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58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拉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包括裤体以及其长度方向上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复合防漏隔边结构,所述裤体包括底层和面层,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设有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的底面和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都贴合有包覆布,所述包覆布的两端搭接有同一导流层,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由隧道式防漏隔边及其外侧的立体防漏隔边组成,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和立体防漏隔边由拒水无纺布翻折分别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设有立体橡筋,一对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的底部设有PE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防侧漏的功能,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


[0001]本技术涉及弹拉裤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弹拉裤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人们能够的选择的弹拉裤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绝大部分的具有防漏功能的弹拉裤,防漏效果不是很理想,防漏效果有待加强,而且使用起来也不是很舒适,与皮肤的贴合度也不好,使得透气效果也不好,容易对使用者的大腿根部产生勒痕,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包括裤体以及其长度方向上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复合防漏隔边结构,所述裤体包括底层和面层,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设有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的底面和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都贴合有包覆布,所述包覆布的两端搭接有同一导流层,所述导流层覆盖在包覆布与吸收芯体未贴合的区域,所述面层位于包覆布和导流层的外侧,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由隧道式防漏隔边及其外侧的立体防漏隔边组成,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和立体防漏隔边由拒水无纺布翻折分别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设有立体橡筋,所述立体防漏隔边包裹在吸收芯体的两侧,一对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的底部设有PE膜。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立体橡筋沿第一空腔的内壁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立体橡筋设于第二空腔内靠近吸收芯体内壁一侧。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覆布与吸收芯体贴合的区域未包括吸收芯体上表面的中部,所述面层贴合区域未包括包覆布底面的中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立体防漏隔边上端的长度长于下端的长度,所述立体防漏隔边底部包裹长度长于面层在底部包裹的长度。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的底部厚度大于侧部厚度,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的上端部位于立体防漏隔边上拐角处,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底端的长度不超过立体防漏隔边底端的长度。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面层位于所述PE膜的底部,且完全覆盖PE膜,所述立体橡筋的数量为2~5根。
[00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上的立体防漏隔边和隧道式防漏隔边极大的提高了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立体橡筋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与皮肤接触,使隔边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广,从而减少了肋痕的出现,提高了舒适感,防止尿液泄露也使得弹拉裤吸收更多的尿液,从而增强了弹拉裤的吸收效果。
[0012](2)本技术中的隧道式防漏隔边也提升了弹拉裤的透气性,可有效的避免了大腿根部红肿等问题,提升体验感,立体防漏隔边向内弯折,使得防漏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裤体1、面层101、底层102、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隧道式防漏隔边201、立体防漏隔边202、吸收芯体3、包覆布4、导流层5、第一空腔6、第二空腔7、立体橡筋8、PE膜9、内衬无纺布10、外衬无纺布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之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包括裤体1以及其长度方向上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所述裤体1包括底层102和面层101,所述面层101和底层102之间设有吸收芯体3,所述吸收芯体3的底面和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都贴合有包覆布4,所述包覆布4的两端搭接有同一导流层5,所述导流层5覆盖在包覆布4与吸收芯体3未贴合的区域,所述面层101位于包覆布4和导流层5的外侧,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由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及其外侧的立体防漏隔边202组成,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和立体防漏隔边202由拒水无纺布翻折分别形成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所述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均设有立体橡筋8,所述立体防漏隔边202包裹在吸收芯体3的两侧,一对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的底部设有PE膜9。
[0018]本实施例当中,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用于防止弹拉裤内的尿液发生侧漏,面层101和底层102之间的吸收芯体3用于吸收尿液,包覆布4用于把吸收芯体3包裹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吸收尿液后不易散开,而包覆布4上的导流层5使尿液迅速从导流层5流向吸收芯体3,被吸收芯体3吸收,加快尿液被吸收芯体3吸收的速度,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中的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和立体防漏隔边202都具有防侧漏的功能,而隧道式防漏隔边201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均可增大立体防漏隔边202和隧道式防漏隔边20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防侧漏效果,也减少了勒痕的产生,立体橡筋8可用来调节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和立体防漏隔边202,底部的PE膜9主要是用来防止尿液往下泄漏,面层101的上方依次设有外衬无纺布11和内衬无纺布10,提升使用时的舒适感。
[0019]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空腔6内的立体橡筋8沿第一空腔6的内壁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空腔7内的立体橡筋8设于第二空腔7内靠近吸收芯体3内壁一侧,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内的立体橡筋8的摆放位置使得第一空腔6和第二
空腔7与皮肤贴合的更紧密。
[0020]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覆布4与吸收芯体3贴合的区域未包括吸收芯体3上表面的中部,所述面层101贴合区域未包括包覆布4底面的中部,包覆布4包裹吸收芯体3的两侧以及底部,吸收芯体3的上表面的中部没有包覆布4,可减少尿液流向吸收芯体3的阻力,包覆布4未包覆吸收芯体3的底部,节约了包覆布4的材料。
[0021]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体防漏隔边202上端的长度长于下端的长度,防侧漏效果更好,所述立体防漏隔边202底部包裹长度长于面层101在底部包裹的长度,使用起来更稳固。
[0022]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201的底部厚度大于侧部厚度,需要使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包括裤体(1)以及其长度方向上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所述裤体(1)包括底层(102)和面层(101),所述面层(101)和底层(102)之间设有吸收芯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3)的底面和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都贴合有包覆布(4),所述包覆布(4)的两端搭接有同一导流层(5),所述导流层(5)覆盖在包覆布(4)与吸收芯体(3)未贴合的区域,所述面层(101)位于包覆布(4)和导流层(5)的外侧,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由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及其外侧的立体防漏隔边(202)组成,所述隧道式防漏隔边(201)和立体防漏隔边(202)由拒水无纺布翻折分别形成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所述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均设有立体橡筋(8),所述立体防漏隔边(202)包裹在吸收芯体(3)的两侧,一对所述复合防漏隔边结构(2)的底部设有PE膜(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防漏隔边弹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6)内的立体橡筋(8)沿第一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卡布婴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