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座和带灯座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9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灯座适用于放电管(b)细长、在高频下工作的低压放电灯(a),所述放电灯设有一对电极(c,c′),供维持放电管中的电气放电用。灯座(o)的接点(1,1′)接高频电源(4),所述接点与放电灯的第一(2)和第二接线端子(2′)电连接。第二端子比第一端子距各接点更远。第一(2)与第二端子(2′)之间延伸的补偿导线(6)接所述第一端子(2),从而减少了输电干扰。(*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放电管细长、在高频下工作的低压放电灯的灯座,所述低压放电灯设有一对电极,供维持放电管中的电气放电用,所述灯座的接点接高频电源,所述接点与放电灯的第一和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比所述第一端子距各所述接点更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带灯座的照明灯具。从英国专利GB2066559可以了解用在这种灯座的灯。该专利提出了消除高频磁场引起的干扰的一种解决办法。另一种干扰是经馈电线输电时引起的。发生这种干扰(以下也称之为输电干扰)时,对地放电电弧的电压变化使高频电流从灯管经灯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地、地与馈电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和电源流回灯管。尤其是在高频下工作、放电管较长(例如50厘米以上)的低压放电灯中,这种干扰由于放电管与地之间的电容因放电管表面较大而较大,从而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干扰,由于干扰源(特别是放电电弧和各电极两端的电压)与正弦形差别极大,因而不仅干扰放电灯的工作频率,而且也干扰其高次谐波频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输电干扰的措施。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灯座具有这样的特点在第一与第二端子之间延伸的补偿导线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流经地与导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寄生电流反相的寄生电流可流经地与补偿导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减少经电源流向馈电线的寄生电流。虽然补偿导线最好一直延伸到第二端子或第二端子以远,但补偿导线只延伸到第一与第二端子间距的一部分也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述补偿导线可与第一端子至其接点的连接导线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将所述连接导线弯成U形,使第一部分从所述接点延伸到第一端子以远的位置,使第二部分从所述位置延伸到第一端子,于是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位于端子与所述位置之间的部位就形成补偿导线。应该指出的是,英国专利GB1531280公开的一种高压放电灯,其第一端子接一根朝第二端子延伸的导线,这根导线必须制止填充料跑出放电管外,但在低压放电灯中,放电管的温度较低,因而这种现象几乎或完全不会发生。此外,放电灯电极两端的电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干扰的一个因素。为抑制这种干扰,本专利技术灯座的一个令人注目的实施例给各端子接上一块金属板。电极两端的压降使电流经地与灯管之间的寄生电容、馈电线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和电源流向电极。通过上述各端子的金属板,在各电极与地之间形成了附加电容,从而使大部分原本经馈电线流通的电流经所述附加电容流通。在本专利技术灯座的一个良好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还用作反射器件。低压放电灯可与灯座制成一个整体,也可以可拆卸的方式配置要灯座中。本专利技术灯座引人注目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给灯座配置了另外一些接点,这些接点可从外面触及,接高频电源接点,和其它接点一起设在灯具的两端,构制得可以彼此配合工作。因些,各灯座可彼此连接,灯座的所述另一些接点形成毗邻灯座各接点的高频电源。本专利技术的灯座最好形成本专利技术照明灯具的一部分,所述照明灯具还有一个高频电源,配置一个有初级和次级绕组的变压器,灯座的接点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变压器将直流/交流变换器与灯座电分离开,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电磁干扰。参看下面一些实施例可以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和图2先后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灯座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图3A至3C示出了分贝微伏计测得的输电干扰的结果随兆赫计测得的频率变化的情况;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灯座的第三实施例。图1示出了灯座O的第一实施例。灯座O适用于低压放电灯a。低压放电灯a在高频下工作,有一个细长的放电管b,还配有一对电极c、c′,装在放电管b中。在此情况下,低压放电灯的放电管b长77厘米,外径3.2毫米,装在灯座O中。灯座O的接点1、1′接高频电源4,灯座O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2′接灯接点d,d′。第二端子2′比第一端子2距接点1、1′更远。0.8毫米直径的铜导线3、3′从接点1、1′延伸到端子2、2′。本专利技术的灯座O形成照明灯具的一部分,照明灯具还有一个高频电源4,配有带初级绕组5a和次级绕组5b的变压器5。在此情况下,高频电源4有一个交流/直流变换器(图中未示出)和一个直流/交流变换器(图中未示出),交流/直流变换器将供到电源接线端子K1、K2的电源电压变换成直流电流,直流/交流变换器将所述直流电流在连接有变压器5初级绕组5a的输出端(图中未示出)变换成高频(在此情况下为28千赫),交流电流。灯座的接点1、1′接次级绕组5b。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初级绕组5a为179匝,次级绕组5b为1998匝,分布在6个分段中,各分段由绝缘间壁彼此分隔开,各分段为333匝。本专利技术灯座的特征在于,第一端子2接有一根补偿导线6,在所述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2′之间延伸。在此情况下,补偿导线6不形成导线3从第一端子2延伸到接点1的部分,而是沿放电管的整个长度(77厘米)延伸,和其它导线3、3′一样,直径也是0.8毫米。图2示出了灯座的第二实施例。各部件以与图1所示相应的各部件编号大10的编号表示。在此实施例中,各端子12、12′接金属板17、17′。金属板17、17′形成深10毫米、最大宽度8毫米的抛物形反射器件。根据测定平均值的CISPR-15标准测定了本专利技术照明灯具的电源接线端子K1、K2上在10千赫至30兆赫的频率范围内受到的输电干扰(分别为inv1和inv2),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对比起见,也测定了非本专利技术照明灯具(ref)电源接线端子上受到的输电干扰。所述照明灯具“ref”与图1照明灯具“inv1”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没有补偿导线,其它方面则照明灯具“inv1”和“ref”完全一样。图3A、3B和3C先后示出了照明灯具“inv1”“inv2”和“ref”中作为频率(以兆赫计)的函数测出的输电干扰的电平(以分贝微伏计)。这些测定值表明,非本专利技术的带灯座的照明灯具在0.23兆赫至0.72兆赫的频率范围内超过平均值的CISPR15标准。照明灯具“inv1”在从10千赫至30兆赫的整个频率范围符合标准。用照明灯具“inv2”甚至进一步提高了排除干扰的作用。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灯座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中所示与图1中相当的各部件以大20的数字编号。在所示灯座20的情况下,放电管b装在透明外壳28中。外壳28的第一端28a配有接点21、21′,制成可从外部触及的插脚。在外壳28的第二端,即另一端28b,灯座20配有另两个接点29、29′,制成可从外部触及的插座,接接点21、21′,以便经延伸至第二端子22′的导线23′和补偿导线26接高频电源。灯座的插脚21、21′和插座29、29′构制得使两者工作时互相配合。因此,用这种结构的灯座不难通过顺次将灯座的插脚插接到毗邻灯座的插座中形成一连串的照明灯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放电管(b)细长、在高频下工作的低压放电灯(a)的灯座(0;10,20),所述低压放电灯设有一对电极(C,C′),供维持放电管中的电气放电用,所述灯座(0;10,20)的接点(1,1′;11,11′;21,21′)接高频电源(4;14),所述接点与放电灯的第一(2;12;22)和第二接线端子(2′;12′;22′)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距各所述接点更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2;12;22)接有一根在第一(2;12;22)与第二端子(2′;12′;22′)之间延伸的补偿导线(6;16;26)。

【技术特征摘要】
EP 1996-11-20 96203258.71.一种适用于放电管(b)细长、在高频下工作的低压放电灯(a)的灯座(0;10,20),所述低压放电灯设有一对电极(C,C′),供维持放电管中的电气放电用,所述灯座(0;10,20)的接点(1,1′;11,11′;21,21′)接高频电源(4;14),所述接点与放电灯的第一(2;12;22)和第二接线端子(2′;12′;22′)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距各所述接点更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2;12;22)接有一根在第一(2;12;22)与第二端子(2′;12′;22′)之间延伸的补偿导线(6;16;26)。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HG奥普赫特维尔德LJM鲍曼AMJ德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