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包括底座,底座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下箱体和上箱体,下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一供电电源和主机,上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二供电电源和控制器,上箱体的侧面固定有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前置放大器连接有记录电极,电刺激器连接有刺激电极,上箱体的一面铰接上箱门、相对一面面板外侧上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每一凹槽内过盈配合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表面突出于对应的凹槽,两个移动块的表面固定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显示屏,下箱体的一面铰接有下箱门;第一供电电源与主机电连接,第二供电电源与控制器电连接,前置放大器、电刺激器和主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主机与显示屏电连接。与显示屏电连接。与显示屏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技术介绍

[0002]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是检测人体电生理的专用仪器,其通过高精度的前置放大器将人体的生物电位信号采集进系统,再进行生物电波形的后处理,进而确定神经肌肉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0003]医护人员在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采集病患微状级别信号时,通常会因为仪器的信号采集能力差,或者因为外界噪声和震动而得到错误波形的输出,使诊断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仪器通常质量较大,不方便移动,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现有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显示屏放置在工作台上无法上下移动,不能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医护人员长时间低头或抬头看显示屏,会导致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一供电电源和主机,所述上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二供电电源和控制器,所述上箱体的侧面固定有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所述前置放大器连接有记录电极,所述电刺激器连接有刺激电极,所述上箱体的一面铰接有上箱门、相对一面面板外侧上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过盈配合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表面突出于对应的凹槽,两个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有显示屏,所述下箱体的一面铰接有下箱门;
[0007]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主机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电刺激器和主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机与显示屏电连接。
[0008]较佳地,所述上箱体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放置有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固定有夹持前置放大器的第一夹持机构和夹持电刺激器的第二夹持机构。
[0009]较佳地,所述上箱门的底部与上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缝隙,所述下箱门的底部与下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缝隙。
[0010]较佳地,所述前置放大器通过导线穿设上箱门的底部与上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控制器导线连接,所述电刺激器和显示屏分别通过导线穿设下箱门的底部与下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主机导线连接,所述主机通过导线穿设下箱门的底部与下箱体的
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和上箱门的底部与上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控制器导线连接。
[0011]较佳地,所述前置放大器采用六通道前置放大器。
[0012]较佳地,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均为绝缘箱体。
[0013]较佳地,所述底座的四个脚位置处均固定有滚轮。
[0014]较佳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
[001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0016]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一体式、可调节式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采集患者微状级别信号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针对控制器和主机分别设置一个供电电源,两个供电电源之间是隔离设置的,使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医用电气部分与计算机部分彼此不干扰,可以有效提升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显示屏可以上下移动,使得显示屏正对医护人员的面部,能够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给医护人员带来便利,缓解医护人员的疲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放置板、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下箱体2和上箱体3,所述下箱体2和上箱体3均为绝缘箱体,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一供电电源4和主机5,所述上箱体3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二供电电源6和控制器7,所述上箱体3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上固定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的顶部固定有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上放置有前置放大器11(如六通道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12,所述放置板10的两侧固定有夹持前置放大器11的第一夹持机构13和夹持电刺激器12的第二夹持机构14,所述前置放大器11连接有记录电极20,所述电刺激器12连接有刺激电极21,所述上箱体3的一面铰接有上箱门15、相对一面面板外侧上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16,每一所述凹槽16内过盈配合有移动块23且移动块23的表面突出于对应的凹槽16,两个所述移动块23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22,所
述固定块22的表面固定有显示屏17,所述下箱体2的一面铰接有下箱门18,所述底座1的四个脚位置处均固定有滚轮19。
[0026]所述第一供电电源4与主机5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6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11、电刺激器12和主机5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主机5与显示屏17电连接。主机5、控制器7、前置放大器11和电刺激器12均采用现有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中的主机、控制器、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
[0027]其中,所述上箱门15的底部与上箱体3的底部之间留有缝隙,所述下箱门18的底部与下箱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缝隙,这样,前置放大器11通过导线穿设上箱门15的底部与上箱体3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控制器7导线连接,电刺激器12和显示屏17分别通过导线穿设下箱门18的底部与下箱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主机5导线连接,主机5通过导线穿设下箱门18的底部与下箱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和上箱门15的底部与上箱体3的底部之间留有的缝隙与控制器7导线连接。
[0028]本技术中,针对控制器和主机分别设置一个供电电源(即第一供电电源4和第二供电电源6),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一供电电源和主机,所述上箱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第二供电电源和控制器,所述上箱体的侧面固定有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所述前置放大器连接有记录电极,所述电刺激器连接有刺激电极,所述上箱体的一面铰接有上箱门、相对一面面板外侧上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过盈配合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表面突出于对应的凹槽,两个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有显示屏,所述下箱体的一面铰接有下箱门;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主机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电刺激器和主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机与显示屏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放置有前置放大器和电刺激器,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固定有夹持前置放大器的第一夹持机构和夹持电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亦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