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龙饲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11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龙饲喂器,包括:外壳,设有内腔,外壳于内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外壳于内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内腔包括锥形内腔;绞龙,设有转轴,绞龙转动地设置于内腔,由进料口到出料口方向,绞龙的螺距逐渐增大;电机,输出端与转轴连接。饲料从进料口进入到饲喂器的内腔。电机转动驱动绞龙转动,绞龙推动饲料从进料口经过内腔到出料口,实现对牲口的投料喂养。其间,绞龙的螺距为非等距结构,当绞龙转动一圈后,饲料前进到绞龙叶片与内腔形成的空间,因为螺距比转动前所在位置的螺距大,空间比转动前所在空间大,因此饲料间的压力能够得到释放,不会出现卡死堵转的情况。同时,内腔采用为锥形设计,可以降低内腔模具的制作难度。制作难度。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绞龙饲喂器


[0001]本技术用于饲喂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龙饲喂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饲喂器用的绞龙,一般为固螺距的常规绞龙。在使用过程中,进料口的压力和绞龙转动的推力,会增不断增加饲料与螺旋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电机堵转。
[0003]此外,现有饲喂器的外壳均采用柱形内腔,模具制作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绞龙饲喂器,其能防止饲料卡死和绞龙堵转,确保饲喂器的可靠性,并降低采用模具制作的难度。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一种绞龙饲喂器,包括:
[0007]外壳,设有内腔,所述外壳于内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于内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内腔包括锥形内腔;
[0008]绞龙,设有转轴,所述绞龙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由所述进料口到所述出料口方向,所述绞龙的螺距逐渐增大;
[0009]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横向设置,所述进料口位于外壳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外壳底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包括柱形内腔,所述柱形内腔与所述锥形内腔过渡连接,所述柱形内腔设在所述进料口对应的位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绞龙轴向,所述绞龙的叶片边缘与所述内腔的下腔壁之间具有恒定的间隙。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于所述内腔的背侧设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与所述内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转轴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仓的远端设有第一端盖。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在远离所述电机仓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内腔的小口端与所述柱形内腔过渡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内腔的锥度不大于5
°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20]饲料从进料口进入到饲喂器的内腔。电机转动驱动绞龙转动,绞龙推动饲料从进料口经过内腔到出料口,实现对牲口的投料喂养。其间,绞龙的螺距为非等距结构,当绞龙
转动一圈后,饲料前进到绞龙叶片与内腔形成的空间,因为螺距比转动前所在位置的螺距大,空间比转动前所在空间大,因此饲料间的压力能够得到释放,绞龙叶面所受的摩擦阻力也会下降,不会出现卡死堵转的情况。同时,内腔采用为锥形设计,可以降低内腔模具的制作难度。
[00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7]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龙饲喂器,包括外壳1、绞龙2和电机3,外壳1设有内腔,外壳1于内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外壳1于内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2。绞龙2设有转轴21,电机3输出端与转轴21连接。绞龙2转动地设置于内腔,由进料口11到出料口12方向,绞龙2的螺距逐渐增大。
[0029]饲料从进料口11进入到饲喂器的内腔。电机3转动驱动绞龙2转动,绞龙2推动饲料从进料口11经过内腔到出料口12,实现对牲口的投料喂养。其间,饲料从进料口11进入绞龙2及内腔形成的空间,受到绞龙2转动的摩擦力作用,饲料颗粒容易产生互相挤压。若绞龙2螺距为等间距结构,饲料的挤压容易导致绞龙2堵转,饲料无法到达出料口12。绞龙2的螺距为非等距结构,当绞龙2转动一圈后,饲料前进到绞龙2叶片与内腔形成的空间,因为螺距比
转动前所在位置的螺距大,空间比转动前所在空间大,因此饲料间的压力能够得到释放,绞龙2叶面所受的摩擦阻力也会下降,不会出现卡死堵转的情况。
[0030]参见图1,内腔包括锥形内腔13,根据需要,锥形内腔13的锥度不大于5
°
。内腔采用为锥形设计,可以降低外壳1内腔模具的制作。
[0031]外壳1可以横向、竖向或倾斜设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横向设置,进料口11位于外壳1顶部,出料口12位于外壳1底部。饲料从进料口11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绞龙2及内腔形成的空间,进一步通过绞龙2转动不断向前输送。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内腔包括柱形内腔14,柱形内腔14与锥形内腔13过渡连接,柱形内腔14设在进料口11对应的位置,通过精准控制电机3,可以达到精准投喂的效果。
[0033]进一步的,参见图1,锥形内腔13的小口端与柱形内腔14过渡连接,即饲料由进料口11进入后,先经过一段柱形内腔14,然后进入口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内腔13,与逐渐增大的螺距相呼应,使饲料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不会出现卡料现象。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绞龙2的叶片的半径为渐变结构,沿绞龙2轴向,绞龙2的叶片边缘与内腔的腔壁之间具有恒定的间隙。绞龙2的叶片的直径随内腔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叶片的边缘与内腔和内腔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从而不会出现因为间隙的增加而卡料的情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龙饲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有内腔,所述外壳于内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于内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内腔包括锥形内腔;绞龙,设有转轴,所述绞龙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由所述进料口到所述出料口方向,所述绞龙的螺距逐渐增大;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横向设置,所述进料口位于外壳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外壳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龙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柱形内腔,所述柱形内腔与所述锥形内腔过渡连接,所述柱形内腔设在所述进料口对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绞龙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绞龙轴向,所述绞龙的叶片边缘与所述内腔的下腔壁之间具有恒定的间隙。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炜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