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11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装置和MBR膜污水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MBR膜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通,一MBR膜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多个前处理装置连通,多个前处理装置之间交替式地向MBR膜污水处理装置输送污水。其具有更高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效果更好,且设备的清理、维护频率和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保障了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了使用成本。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3]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治理和资源再生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果要达到对污水的深度处理,一般来说,设备的造价都会比较高,而且设备的清理、维护频率和成本也会比较高。传统设备虽然清理、维护频率和成本较低,但是其污水处理效果较差。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更高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效果更好,且设备的清理、维护频率和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保障了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前处理装置和MBR膜污水处理装置。
[0007]前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MBR膜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通,一MBR膜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多个前处理装置连通,多个前处理装置之间交替式地向MBR膜污水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装置和MBR膜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前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MBR膜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通,一所述MBR膜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前处理装置连通,多个所述前处理装置之间交替式地向所述MBR膜污水处理装置输送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MBR膜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程控阀,以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前处理装置之间交替式地向所述MBR膜污水处理装置输送污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紫外光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紫外光组件设于所述处理罐中,以用于对污水进行前处理;所述升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紫外光组件沿所述处理罐的高度方向做往复式运动;所述紫外光组件做防水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MBR膜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轨、挡板、第一半壳体、第二半壳体、中心柱、驱动器和升降器;所述导轨沿所述处理罐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紫外光组件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轨;所述挡板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平行、间隔且并列设置,所述挡板也沿所述处理罐的高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半壳体、所述第二半壳体和所述中心柱的间隙;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型,且二者均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的内弧壁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的外弧壁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的外螺纹相适配并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沿处理罐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均可相对所述挡板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所述紫外光组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二者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中心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中心柱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壳体、所述中心柱铰接;所述第二半壳体和所述中心柱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剀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