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9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两侧面对称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每一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散热箱机构和推门机构,所述推门机构设于墙体内侧面中部,散热箱机构设于推门机构对应的墙体内部,所述通风管道设于墙体内,且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通风管道两端分别和散热箱机构及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推门机构,可在不需要散热通风时将推门下移至凹槽内,在需要散热通风时将推门上移并通过门档结构挡住推门,使用方便且灵活。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置通过设置散热箱机构可在需要通风时启动电机,转动风扇,由于室内两侧面均设有散热通风结构,两侧同时启动时室内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室内快速通风散热。得室内快速通风散热。得室内快速通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高楼层使得有效容积增加,若是建筑物内无窗户,那么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的通风换气成为困扰高层建筑物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能有效的解决换气问题,一方面易造成建筑物内空气浑浊,严重危害内部人员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建筑物内部热量散发效率低下,导致建筑物内部温升严重,从而导致内部用于制冷的能耗大大增加。
[0003]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散热装置一般通过空调进行制冷,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如果一直使用空调,能耗巨大。且空调会带来室内空气干燥的问题,影响室内人身体健康,且若是在室内温度维持在需要通风散热但是不需要使用空调的范围内时,开空调会更加造成浪费,不开空调又需要通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内部需要散热通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包括墙体,墙体为建筑室内倒U形状墙体,墙体两侧为室内相对两面的墙体,其创新点在于:墙体两侧面对称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每一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散热箱机构和推门机构,推门机构设于墙体内侧面中部,所述散热箱机构设于推门机构对应的墙体内部,通风管道设于墙体内,且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通风管道两端分别和散热箱机构及外界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机构包括箱体、电机、传动轴、风扇和第一滤网,所述箱体置于通风管道下端且与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箱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面为第一滤网,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靠近室外的一内侧面上,所述电机和风扇通过传动轴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和室内电源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推门机构包括推门、门槽、把手和门档结构,所述推门设于散热箱机构对应的墙体内侧面,所述门槽设于推门上方,且可供推门向上移动,所述把手固定在推门下部,对应所述推门下端的墙体设有凹槽,推门关闭时,推门下端置于凹槽内,所述门档结构设于推门上部的墙体内,且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所述推门向上移动至门挡结构上方时,门挡结构可挡住推门使其不下移。
[0009]进一步的,所述门挡结构有两个,两个所述门挡结构对称设于推门上部的墙体内,每一所述门挡结构包括横槽、弹簧和挡块,所述推门上部的墙体内设有横槽,所述弹簧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横槽内侧面和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和外界连通的端部设有第二滤网。
[0011]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推门机构,可在不需要散热通风时将推门下移至凹槽内,在需要散热通风时将推门上移并通过门档结构挡住推门,使用方便且灵活。
[0013](2)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散热箱机构可在需要通风时启动电机,转动风扇,由于室内两侧面均设有散热通风结构,两侧同时启动时室内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室内快速通风散热,高效快捷。
[0014](3)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设置了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能够在保证通风散热时避免室内或者室外的杂质进入箱体内或者通风管道内造成装置损坏或者使用寿命的减短。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的正面截面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散热箱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的墙体侧面推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的墙体侧面推门打开时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门挡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墙体、2

通风管道、3

箱体、4

电机、5

传动轴、6

风扇、7

第一滤网、8

推门、9

门槽、10

把手、11

凹槽、12

横槽、13

弹簧、14

挡块、15

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墙体1为建筑室内倒U形状墙体,墙体1两侧为室内相对两面的墙体1,墙体1两侧面对称设有散热通风结构,两侧面的散热通风结构可使得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快速进行散热通风。每一个散热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2、散热箱机构和推门机构,推门机构设于墙体1内侧面中部,散热箱机构设于推门机构对应的墙体1内部,通风管道2设于墙体1内,且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通风管道2两端分别和散热箱机构及外界连通。
[0024]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的散热箱机构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箱体3、电机4、传动轴5、风扇6和第一滤网7,箱体3置于通风管道2下端且与通风管道2连通,箱体3靠近室内的一侧面为第一滤网7,电机4固定在箱体3靠近室外的一内侧面上,电机4和风扇6通过传动轴5连接。电机4和室内电源电连接,需要启动电机4时,通过室内与其连接的电源进行控制,以此来带动风扇6转动进行通风。
[0025]本技术的推门机构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4所示,包括推门8、门槽9、把手10和门档结构,推门8设于散热箱机构对应的墙体1内侧面,便于向上移动推门8露出散热箱机构进行散热通风。门槽9设于推门8上方,且可供推门8向上移动,把手10固定在推门8下部,对应
推门8下端的墙体1设有凹槽11,推门8关闭时,推门8下端置于凹槽11内,该设置可增加推门8和墙体1的密封性,门档结构设于推门8上部的墙体1内,为了在散热通风时散热箱机构完全露出,门挡结构设置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推门8向上移动至门挡结构上方时,门挡结构可挡住推门8使其不下移。
[0026]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的门挡结构有两个,两个门挡结构对称设于推门8上部的墙体1内,每一个门挡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横槽12、弹簧13和挡块14,推门8上部的墙体1内设有横槽12,弹簧13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横槽12内侧面和挡块14,推门8关闭时,推门8对挡块14有挤压作用,当推门8上移至挡块14上方时,受弹簧13作用,挡块14弹出墙体1,阻挡在推门8下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为建筑室内倒U形状墙体,所述墙体两侧为室内相对两面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两侧面对称设有散热通风结构,每一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散热箱机构和推门机构,所述推门机构设于墙体内侧面中部,所述散热箱机构设于推门机构对应的墙体内部,所述通风管道设于墙体内,且位于散热箱机构上方,所述通风管道两端分别和散热箱机构及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机构包括箱体、电机、传动轴、风扇和第一滤网,所述箱体置于通风管道下端且与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箱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面为第一滤网,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靠近室外的一内侧面上,所述电机和风扇通过传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室内电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绍雷王伟娜王俊陈潇晏和恒杨正彬饶文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