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5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4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笼组件及相应的烹饪器具,蒸笼组件包括主体、祛油罩及筛孔罩。主体为上下敞口的环状,祛油罩设有第一底壁、第一侧壁及由第一底壁及第一侧壁形成的收集腔。筛孔罩设有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第二底壁设有若干通孔。祛油罩及筛孔罩可依据烹饪需求替换地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本申请烹饪器具及蒸笼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底罩,达到祛油、蒸制、降糖等不同的功能,使用灵活,适应性广。适应性广。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笼组件及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蒸笼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压力锅及电饭锅等烹饪器具通常会配备有蒸笼组件,用于蒸食物,但是现有的蒸笼组件功能比较单一,如果需要祛除汤汁里的浮油或者制作沥米饭则需要其他配件,使用场景有限,不够灵活。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及蒸笼组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蒸笼组件及相应的烹饪器具,其具有可以替换的底罩,以实现不同的烹饪功能。
[0005]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蒸笼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上下敞口的环状;祛油罩,所述祛油罩设有第一底壁及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及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收集腔;筛孔罩,所述筛孔罩设有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底壁设有若干通孔;其中,所述祛油罩及所述筛孔罩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本申请蒸笼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底罩,达到祛油、蒸制、降糖等不同的功能,使用灵活,适应性广。
[0006]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2.5mm,避免孔径过大导致制作沥米饭时米粒漏到内锅中。
[0007]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祛油罩组装至所述主体上时,液体通过所述穿孔进入所述蒸笼组件的内部空间,所述筛孔罩至少部分封堵所述穿孔与所述蒸笼组件的外部空间的连通。穿孔的设置可使汤汁顺畅进出蒸笼组件,并且使用筛孔罩时可以阻挡穿孔与外部的连通,避免制作沥米饭时穿孔漏米。
[0008]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穿孔的孔径大于3mm,可使汤液快速进出蒸笼组件。
[0009]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设有台阶壁,所述穿孔形成在所述台阶壁上,所述筛孔罩顶部设有翻边,其中所述翻边至少部分封堵所述穿孔或者由底侧罩住所述穿孔。可以避免制作沥米饭时穿孔漏米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10]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设有位于所述台阶壁下侧的下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下壁可拆卸连接。如此可方便地组装及拆卸祛油罩及筛孔罩。
[0011]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壁环绕所述下壁并且与所述下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蒸笼组件的内部空间及外部空间。祛油罩提起时,主体内高于第一侧壁的液体通过间隙回流至内锅中。
[0012]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壁设有若干凸包,所述下壁抵压在所述凸包上。借助凸包的设置,使并下壁与第一底壁之间形成与间隙连通的空隙,使祛油罩结构
简单,制造方便。
[0013]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下壁的高度,可减少汤汁的残余量,避免浪费汤液。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壁的高度,可降低第二底壁的高度,方便制作沥米饭。
[0014]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及前述蒸笼组件,所述主体的顶缘支撑在所述内锅上。本申请烹饪器具的蒸笼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底罩,达到祛油、蒸制、降糖等不同的功能,使用灵活,适应性广。
[00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蒸笼组件的立体图,其中蒸笼组件具有两种可以替换使用底罩。
[0017]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仅显示了内锅及蒸笼组件,其中蒸笼组件装配了祛油罩。
[0018]图3为图2圆圈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仅显示了内锅及蒸笼组件,其中蒸笼组件装配了筛孔罩。
[0020]图5为图4圆圈处放大图。
[0021]图6与图5相似,显示了翻边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0022]图7与图6相似,显示了翻边的又一种实施方式。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主体11、台阶壁111、上壁112、下壁113、穿孔114、提手12、祛油罩13、第一底壁131、第一侧壁132、收集腔133、第一凸出部134、间隙135、空隙136、凸包137、筛孔罩14、第二底壁141、第二侧壁142、通孔143、翻边144、第二凸出部145、内部空间A、外部空间B、内锅2、凸筋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0026]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烹饪器具的蒸笼组件,参考图1所示,该蒸笼组件包括主体11、提手12及两种可以替换性使用的底罩,祛油罩13及筛孔罩14。主体11为上下敞口的环状,提手12组装至主体11顶部,祛油罩13及筛孔罩14可替换地安装在主体11的底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内锅2及该蒸笼组件,主体11的顶缘支撑在内锅2顶部的凸筋21上,使蒸笼组件放置在内锅2内。参图2所示,用户煲汤时,可使用祛油罩13祛除汤液表面的油脂;参图4所示,用户蒸煮食物,可使用筛孔罩14透气透水。本申请烹饪的蒸笼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底罩,达到祛油、蒸制、降糖等不同的功能,使用灵活,适应性广。
[0027]参考图1及图2所示,祛油罩13为顶部敞口的筒形,祛油罩13设有第一底壁131及环绕第一底壁131的第一侧壁132,第一底壁131及第一侧壁132形成收集油水的收集腔1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32及第一底壁131为封闭结构,无穿透的孔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底壁131及第一侧壁132即使有少量小孔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影响收集油脂即可。煮汤时,内锅2的汤汁进入蒸笼组件的内部空间A,完成烹饪后,用户提取蒸笼组件时,汤汁通过回流通道流回内锅2内,汤汁表面油脂留在收集腔133被带出,实现祛油的目的。关于回流通道的具体结构将在后文描述。
[0028]参考图1及图3所示,筛孔罩14也是顶部敞口的筒形,设有第二底壁141及环绕第二底壁141的第二侧壁142,第二底壁141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43。蒸食物时,蒸汽通过通孔143进入蒸笼组件内。另外,本申请还可使用筛孔罩14配合内锅2制作沥米饭,米放置在蒸笼组件内,水漫过第二底壁141,水通过通孔143在蒸笼组件的内部空间A与外部空间B之间循环流动,可带走米饭中的淀粉,降低米饭得糖分。本实施方式中,筛孔罩14第二底壁141的通孔143的孔径小于2.5mm,避免孔径过大导致制作沥米饭时米粒漏到内锅2中。
[0029]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主体11的侧壁中段设有台阶壁111及位于台阶壁111上下两侧的上壁112及下壁113,台阶壁111为环形,下壁113与台阶壁111的内环连接,上壁112与台阶壁111的外环连接,主体11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主体(11),所述主体(11)为上下敞口的环状;祛油罩(13),所述祛油罩(13)设有第一底壁(131)及第一侧壁(132),所述第一底壁(131)及所述第一侧壁(132)形成收集腔(133);筛孔罩(14),所述筛孔罩(14)设有第二底壁(141)及第二侧壁(142),所述第二底壁(141)设有若干通孔(143);其中,所述祛油罩(13)及所述筛孔罩(14)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主体(1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3)的孔径小于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设有若干穿孔(114),液体通过所述穿孔(114)进入所述蒸笼组件的内部空间(A),所述筛孔罩(14)至少部分封堵所述穿孔(114)与所述蒸笼组件的外部空间(B)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114)的孔径大于3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设有台阶壁(111),所述穿孔(114)形成在所述台阶壁(111)上,所述筛孔罩(14)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纯张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