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32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所述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包括外壳;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多个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两个探头接口,两个所述探头接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探头架,所述探头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两个探头,所述探头与所述探头架相适配;两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用于连接探头和所述探头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超声波探头,应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理化效应和温热效应,可针对因生产导致的腹直肌分离,有效激活腹横肌、腹内外斜肌核心肌群,有效改善因腹直肌分离产生的腹壁松驰、便秘、腰背疼痛等情况,此装置小巧紧凑,可便携移动。可便携移动。可便携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腹直肌分离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导致产妇形体发生明显改变,与产前相比腰围明显增粗,出现腹性肥胖。有的还伴有后背疼痛甚至内部脏器下移等现象,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恢复性治疗,靠自身条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携带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包括:
[0006]外壳;
[0007]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
[0008]多个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
[0009]两个探头接口,两个所述探头接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0]探头架,所述探头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1]两个探头,所述探头与所述探头架相适配;
[0012]两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用于连接探头和所述探头接口;
[0013]防脱线装置,所述防脱线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防脱线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线。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线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设置有探头接口连接头,所述探头接口连接头与所述探头接口相适配,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探头连接头,所述探头连接头与所述探头相适配。
[0015]优选的,所述探头的一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探头连接头相适配。
[0016]优选的,所述防脱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底座的顶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两组外螺纹组,每组外螺纹组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座,所述凹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移动座滑动套接,所述移动座的顶侧延伸至所述凹槽外并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并固定套接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啮
合,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套筒外并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套接。
[0018]优选的,所述夹板上安装有防滑橡胶层。
[0019]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两个挡环。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杆固定套接。
[002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通过超声波探头,可用于产后恢复的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骨盆恢复、淡化妊娠纹、产后腰痛、产后肩颈理疗、产后气血调理、产后塑形瘦腰提臀,还可以用于全身经络疏通、活力肩背、健康臀疗、腰椎间盘突出、痛风调理、富贵包调理、肩周炎调理、卵巢子宫养护,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携带,功能强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所述的防脱线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外壳,2、显示屏,3、按键,4、探头接口,6、探头架,7、探头,701、插孔,8、连接线,801、导线,802、探头接口连接头,803、探头连接头,9、防脱线装置,901、底座,902、凹槽,903、转轴,904、移动座,905、夹板,906、防滑橡胶层,907、限位槽,908、支杆,909、轴承座,910、挡环,911、从动锥形齿轮,912、固定套筒,913、转杆,914、主动锥形齿轮,915、把手,9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第一实施例:
[0031]请结合参阅图1

图3,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包括:
[0032]外壳1;
[0033]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侧;
[0034]多个按键3,所述按键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侧;
[0035]两个探头接口4,两个所述探头接口4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一侧;
[0036]探头架6,所述探头架6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一侧;
[0037]两个探头7,所述探头7与所述探头架6相适配;
[0038]两根连接线8,所述连接线8分别用于连接探头7和所述探头接口4;
[00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40]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通过超声波探头7,可用于产后恢复的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骨盆恢复、淡化妊娠纹、产后腰痛、产后肩颈理疗、产后气血调理、产后塑形瘦腰提臀,还可以用于全身经络疏通、活力肩背、健康臀疗、腰椎间盘突出、痛风调理、富贵包调理、肩周炎调理、卵巢子宫养护,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携带,功能强大。
[0041]技术通过超声波探头,应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理化效应和温热效应,可针对因生产导致的腹直肌分离,有效激活腹横肌、腹内外斜肌核心肌群,有效改善因腹直肌分离产生的腹壁松驰、便秘、腰背疼痛等情况,此装置小巧紧凑,可便携移动。
[0042]第二实施例:
[0043]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45]请结合参阅图4

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防脱线装置9,所述防脱线装置9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防脱线装置9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线8。
[0046]所述连接线8包括导线801,所述导线801的一端设置有探头接口连接头802,所述探头接口连接头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多个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侧;两个探头接口,两个所述探头接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探头架,所述探头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两个探头,所述探头与所述探头架相适配;两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用于连接探头和所述探头接口;防脱线装置,所述防脱线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防脱线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设置有探头接口连接头,所述探头接口连接头与所述探头接口相适配,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探头连接头,所述探头连接头与所述探头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的一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探头连接头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腹直肌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底座的顶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燕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卿护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