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6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和靠背;所述靠背铰接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靠背的背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底座内部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斜置支撑连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电控系统;电动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坐垫;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靠背垫和腰部约束带;所述靠背垫上设有若干凸起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为中空,所述按摩球内设有电气石颗粒。采用该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病患者可以移至坐垫上,背靠靠背,通过腰部约束带固定身体,通过电控系统控制电动气缸工作,使得靠背升起或者下降,辅助病患者完成坐起和卧倒的训练。辅助病患者完成坐起和卧倒的训练。辅助病患者完成坐起和卧倒的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损伤是指脊柱的骨性结构,或者是附属的软组织结构遭到了损伤。一般来说和外伤有关系。脊柱损伤,重者瘫痪卧床无法恢复正常行动能力,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疗后可以康复。对于有可能恢复步行功能的患者,早期需要卧床休养,后期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恢复行动能力。
[0003]目前,脊柱损伤患者从躺卧恢复到能够端坐,大多数需要医护人员每日扶着患者进行多次的坐起和卧倒的训练,缺少相应的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和靠背;
[0005]所述靠背铰接于所述固定底座上;
[0006]所述靠背的背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底座内部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斜置支撑连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动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
[0007]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坐垫;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靠背垫和腰部约束带;
[0008]所述靠背垫上设有若干凸起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为中空,所述按摩球内设有电气石颗粒。
[000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系统的升降快关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侧边。
[00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坐垫为弹性软垫。
[001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为弹性软垫。
[00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的形状对应人体脊柱力学结构。
[001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腰部约束带为设置于所述靠背垫两侧的抱箍带。
[001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一侧的所述抱箍带上固定连接有系带;所述系带的一端设有魔术贴;所述靠背垫另一侧的所述抱箍带上设有相适配的魔术贴。
[0015]本技术提供的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通过将靠背铰接在固定底座上,利用电动气缸驱动靠背上升或者下降,辅助病患者完成坐起和卧倒的训练;靠背上设置有腰部约束带,腰部约束带用于固定病患者,避免病患者在训练时身体偏移,造成伤害;此外,靠背垫上设有凸起的按摩球,按摩球内填充有电气石颗粒,电气石颗粒可促进生成释放负离子
并发出远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0019]图3为靠背的背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0、固定底座;11、升降快关;20、靠背;21、滑槽;22、滑块;23、靠背垫;24、按摩球;25、抱箍带;26、系带;30、电动气缸;40、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0和靠背20;
[0023]所述靠背20铰接于所述固定底座10上;
[0024]所述靠背20的背面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上设有滑块22;所述固定底座10内部装有电动气缸30;所述电动气缸30的活塞杆斜置支撑连接于所述滑块22上;所述固定底座10内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动气缸30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
[0025]所述固定底座10上设有坐垫40;所述靠背20的正面设有靠背垫23和腰部约束带;
[0026]所述靠背垫23上设有若干凸起的按摩球24;所述按摩球24为中空,所述按摩球24内设有电气石颗粒。
[0027]具体实施时,如图1

图3所示,靠背20通过铰钉铰接于固定底座10上;靠背20可以相对于固定底座10升起;靠背2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道滑槽21;滑槽21上嵌装有滑块22,滑块22可以沿着滑槽21滑动;固定底座10上安装有两电动气缸30;两电动气缸30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一侧的滑块22上;电动气缸30倾斜设置,使得电动气缸30的活塞杆斜置支撑滑块22;
[0028]固定底座10内设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包括电源,及与电动气缸30连接的电线路,通过电控系统的升降开关11可以控制电动气缸30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仅是通过升降开关11控制电动气缸30工作,属于简单的电路连接,不涉及其它复杂的电路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再进行赘述;
[0029]固定底座10上设有坐垫40;
[0030]靠背20的正面设有靠背垫23;靠背垫23上设有两条凸纹,凸纹上设有若干按摩球24,按摩球24内填充有电气石颗粒;电气石颗粒可促进生成释放负离子并发出远红外线,具
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0031]靠背20的正面还设有腰部约束带;
[0032]使用时,医护人员协助病患者移至坐垫40上,病患者的背部靠着靠背垫23,医护人员利用腰部约束带将病患者的体形固定住,其后,便可让病患者自己控制升降开关11,操控靠背20升起或者下降,完成训练;同时,靠背垫23上的按摩球24对病患者的背部有按摩效果。
[0033]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优选地,所述电控系统的升降快关11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10的侧边。
[0034]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固定底座10的侧边设有控制盒;升降快关11设置于控制盒上;病患者坐于坐垫40上,便可自行操控操控靠背20升起下降,操作方便,更人性化。
[0035]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优选地,所述坐垫40为弹性软垫。具体的,坐垫40采用市场上座椅常用的弹性软垫制成,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0036]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优选地,所述靠背垫23为弹性软垫。具体的,靠背垫23采用市场上座椅常用的弹性软垫制成,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0037]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优选地,所述靠背垫23的形状对应人体脊柱力学结构。具体的,靠背垫23根据人体脊柱力学结构设计。
[0038]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优选地,所述腰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和靠背;所述靠背铰接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靠背的背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底座内部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斜置支撑连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动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坐垫;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靠背垫和腰部约束带;所述靠背垫上设有若干凸起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为中空,所述按摩球内设有电气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的升降开关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珠朱冬梅刘楠韩桂兰渠宝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康复医院徐州市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