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908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祛除风湿和通经消块的效果,可以在祛除风湿的同时,软坚消积,治疗人体内的闭经和肿块。红花、桑枝、干姜、肉桂和地黄的合理配伍,能协同增效,最终达到温中散寒,祛除风湿的效果,对人体起到滋补作用,减少风湿带来的不适感,使得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恢复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湿骨病是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所致,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导致筋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由此常引起人体关节、骨膜、肌肉等部位发生红肿疼痛。
[0003]现有的风湿骨痛大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1)关节疼痛;2)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3)关节肿胀和压痛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则多见於骨性关节炎;4)关节肿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
[0004]目前,西医针对这些病症多采用单独病症一对一治疗,并且只针对表现出来的病症进行治疗,由于西医的治疗思维问题,只能治标不治本。而目前的中药,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同时治疗这些常发于体表的病症的同时,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此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祛除风湿、通经消块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该制剂包括前述的中药组合物,同时,其作为外用制剂的方式,采用泡浴粉的形式可供用户泡浴使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利于药效吸收。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三类不同药效的组合物分开制备,能针对性的制取具有不同效果的组分,避免其制备过程中互相干涉,同时,该制备方法便于推广,生产效率高,成型粉剂效果好。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花10

30份、桑枝10

30份、麦饭石20

80份、干姜10

20份、肉桂10

50份、当归10

50份、白芍30

70份、桂枝20

50份、凤仙花10

30份、地黄10

30份、猕猴桃果肉5

15份和柳树皮10

20份。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包括前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11]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按照重量份称取红花、桑枝、麦饭石、干姜、肉桂、当归、白芍、桂枝、凤仙花、地黄、猕猴桃果肉和柳树皮;
[0013]2)将红花、桑枝、干姜、肉桂和地黄置入混合机中均匀后,加入第一乙醇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干湿均匀的软材,再将所述软材倒入颗粒摇摆机中,过筛后制粒,即得到第一颗粒料;
[0014]3)将当归、白芍、桂枝和凤仙花加入第二乙醇溶液中,再加入麦饭石,在25

35℃下浸泡后,取出麦饭石,再采用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浓缩,过滤,干燥后,即得到第一粉末料;
[0015]4)将柳树皮和猕猴桃果肉粉碎后,加入第三乙醇溶液中浸泡(2

3d),取其滤液后进行旋蒸,旋蒸后加入蒸馏水将其固体溶解得到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第二粉末料;
[0016]其中,步骤2)、步骤3)和步骤4)无先后顺序;
[0017]5)将第一颗粒料、第一粉末料和第二粉末料置入二维混合机中均匀搅拌,得到所述中药制剂。
[0018]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祛除风湿和通经消块的效果,可以在祛除风湿的同时,软坚消积,治疗人体内的闭经和肿块。红花、桑枝、干姜、肉桂和地黄的合理配伍,能协同增效,最终达到温中散寒,祛除风湿的效果,对人体起到滋补作用,减少风湿带来的不适感,使得人体机能恢复正常。该中药组合物中还包括麦饭石,其对生物无毒,并能补充人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抗病能力。当归、白芍、桂枝和凤仙花配伍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白芍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白芍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柳树皮和猕猴桃果肉能提取出水杨酸,其可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风湿活动。该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均为纯中药,对身体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且部分原料药食同源,利于用户调理身体。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包含前述中药组合物,其采用外用制剂的方式,可以通过泡浴的方式,更利于药效的发挥,对身体无毒无副作用,无耐药性,其更为健康,利于用户调理身体。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将原料制成了三种组分,其不会出现各原料之间的药效干扰,同时其适用于工业的大批量生产,能够合理应用现代科技中的各种机器,生产效率高,成型粉剂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花10

30份、桑枝10

30份、麦饭石20

80份、干姜10

20份、肉桂10

50份、当归10

50份、白芍30

70份、桂枝20

50份、凤仙花10

30份、地黄10

30份、猕猴桃果肉5

15份和柳树皮10

20份。
[0024]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剌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25]桑枝: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微苦,平。归肝经。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花10

30份、桑枝10

30份、麦饭石20

80份、干姜10

20份、肉桂10

50份、当归10

50份、白芍30

70份、桂枝20

50份、凤仙花10

30份、地黄10

30份、猕猴桃果肉5

15份和柳树皮10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花20份、桑枝20份、麦饭石50份、干姜15份、肉桂30份、当归30份、白芍50份、桂枝35份、凤仙花20份、地黄20份、猕猴桃果肉10份和柳树皮15份。3.一种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且所述外用制剂为粉剂。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湿骨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红花、桑枝、麦饭石、干姜、肉桂、当归、白芍、桂枝、凤仙花、地黄、猕猴桃果肉和柳树皮;2)将红花、桑枝、干姜、肉桂和地黄置入混合机中均匀后,加入第一乙醇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干湿均匀的软材,再将所述软材倒入颗粒摇摆机中,过筛后制粒,即得到第一颗粒料;3)将当归、白芍、桂枝和凤仙花加入第二乙醇溶液中,再加入麦饭石,在25

35℃下浸泡后,取出麦饭石,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歌
申请(专利权)人:盛世颂歌罐肽健康研究院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