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Q1、二极管D20、电阻R202、电阻R203、开关管Q2、二极管D21、电阻R204以及电阻R205;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0和电阻R203后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1的开关端与所述二极管D50的阳极连接;所述校正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二极管D21和电阻R205后与所述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东徐国利张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